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芳梅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開展,我國各個學段和學科的教學都愈發(fā)重視對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高中英語是一門應用性、綜合性和人文性都非常強的課程,需要學生擁有較強的語言應用和信息攝入、處理能力。這些能力的具備和強化不但有助于學生英語學習成果的動態(tài)優(yōu)化,也會對其未來整體的學習成長大有裨益?;谏鲜稣J識,筆者將基于英語學習活動觀并圍繞培養(yǎng)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話題,從三個方向入手撰寫此文并提出一些看法,以資諸位參閱。
關鍵詞:英語;學習活動觀;學科核心素養(yǎng)
進入高中階段之后,英語逐漸脫離了過去以單詞和句式記憶為主要模式的學習環(huán)節(jié),開始體現(xiàn)出更為綜合化的語法理解、信息多元處理和表達技法應用等方面的要求。然而不可否認的是,由于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影響,有一部分高中英語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仍在某種意義上延續(xù)著帶有濃厚初中味道的模式,以語言宣講和板書呈現(xiàn)作為主要講解方法,未能創(chuàng)設足夠的平臺和契機讓學生以更為主動的姿態(tài)參與到課堂活動當中。在這種模式下,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將無法得到有效調動,面對標準更高、內容更豐富的高中英語學習時也會倍感壓力,這無疑會對最后的課堂教學質量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因此,高中英語教師務必要切實重視起對英語課堂活動的研究和利用,以培養(yǎng)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為目的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全面優(yōu)化。
1. 利用課前導入活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良好表現(xiàn)的基礎,高質量的課堂教學必須以激發(fā)并有效運用學生的學習興趣為第一前提。高中英語教師在進行課堂知識導入時,應當結合學生的普遍趣味取向和行為能力,并根據(jù)本堂課的知識內容和教學要求,設計、組織一些富有趣味性和參與感的活動,以求能夠在第一時間捕捉學生的注意力并將學生的思維方向與課程的教學路徑有機結合在一起。在開展這項活動時,教師首先應當保證活動的知識體現(xiàn)性,即保證課程的知識內容或技能要求能夠被直接應用、體現(xiàn)在活動過程中;其次還要控制活動的規(guī)模,既要保證活動對每個學生都具有一定的調動作用,同時又不至于消耗過多的課堂資源,以為接下來的正式教學環(huán)節(jié)留有足夠的空間。
比如對于unit5Music這一部分內容的教學,教師可以根據(jù)這一部分中所包含的“classical”、“roll”、“folk”等詞匯內容,并可結合自己之前所了解的學生的音樂愛好,選擇一些分別體現(xiàn)不同音樂流派的歌曲來供學生欣賞,或者選擇其中的高潮部分和學生一起唱一唱,比如Yesterday once more.Never leave me alone.Soul of my life等在學生中頗有受眾的西方經(jīng)典曲目;為了進一步增強對學生興趣的調動效果,教師還可以加入一些簡單的游戲元素,如搞一次“歌詞接龍”或“聽歌識曲”等等,讓學生更好地感受到活潑、輕松的課堂氛圍,為接下來的教學活動開展做好鋪墊。
2. 利用課堂教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思維
學習的本質并非對教師教學思路和行為的亦步亦趨,而是需要學生憑借教師的指導和幫助完成對知識和技能的自主吸收、應用并在此基礎上獲得新的認知與體會。高中英語教師要真正認識到這一點,在日常教學當中應多以課題式的教學討論活動代替?zhèn)鹘y(tǒng)模式下的知識灌輸,從而給學生以充分的鍛煉自身自主學習能力的機會。要想實現(xiàn)這一目標,高中英語教師首先應避免對課程內容進行過于細致的拆解——高中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經(jīng)驗都已具備了一定的水平,不必在依賴于教師的拆解才能完成對知識的有效吸收,相反更需要一個足夠的思維作用空間來實現(xiàn)個人知識與技能消化素養(yǎng)的提升;其次高中英語教師還應對小組合作學習投以足夠的關注和利用,讓學生能夠以彼此之間更為平等、輕松而富有靈感的討論代替對教師講解行為的機械跟隨,實現(xiàn)學生們知識儲備、學習經(jīng)驗、解題思路和社會閱歷的動態(tài)流通。
例如在帶領學生學習unit1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這一部分內容時,教師首先要對課內的基本知識內容做必要的串講,而后可通過多媒體設備向學生播放一些反映世界不同地區(qū)、不同民族特色節(jié)日的介紹以及人們慶祝這些節(jié)日之活動的視頻資料,如我國傣族的潑水節(jié)、印度的大壺節(jié)、西方基督社會的感恩節(jié)、日本的菊節(jié),等等。完成這一步后,教師可組織學生以同桌二人或四人小組的形式圍繞剛才視頻中的內容展開討論,表達自己對不同節(jié)日的看法,談一談自己最感興趣的節(jié)日或某個節(jié)日中最令自己覺得有意思的活動,同時還可對自己所熟悉的其他節(jié)日做一些知識分享,等等。
3.利用課后實踐活動強化學生的知識和技能應用能力
課后作業(yè)是課程教學中的重要組成環(huán)節(jié),也是幫助學生實現(xiàn)知識和技能鞏固的必備手段。高中英語教師應當在保留傳統(tǒng)書面作業(yè)的基礎上,同時參考學生的行為能力、主觀趣味以及課程的內容、要求,為學生設計一些具有較強執(zhí)行效果的實踐活動作業(yè),讓學生能夠通過富有社會氣息和生活經(jīng)歷感的活動來實際應用自己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技能,以此作為鍛煉、強化學生應用能力的有效渠道。這些活動首先要表現(xiàn)出對課內知識內容的高度反映,要讓學生能在活動過程中自然而然地完成對學習成果的回顧和二次理解;其次還要帶有一定的綜合引導性,要讓學生在體驗知識應用的同時也能從某種角度、某個層面形成對課程知識背景的理解和體會,以此來拓展教學效果的作用空間。
比如在完成unit4 Making the news這一課后,教師可以布置給學生一項采訪任務:利用周末時間通過兩到三人結組的方式走訪學?;蛏鐓^(qū)附近一些大學里的留學生,了解一下對方來到中國學習后的感受以及這里和自己的母國比起來有什么生活上的不同;也可以在尊重隱私的情況下聊一聊對方在母國的生活經(jīng)歷和個人趣事。學生可在采訪結束后整理一篇關于留學生心得的新聞記錄稿,同時將自己和采訪對象的合影一起作為作業(yè)成果上交給教師,中間還可以附加一份團隊采訪心得,等等。
結束語:
英語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語言,它不僅僅是一門學科,更是帶領學生了解一種文化和一種生活模式的窗口。高中英語教師要切實認識到這一點,在日常教學當中要主動采取符合學生理解能力、趣味取向和行為能力的多樣活動,帶領學生充分體驗到學習英語的樂趣、價值和魅力,從根本上培養(yǎng)、強化學生應用英語知識和技能的意識與能力,讓學生能夠切實學會英語、用會英語、愛上英語,為他們日后進一步的學習和成長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朱茂森.淺談如何利用課堂活動優(yōu)化高中英語課堂教學效果[J].中國當?shù)亟逃?016(7):140.
[2]肖曉君.試論高中英語教學中對學生綜合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路徑[J].知識窗,2014(17):184-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