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麗華
【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飛速發(fā)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課堂教學逐漸引進了STEM教育理念.在STEM教育理念下進行小學課堂教育工作對我國培養(yǎng)綜合創(chuàng)新型人才有著重要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社會的發(fā)展.在小學,關于數學的教學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本文也就此討論如何在STEM教育理念下進行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利用STEM教育理念進行教學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自主學習能動性,進一步挖掘學生潛力,為學生日后的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STEM教育理念;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策略
STEM教育是指綜合了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和數學(Mathematics)內容的多學科融合的綜合教育.用此觀念進行數學等學科的教育改革和發(fā)展,可為社會和國家培養(yǎng)更多的具有創(chuàng)新、批判能力,擁有自我獨立思考的高水平綜合素質人才.無論在什么階段,個人的成長都離不開關于數學的學習.而在小學階段,數學無疑是最重要的核心課程之一,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要重視對小學生數學能力的培養(yǎng).我國關于數學教學的要求一直是高標準,并處在高度關注之中.在信息飛速發(fā)展的當代社會,學生對電子產品的過度依賴導致其無法在思考數學等科學問題上集中注意力,從而使關于數學的學習出現困難.如何提升小學生對數學的態(tài)度和促進其學習興趣成為現階段教師需要高度重視的問題.教師可以在STEM教育理念下開展相關教學工作,緊緊抓住課堂教學,利用恰當的教學策略創(chuàng)造靈動的數學課堂,調動學生學習能動性、主動性,進一步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并利用STEM教育理念整合課堂內外學習內容,不斷豐富學生的認知結構.
一、重視探究活動在數學學習中的運用
學校教師在開展相關數學教學工作時可以根據自身教學特點和側重點與STEM教育理念相融合,并在日常生活中一步一步進行活動的開展,讓STEM教育理念慢慢滲透到現實教育中的點點滴滴.值得注意的是,教師要選擇數學科目與現實生活有著緊密聯系的活動,如此活動的開展才會對學生的學習和日后發(fā)展產生重大意義.同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等高新技術產品使探究思維融入學生數學學科的學習過程中,鼓勵學生使用多種方式解決問題.將枯燥的數學知識融入日常生活中,深刻反映了STEM教育理念下的教育模式.對于正處在小學高年級的小學生,教師要針對不同性格特點的學生設計不同的活動,針對每一節(jié)內容都不同的數學課程,將探究作為學習過程中的一環(huán),增加課堂學習的豐富性,激發(fā)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熱情.例如,代數不同于幾何,統計與概率也不同于數與圖形,這就說明了學生所學內容不同,教師傳授知識的教學方式也應不同.教師要讓學生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態(tài)度,課前引導學生預習,課中組織開展小組討論,課后鼓勵學生進行反思,并把自己還有疑問的地方記下來進行探究.在思考中探究,在探究中學習,這種STEM教育理念下的教學模式可全面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fā)展.探究學習也可以使學生在游戲中學習,活躍枯燥的課堂氣氛.教師要根據每節(jié)課不同的學習內容設計不同的教學形式,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樂趣,提升他們學習的主動性.教師可從教材中的問題或者項目進行思考,將要求學生掌握的知識設置到探索問題的環(huán)境中,以明確的探究式學習任務和問題為驅動,培養(yǎng)小學生的思考模式.先提出問題,再進行探究,最后得到問題的答案,這樣完整的過程才能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提升其思考能力.探究式學習要求學生自己去尋找答案,而不是等待教師給出最后結果.在STEM教育理念下開展探究式學習,不僅能促進學生主動思考的能力,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好習慣.問題的解決也能使學生獲得并積累關于成功的體驗,進一步提高相關科學探究能力.
二、重視工程思想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課程標準著重強調了對工程教育的要求,這也是國際上科學技術教育發(fā)展的一大趨勢.這就要求學校和教育工作者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要將工程教育思想融入數學課堂中,也要足夠重視在教材內容方面關于工程教育思想內容的編寫.技術與工程思想的學習強調學生要從自身的直接經驗和親身體驗為源頭進行拓展,通過在做中學和學中做學會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滿足人們的實際需求.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教材的學習時,可以專門設計將工程設計融入數學教學的活動項目,從而培養(yǎng)學生工程師般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教學模式要求學生明白,僅僅依靠有關教材的學習對于自身的發(fā)展是遠遠不夠的,還要有相應的思考.現在,很多STEM教育類企業(yè)在活動的開展之前都要求一定要有具體可行的目標,后續(xù)的設計和制作環(huán)節(jié)也要圍繞目標進行開展,滿足相關活動要求,鼓勵學生提出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疑問,培養(yǎng)學生用語言表述數學信息的能力.所以,學校對教材的選擇、教師日常教學工作的展開都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工程思想,將工程思想融入數學課堂.
三、重視學科融合,綜合培養(yǎng)學生能力
小學課堂的教學要緊密聯系課程標準,重視綜合運用不同領域的學科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出現的問題.而小學生數學課程的學習也可以綜合其他科學,如物質科學、地球與宇宙科學、技術與工程科學等知識,將各學科交叉融合,使學生學習數學的同時了解到其他知識.除此之外,教師在平時的課堂中還要對學生進行人文社科的滲透和聯系,增強文理科目的聯系,重視學科之間知識的整體性,淡化學科界限,讓學生體會到綜合學科的魅力.
四、重視STEM教育資源平臺的建設
在教師樹立STEM理念教育的同時,學校也要重視STEM和課堂教育的融合.不同于社會力量,學校的態(tài)度在某些程度上代表了國家對教育的態(tài)度.學校要承擔起STEM教育融合學科的發(fā)展大計,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更好地使家長、社會意識到STEM教育對培養(yǎng)學生的重要性.
在這種環(huán)境下,教師開展STEM理念下小學高年級數學教育就會有很大的便利之處.
除此之外,不同的學校要根據自身的學校特點,例如師資力量、學生能力、本校硬件設施等方面進行關于STEM課程資源平臺的建設,發(fā)展具有本校特色的STEM融合學科教學.這種平臺的建設有利于學科知識的傳授突破時空限制,將傳統的教育場域無限拓展并優(yōu)化,同時有助于教師將數學學科和其他科學知識相融合.在實現教育領域優(yōu)質資源共享的環(huán)境下,教師可利用信息技術的發(fā)展與普及將課程資源拓展到課本之外的世界,將STEM理念運用到數學教學中,并重視對優(yōu)質課程資源的收集.故學校是否具有集多方資源于一身的STEM平臺是限制其發(fā)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如果沒有優(yōu)質的課程內容,STEM教育和數學等學科的融合在問題解決能力和思維提升方面的優(yōu)勢是無法更好地展現的.但是,如果教師將數學課程通過在線課程資源平臺進行教授,就能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如利用當代快速發(fā)展的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讓學生在課堂之外獲得學習科學知識的優(yōu)質服務,同時在STEM平臺上對好的數學授課經驗進行分享,開發(fā)更利于學生學習的教學模式等.之所以要建立STEM資源平臺,進行資料整合,就是要將學科知識進行融合,圍繞STEM理念跨學科的思想建立不僅僅局限于數學課程本身的體系,使多方面知識互相聯系,真正讓學生學會融會貫通和舉一反三.最后,學校還要不斷培養(yǎng)學生對于STEM課程的探索欲和認知興趣,這樣小學生才更愿意進行STEM理念下的數學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