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燕君
摘 要:音樂課屬于藝術(shù)類的課程,與很多傳統(tǒng)的主要學科不同。所以在音樂課的教學過程中能夠做到以兒童為本,抓住孤獨癥兒童的發(fā)展特點和興趣,是很重要的。它能夠有效幫助孤獨癥兒童進行情緒和行為的管理。本文主要從音樂游戲如何融入孤獨癥兒童情緒行為管理與教學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幫助孤獨癥兒童穩(wěn)定情緒。
關(guān)鍵詞:音樂游戲;孤獨癥兒童;情緒管理
前言:
當今社會,人們面臨的壓力也越來越大,導致所患上心理病的人數(shù)急劇增加。近年來,孤獨癥兒童的患病數(shù)量尤為明顯。在這種情況下,為孤獨癥兒童提供一個開放、有趣和積極的音樂游戲氛圍也越來越重要。孤獨癥兒童在音樂游戲種可以通過對音樂的鑒賞和學習,使自己有更加廣闊的視野和心靈舒展的空間。而音樂教師做好課前教學準備,再利用好多媒體以及其他先進教學技術(shù)能夠切實保障孤獨癥兒童的音樂教學的效果,達到情緒管理和行為管理的有效教學。那么,如何具體開展音樂游戲呢?
一、以歌代理,為兒童傳達正確的觀點
每一首歌曲都有自己創(chuàng)作的背景,它所要表達的觀念也大不相同,教師可以借助歌曲來向兒童們傳達一些正確的觀念,使得孩子們能夠一定程度上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和行為。教師在給孤獨癥兒童上音樂課之前做好教學準備是非常重要的,教師要能夠在課前認真地去解讀該音樂教材,從其歌曲的創(chuàng)作背景、歌曲所包含的一些旋律以及歌曲所想表達的內(nèi)在中心思想等方面進行分析、探究,一定程度上給予兒童們最好的引導。
例如,在學習《我們都是好朋友》這首歌曲的時候,我們除了讓孤獨癥兒童學會并且熟悉我們的新歌《我們都是好朋友》外,還可以讓孤獨癥兒童在掌握好歌曲旋律的基礎(chǔ)之上,能根據(jù)教師所給出的圖片所暗示的歌詞來進行主動匹配歌詞。教師還可以給孤獨癥兒童說一說我們常見的小兔、小鳥、小魚和熊貓等動物,通過給孤獨癥兒童講解動物,讓他們對歌曲中所出現(xiàn)的小動物更了解外,教師還可以讓兒童們嘗試跟這些小動物做朋友,能夠從小白兔身上得到溫暖,從小狗身上得到忠誠,小鳥身上得到歡樂等等,讓孤獨癥兒童明白這世界上各式各樣新奇的動物,對身邊的環(huán)境任務產(chǎn)生好奇,并且試圖與身邊的一切進行交流。教師在課前做好充分準備,充分利用好歌曲以及游戲,不僅能夠讓有限的幫助孤獨癥兒童情緒行為管理的時間得到合理分配利用,還能根據(jù)不同的歌曲制定出特定的教學目標,以此來得到更好的教學效果,讓孤獨癥兒童能夠逐步對外界敞開心扉,擁有更好的未來。
二、以聲代觀,使得兒童融入音樂游戲
在進行音樂游戲中,教師可以強化多媒體及其他先進教學技術(shù)的應用,合理運用圖片、視頻等輔助教學的手段,通過多媒體技術(shù)對歌曲景色、人物的描繪,讓孤獨癥兒童在腦海中生成相應的畫面,感受音樂的魅力,提升孤獨癥兒童對于音樂學習的興趣,逐步把自己融入音樂游戲,穩(wěn)定自己的情緒,使得孤獨癥兒童的情緒行為管理教學效果更加顯著。
例如,在學習《超級歌會》歌曲的時候,可以讓教師先示范怎么唱,幫助孤獨癥兒童熟悉歌詞,然后再給出圖片,幫助孤獨癥兒童理解歌詞(提出問題:“這條魚在水里游,那么它是什么樣的狀態(tài)呢?在歌詞里是怎么去描述它的呢?我們該怎么描述呢……”)。最后熟悉節(jié)奏,讓孤獨癥兒童嘗試自己唱或者哼出來。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利用音樂播放器的倍速功能,選擇把所要學習的歌曲播放的時候速度調(diào)成0.5倍速、0.75倍速進行慢速唱,用特殊的歌唱速度來吸引孤獨癥兒童的注意;還可以采用1.25倍速、1.5倍速、2倍速來進行加速唱,從倍速的歌曲中讓孤獨癥兒童發(fā)現(xiàn)樂趣。因為相比于視覺畫面,聲音能夠更好地引起孤獨癥兒童的注意,而在康復訓練中多媒體的使用將會更加有利于教師指導孤獨癥兒童在情緒和行為上的管理,通過多媒體播放一些舒緩的音樂能夠使得孤獨癥兒童的內(nèi)心更加平靜,幫助他們比較冷靜的思考和管理自己,有利于孤獨癥兒童更好地成長。
三、以聽代學,幫助兒童更好地情緒管理
對于孤獨癥兒童來說,音樂確實是最好的舒緩方法,因為相比于前面所說的學習音樂歌曲的演唱,讓孤獨癥兒童們多聽一些音樂歌曲才是較為容易實施的辦法。對于多數(shù)地方來說,有特殊兒童康復教育的學校是比較少的,在建立的學校中所占的比重也是非常輕的,它在一定程度上是無法得到多數(shù)學校以及社會的廣泛認可以及支持的,所以師資力量不夠充足,在一定程度上沒有辦法實現(xiàn)對孤獨癥兒童的一對一教學。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應該選擇放棄對孤獨癥兒童的歌曲教學,嘗試帶領(lǐng)他們?nèi)ザ嗦犚宦爠e人演奏出來的歌曲,以聽代學,多聽多學,幫助孤獨癥兒童更好地情緒管理。
例如,在學習《老忠叔敲鐘報警》這首歌曲的時候,教師可以跟孤獨癥兒童說明歌曲的由來、作者的創(chuàng)作背景以及歌曲本身所想要表達的情感。然后在教授新歌的那個教學時段邀請一些唱歌比較好聽的人來為孤獨癥兒童進行愛心公演,讓孤獨癥兒童聽到不同人對于同一首歌的演繹。讓孩子們明白每一個人在進行歌曲演繹的時候因為個人情感的不同,他所演繹表達出來的歌曲也會是不同的。讓孩子們在聽著歌曲中想一想什么是情感,什么是情緒,我們又應該怎么對待我們的情感和我們的情緒;如果能夠很好的利用好我們的情緒,那我們的表達是不是會更加有感染力。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孤獨癥兒童正視自己的情緒,并且能夠做好行為管理,借用音樂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孤獨癥兒童實現(xiàn)情緒穩(wěn)定。
總結(jié)
在現(xiàn)在這個社會,患上孤獨癥的兒童數(shù)量越來越多,在采取藥物治療外,從心理上治愈孤獨癥兒童也是很有必要的。教師可以選擇以歌代理,用歌曲的形式來為孤獨癥兒童傳達一些正確的觀點;還可以使用多媒體教學,以聲代觀,使得孤獨癥兒童更加容易融入音樂游戲;對于大部分孤獨癥兒童來說,以聽代學的方法將會更加容易實施,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幫助兒童更好的進行情緒和行為的管理,從小幫助兒童陶冶個人情操、發(fā)展自己的音樂感受力、想象力,切實體會音樂帶來的樂趣和音樂所蘊含的趣味,讓孤獨癥兒童得到最好的康復教育。
參考文獻:
[1]劉艷.論游戲與孤獨癥兒童康復[J].現(xiàn)代養(yǎng)生,2011(20):78-80.
[2]韓璐.音樂治療在治療孤獨癥兒童領(lǐng)域的應用和方法[J].北方音樂,2017,37(13):236+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