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小燕
摘? 要:良好的行為對于幼兒的一生都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在幼兒園日常教學中,教師也應關注對幼兒園的習慣的培養(yǎng),讓幼兒能夠從小感受積極健康的生活氛圍,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方式,從而能夠以更好的狀態(tài)進入社會,成為更加優(yōu)秀的人才。在本文中,筆者將從教學實踐入手,探索如何讓幼兒在幼兒園中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關鍵詞:幼兒園教育;行為習慣養(yǎng)成;有效途徑;方法
【中圖分類號】G6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26-0071-02
Research on the Formation of Good Behaviors in Kindergartens
DANG Xiaoyan? (Songshu Village Kindergarten,Bujiazhuang Township,Hezheng County,Linxia Prefecture,Gansu Province,China)
【Abstract】Good behavior has a very important impact on childrens life. In the daily teaching of kindergartens,teachers should also pay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kindergarten habits,so that children can feel a positive and healthy living atmosphere from an early age and develop good behaviors.So that they can enter the society in a better state and become more outstanding talents. In this article,the author will start with teaching practice and explore how to let children develop good behavior habits in kindergarten.
【Keywords】Kindergarten education;Behavioral habit formation;Effective ways;Methods
隨著教育教學理念的不斷滲透,幼兒園教師普遍認識到,開展行為習慣養(yǎng)成的教育,對于幼兒的長遠發(fā)展來說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因此,教師應結合幼兒的實際情況,為幼兒組織多樣化的教學活動,使幼兒能夠實現(xiàn)行為習慣的轉換,從而促進幼兒綜合能力的提升和發(fā)展。
1. 幼兒園常規(guī)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1)過于重視對知識的傳遞
在開展幼兒園教學的時候,有的教師比較重視對幼兒進行知識上的傳遞,而沒有關注幼兒在行為上的表現(xiàn),使幼兒錯過了最佳的行為養(yǎng)成時期,從而影響了幼兒在行為上的發(fā)展。并且,這種教學方式也會帶給幼兒錯誤的認識,使幼兒也認為只有知識的學習才比較重要,而忽略了自身在行為習慣上的提升。
(2)在教學中為幼兒設置過多的“條條框框”
在進行行為養(yǎng)成的教育中,有的教師采用的方式,是對幼兒的不良行為進行管束,常常對幼兒說“不能這么做”“不能那么做”,為幼兒設置了較多的條條框框,而沒有告訴幼兒正確的行為和方法,使得幼兒無法正確對行為習慣進行認識,只能被動地跟隨教師的指示來進行行動,從而無法真正意義上掌握良好的行為習慣。
(3)給予幼兒過于寬廣的空間
與上文中提到的教師相反,有的教師在日常進行教學的時候,沒有及時對幼兒進行行為上的指導,而是給予幼兒過于寬廣的空間,使幼兒養(yǎng)成了懶散、散漫的習慣,而沒有主動對自己的行為進行管理,過于重視釋放自己的天性和活力,導致幼兒無法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進而無法適應未來的學習和生活。
2. 幼兒良好行為養(yǎng)成的重要性
(1)良好的行為習慣能夠使幼兒的身體更加健康
在家庭中幼兒的一切行為一般都在家長的幫助下進行,很少主動養(yǎng)成與健康、衛(wèi)生相關的習慣。如果幼兒能夠養(yǎng)成關愛自身健康和衛(wèi)生的習慣,能夠對自己的日常生活進行規(guī)劃,那么將對幼兒的健康產生極大的影響。教師可以指導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作息習慣,能夠在最佳的時間內進食、睡眠,形成規(guī)律的習慣,并且讓幼兒以更加飽滿的精神投入到學習中,從而使幼兒能夠實現(xiàn)身體健康的發(fā)展。
(2)良好的行為習慣能夠使幼兒更加自信
在幼兒的日常生活中,整潔、干凈的幼兒在與他人進行接觸的時候,會有更強的自信心。同時,在開展行為習慣養(yǎng)成的過程中,教師會對行為習慣比較好的幼兒進行鼓勵和表揚,使幼兒對于自己的行為產生著強烈的自信,并且能夠主動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使自己成為更加優(yōu)秀的兒童,收獲更多的表揚,最終使幼兒能夠具有更加強烈的自信心。
(3)良好的行為習慣能夠使幼兒更加專注
在開展行為習慣的訓練的時候,幼兒會全身心地投入到訓練中,也能夠在這個過程中培養(yǎng)自己的專注能力,使自己能夠養(yǎng)成做事專心致志的習慣,從而能夠將專注力遷移到學習中,使幼兒能夠更好地投入到未來發(fā)展中,為幼兒在以后的學習和生活中奠定良好的基礎。
3. 幼兒園良好行為養(yǎng)成的有效途徑和方法
(1)因材施教,認識個體差異
幼兒由于出生在不同的家庭,他們的家庭氛圍有所不同,并且每名幼兒的生活方式、行為習慣、性格特征、喜好也有著很大的差異。因此,幼兒園教師在對幼兒進行行為習慣指導的時候,也應關注幼兒的差異性,遵循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則,使幼兒能夠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進行發(fā)展,而不會造成幼兒的抵觸心理,使幼兒不規(guī)范的行為能夠實現(xiàn)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