左紫菡
摘要:思維品質是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新課程背景下,英語教學中應該強化對學生的英語思維品質養(yǎng)成,而閱讀課給英語思維品質培養(yǎng)提供了重要素材。因此,本研究分析新課程背景下初中英語閱讀課指導中養(yǎng)成學生英語思維品質的方式,旨在提高初中英語閱讀課的指導水平。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初中英語閱讀;思維品質
引言:
閱讀是語言輸入的過程,閱讀課作為初中英語課程內容的組成部分,有效指導初中生參與閱讀學習活動,可以幫助學生積累英語語言、強化英語思維訓練,以此為基礎提高學生語言輸出的能力。傳統(tǒng)英語閱讀課指導中,教學模式比較固定,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學生的閱讀學習依然停留在對文本信息和文本結構的淺層次理解上,缺乏思訓練環(huán)節(jié),顯然在新課程背景下,需要我們繼續(xù)完善傳統(tǒng)英語閱讀課指導模式。
1.讀前理解文本背景,加強閱讀思考深度
文本創(chuàng)作都是基于一定文化背景的,僅僅立足語言知識結構的學習和分析理解,讀者對于文本的理解僅僅停留在表面,想要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英語語篇的主旨、思想內涵,其實可以通過了解文本創(chuàng)作的背景資料以及主要事件的發(fā)生背景等,使學生能夠深入了解相關的人物、地理、文化等背景知識。例如,人教版八年級下冊unit5中的閱讀,有關馬丁路德金(Dr. Martin Luther King) 被刺殺的事情和發(fā)生在美國的911事件。在語言知識教學層面,顯然我們只需要引導學生掌握文本中的重點短語和句子,但如何強化英語思維訓練呢?我們可以嘗試引入與本文事件有關史料,把課前準備好的文本、視頻資料展開給學生,讓學生在深入了解人物和事件背景的基礎上,進入閱讀學習環(huán)節(jié),更利于學生獲得深刻的情感體驗,同時了解外國歷史。
2.讀中問題引導探究,調動學生的閱讀思維
教學問題本身就具有引導思考的作用,英語閱讀課上合理設置閱讀問題,是調動學生思維的方式之一。例如,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使用導讀清單,為學生設置開放性的問題,鼓勵學生調動自己的求知欲,更好地體會文章中的內涵部分,然后讓學生在思考中逐步理清線索,最終形成較好的閱讀體驗,能在閱讀中有所收獲[1]。如,教師帶領學生開展閱讀人教版八年級下冊unit5“Do You Remember What You Were Doing?”的時候,除了教材給的幾個問題外,需要教師設計更多的問題,讓學生進行閱讀思考。Why was Dr. Martin Luther King killed? World Trade Center in New York was taken down by terrorists. Who are the terrorists?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you heard the news of important events in history?這樣學生在閱讀的時候,會時刻牽掛這個問題,在細節(jié)閱讀的時候會深人思考作者設置這個環(huán)節(jié)的意義,其所思、所想、所念都與主人公有著極為緊密的聯(lián)系。教師在教學中使用該方法,不但能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意識,甚至能提升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能力。很多學生肯定會想為什么馬于路德.金會被殺死,幕后黑手是誰?世貿大廈被恐怖分子摧毀的目的是什么?有多少人死于非命?如何懲治恐怖分子?社會安定的真正含義是什么?……學生在閱讀中開始逐步多角度、深入思考問題,符合英語思維品質培養(yǎng)要求。
3.讀后繪制思維導圖,深化對文本內容的認知
在對文章有了深人的了解之后,教師可能無法了解學生對文本理解的深度,而思維導圖可以檢驗學生對整個任務和事件的理解程度。學生在閱讀完成后,要求學生將所有的線索羅列出來,并將相關內容融合在一起,形成系統(tǒng)化的思維導圖,在導圖思維的帶動下,學生可以將自己的思路落實到紙張上面,可以很容易判斷學生的思路[2]。在幫助學生形成思維框架后,學生能完整的回顧閱讀內容,理順思路,形成較好的閱讀體驗,這也是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培養(yǎng)學生思維品質的--項重要途徑。例如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unit5 “Do You Remember What You Were Doing? ”這篇文章,經過學習,學生很容易就把它分成兩個事件,再圍繞兩個事件寫出相應的人物、時間等內容。思維導圖能體現(xiàn)出每位學生對這篇文章的理解,極大促進思維品質的形成。
4.開展有效閱讀評價,師生互動中促進思維發(fā)展
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師生互動可以有效調動課堂氛圍,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讓學生更好的參與到英語課堂中,同時對教師也可以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使得英語教學相得益彰。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了解學生對英語知識的掌握情況,從而有針對性行的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這對教師的提問水平有一定的要求,優(yōu)質的課堂提問可以促進師生之間的互動效果[3]。例如,指導仁愛版九年級上冊Unit3《English around the world》閱讀課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提出問題If you were the writer, what would you write next ?通過問題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與思維積極性。另外,教師要更新英語閱讀評價方式,鼓勵學生通過以不同的思路思考問題。教師可以通過多元評價方式對學生在英語閱讀課堂中的學習表現(xiàn)進行評價,重視學生的英語學習過程,而不是單純的依靠學生的考試成績而評價學生的英語學習情況,由此一來提升英語教學評價的全面性與準確性,激發(fā)學生對英語學習的信心,讓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更好的發(fā)揮自身的思維能力。
結語:
綜上,英語思維品質培養(yǎng)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英語教師要著眼于本學段學生的特點,具體結合課程教學目標、內容,尋找思維訓練的契機,深入挖掘文本創(chuàng)作的文化背景、思想內涵……本研究著眼于初中英語閱讀課堂,分析訓練學生思維品質的幾點路徑,希望上述觀點可供參考。
參考文獻
[1]黃順英.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思維品質的實踐探究[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20,21(05):64-65.
[2]鄭新華.激活閱讀課堂提升思維品質一以仁:愛版八年級上冊Unit 3 Topic 1 Section C閱讀課的教學設計為例[J].西部素質教育,2020,6(02):64-65.
[3]許東風.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初中英語閱讀課教學中思維品質的提升[J].北極光,2019(02):18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