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紅
【摘? ? 要】小學家校共育教育模式具有有效培養(yǎng)小學生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及時發(fā)現(xiàn)小學生學習和生活中的問題、為教師提供教育教學參考信息以及為學生家長提供家庭教育意見和建議的功能,是有效提高小學生教育教學質(zhì)量和班級管理質(zhì)量的教育模式,針對家校共育教育模式展開分析和探討具有重要意義?;诖?,本文首先分析了小學家校共育的現(xiàn)狀,其次結(jié)合此現(xiàn)狀,提出了可解決小學家校共育過程中突出問題的方法,希望為廣大小學教育工作者提供有效參考。
【關(guān)鍵詞】小學教育;家校共育;現(xiàn)狀分析;策略探究
中圖分類號:G626?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1)30-0172-02
Analysis of Strategies Based on the Status Quo of Home-School Co-education of Primary Schools
(Wenfeng Central Primary School, Huichuan Town, Weiyuan County, Dingxi City, Gansu Province,China) ZHANG Yanhong
【Abstract】 The primary school Home-School Co-education education model has the function of effectively cultivating good learning habits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timely discovering the problems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study and life, providing teachers with educational and teaching reference information, and providing family education opin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students' parents. It is an education model that effectively improves the quality of primary school education and teaching and class management.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analyze and discuss the education model of Home-School Co-education.Based on this, this article first analyzes the status quo of primary school? Home-School Co-education , and then combines this status quo, and puts forward a method that can solve the outstanding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primary school? Home-School Co-education , hoping to provide effective reference for the majority of elementary school educators.
【Keywords】Primary school education; Home-School co-education; Status quo analysis; Strategy inquiry
一、小學家校共育現(xiàn)狀分析
(一)家校溝通形式單一
家校共育教育工作基于質(zhì)量良好的家校溝通工作,教師和學生家長需在溝通中明確小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的一些突出問題,進而針對此類問題提出合理有效的解決措施,對此類問題盡早干預。但在此過程中,家校溝通的形式比較單一,導致家校溝通的質(zhì)量并不高。首先,小學教師在與學生家長進行溝通時,往往借助于家長會,而在家長會上,主要的會議內(nèi)容往往是為學生家長匯報近期班級教育教學工作的最新進展和班級學生的共性問題。此間,教師也會結(jié)合班級學生的具體問題,為學生家長提供較為有效的意見和建議,但此類意見和建議畢竟針對的是班級學生的共性問題,在落實到具體學生個體上時,實際的效果差別很大;其次,雖然很多教師在開展家長會時,也會引導學生家長積極提出問題,但礙于“面子”,很多家長并不會真正地提出具體的問題,導致問題本身的參考意義不強,教師也不便于回答具體的問題解決措施;最后,小學教師為了促使學生家長可積極地反饋問題,也在微信中組建了“班級群”,希望通過班級群收集一些問題,但現(xiàn)實情況是,班級群最終成了“消息通知群”,班主任或者科任教師只會在班級群中發(fā)布一些作業(yè)信息以及收費信息和放假信息,并未在班級群中收集到與學生學習或者生活相關(guān)的問題,從而使班級群成了“工具群”,未能準確發(fā)揮出家校共育的溝通功能。
(二)家庭教育指導意見針對性不強
家校共育的重點其實在于家庭教育,換言之,影響家校共育現(xiàn)實效果的關(guān)鍵是在良好的家校溝通基礎(chǔ)上,強化學生家庭教育的效果?,F(xiàn)階段,手機等設備已普及開來,學生家長基本都具有使用此類設備的能力,很多學生家長會應用此類設備在網(wǎng)上瀏覽與家庭教育有關(guān)的各類文章或者視頻,希望在文章或者視頻中學習到可有效開展家庭教育的方式。但由于不同家庭的經(jīng)濟基礎(chǔ)不同、家庭教育環(huán)境不同,很多家庭教育手段的適應性并不強,一些家庭教育方式甚至會起到反作用。小學教師在為學生家長提供家庭教育方式時,應包含家庭教育的具體內(nèi)容和具體形式,此類內(nèi)容或者形式首先應符合小學生家庭教育的一般要求,其次應適應不同學生家庭的具體情況,促使學生家長可在有限的家庭教育條件下,發(fā)揮家庭教育的最大效能。但在實際的溝通過程中,很多小學教師在未深入了解學生家庭情況的基礎(chǔ)上,為學生家長提供家庭教育的意見和建議,導致家長在開展家庭教育活動時有種“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覺,影響家庭教育的實際效果。
二、家校共育問題解決措施分析
(一)積極應用“微信公眾號”或者“微信小程序”功能
微信是現(xiàn)階段應用范圍最廣的手機溝通類App,并且此App的界面比較友好,不同年齡段的家長均可在短時間內(nèi)掌握此應用的一般應用方法,但受限于班級微信群的公開性,學生家長在提及一些私密的、個性化的問題時,不便于在班級微信群中進行溝通。雖然很多家長會利用微信或者電話直接與學生班主任進行溝通,但有時由于雙方時間安排或者工作、生活節(jié)奏上的差別,導致微信回復或者電話接聽并不及時,家校溝通不及時,延誤問題的最佳解決時機。
基于此,小學教師可積極應用微信的公眾號功能。在應用微信的公眾號功能時,首先,小學教師應要求班級學生的家長關(guān)注此公眾號;其次,小學班主任可在公眾號中及時推送與班級管理工作相關(guān)的信息,例如班級考試進度、班級學生作業(yè)批改情況以及班級問題學生處理情況等信息,這種做法有利于學生家長及時掌握學生在校學習的具體狀態(tài);最后,小學教師可利用公眾號的關(guān)鍵詞檢索功能,并將關(guān)鍵詞與常見的學生家庭教育問題聯(lián)系起來,引導學生家長在遇到家庭教育的問題時,在公眾號交流界面發(fā)送類如“情緒不穩(wěn)定”之類的關(guān)鍵詞,此時,后臺會彈出相應的文章,從而為學生家長提供家庭教育方面的指導。另外,小學教師也可利用微信小程序功能,要求家長定期填寫家庭教育調(diào)查問卷。在此期間,小學教師可提前準備好具體的問題,要求學生家長對此類問題進行標記。應用此類辦法,小學教師可積極收集學生在家庭教育中的反饋信息,從而為家校共育工作提供有效指導。
(二)細化學生家庭實際情況分析工作,全面了解學生生活狀態(tài)
小學教師在為學生家長提供具體的家庭教育意見和建議時,應基于學生家長情況的詳細分析。具體的分析內(nèi)容不僅要包括學生家長的經(jīng)濟狀況,還應包括學生父母的受教育情況、學生家庭其他成員的受教育情況以及學生家庭的撫養(yǎng)體系,在全面分析此類信息之后,小學教師方可了解學生的實際生活狀態(tài),進而為學生家長提供針對性的家庭教育意見和建議,從而提升家庭教育方法的可行性。例如,很多小學教師在指導學生家長開展家庭教育工作時,均會要求學生家長在家應做好示范作用,有時間多陪陪孩子,與孩子一同吃飯時講解餐桌禮儀等,但很多學生家長工作較忙,雖然學生在家吃早飯,但只是“草草了事”,即使家長在晚飯時間有機會陪學生一同吃飯,但受限于緊張繁重的作業(yè),晚飯時間往往是“家庭作業(yè)”時間,學生家長并不會注意日常生活禮儀教育問題。另外,受限于受教育水平,很多學生家長并不會應用合理的辦法開展家庭教育工作,只是單純地督促和提醒,學生會“煩”,家長會“不耐煩”,家庭教育整體效果較差。鑒于此,小學教師應結(jié)合學生家庭的具體情況,為學生家長提供“飯后禮儀故事”“家庭教育碎片化”等教育意見,指導工作忙的家長在送孩子升學時,為學生講解有關(guān)生活禮儀的內(nèi)容,指導文化程度不高的家長,利用小短文、小視頻等碎片化的、短小精悍的家庭教育資源將家庭教育“碎片化”,從而改善不同家庭的家庭教育效果。
三、結(jié)語
總之,本文在分析了家校共育現(xiàn)狀的基礎(chǔ)上,提出了積極應用“微信公眾號”或者“微信小程序”功能以及細化學生家庭實際情況分析工作的問題解決措施,希望廣大教育工作者和學生家長合理選擇此類教育措施,并靈活變通,切實改變家校共育的家校溝通形式單一、家庭教育指導意見針對性不強的現(xiàn)狀。
參考文獻:
[1]沈繼斌.提升家校共育在中學德育中實效性的策略探討[J].當代家庭教育,2020(33).
[2]溫燕.小學高年段學生家校共育的思考與建議[J].當代家庭教育,2020(32).
(責編? 侯?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