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了克服傳統(tǒng)學科體系下《注塑模具設計》課程內容偏理論,各章內容較獨立,內容與生產實際關聯(lián)不大等問題,作者對該課程進行研究創(chuàng)新,提出課程內容基于生產過程為指導,破除現(xiàn)有學科體系中模具課程之間的束縛,對該課程的內容進行整理,提出以典型汽車內飾塑料制品為項目載體,以注塑模具設計流程為工作任務,采用了“學、教、做”的一體化教學模式,對課程教學內容和方法進了創(chuàng)新。
關鍵詞:校企合作;教學方法;注塑模具設計
1.引言
技工院學的模具專業(yè)的課程教學方法培養(yǎng)人才的質量有很大關系。對模具專業(yè)核心課程的教學方法進行研究和創(chuàng)新,有利于促進教學效果的提升。本文就對《注塑模具設計》課程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等方面進行研究、實踐和整理。
2.傳統(tǒng)教學中的問題
(1)專業(yè)教材的問題
注塑模具設計技術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技術,涉及到塑料成型工藝、模具結構知識、模具設計知識、三維模具設計軟件的使用等方面的知識技能。目前技工院學校該課程教材有較多版本,內容通常以塑料成型工藝與模具設計理論等內容。存在著內容理論性強,和生產實際聯(lián)系不夠,各章節(jié)內容案例之間缺少連貫性,造成學生在學完該課程后印象不夠深刻,又沒有一定的實踐操作基礎,所以不能深刻掌握這門技術。
(2)教學手段的問題
在部分學校對該課程的教學僅僅停留在理論課堂上,還在使用以講授法為主的教學方法,造成學生在學完該課程后,很難理解模具的結構,對一些專業(yè)性的術語更是難以理解?,F(xiàn)在的教材中都會有一些模具的二維或三維的結構圖,但在模具中各零件之間的位置關系以及相關部件的運動關系還不能很好的表達。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fā)展,虛擬技術也得到了較好的應用,比如模具注塑時的工作過程的二維視頻動畫也被很好地應用在教學中,提升了課堂教學效中,但還不如三維動畫直觀。
3.新教學方法的探索
(1)一體化模式,以學生為主體促進教學相長
采用一體化教學模式,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學前老師將班級學生劃分為幾個小組,由小組組長進行任務角色指定。在課前由各小組學生進行模具設計過程中所需的理論資料收集;在課程教學開始后,按小組進行設計方案討論,決策出可行的模具設計設施方案;然后開始實施模具設計繪圖工作,可以將繪圖工作分給小組內的多名同學協(xié)作完成;在單元課程結束前,由小組協(xié)作檢查所設計的模具成果,并以小組為單位進行項目學習心得的總結。在各個環(huán)節(jié)教師只是起到引導作用,不起決定作用,多鼓勵小組為單位向其他組進行展示設計成果或設計思路,再由各小組進行相互點評,并給予各小組相應的獎勵,促進教與學相長。
(2)任務驅動教學,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組織教學內容
將模具設計流程劃分多個工作任務模塊進行教學,即以模具設計流程為導向的任務驅動教學法。在教學內容上以注塑模具設計環(huán)節(jié)為任務驅動的主線來串聯(lián)整個課程內容,這樣的方式打破了傳統(tǒng)學科體系下的課程之間的明顯區(qū)分,內容形式上將相關理論專業(yè)知識和用UG軟件進行設計操作過程相結合,以項目為引領教學,使教學過程盡量貼近生產過程。
(3)項目引領任務,以項目教學為引領貫穿整個任務
在任務驅動的教學思路下,以具體的汽車內飾塑料件,如選取線卡,內飾把手安裝座,座椅把手,方形端蓋四個汽車內飾件為項目載體。由每個具體的項目引領整個課程章節(jié)的教學內容。在各章的設計任務中,均以該項目載體進行操作過程的指導,使所學的內容具有連貫性,即學生在學完該項目的整個設計流程后,完全能開發(fā)出和項目類似難度塑料制品的模具。
要培養(yǎng)學生成為合格的模具設計人員,不僅要有寬泛的理論知識,還要有扎實的實戰(zhàn)操作經驗。在任務進行的不同環(huán)節(jié)上,將相關專業(yè)理論知識點進行適當介紹,遵循夠用為度,通俗易懂的原則,實現(xiàn)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的相互印證。
(4)軟件輔助任務,以相關軟件為工具輔助教學任務
①利用CAD軟件進行形狀結構展示。因注塑模具中組成零件較多,結構復雜,利用AutoCAD和UG等軟件進行零件產品圖及三維造型的展示,直觀地展示模具零件模具結構及其工作動畫演示,讓學生清楚地了解到模具的結構和每個零部件作用,以及模具注塑的工作過程。
②利用CAE軟件進行注射工藝分析。在教學中使Moldflow等仿真軟件能分析塑料在注射成型過程中會產生氣穴、變形等多種缺陷的可能性。對于這些缺陷產生的原因僅用文字描述很難表述清楚,而CAE軟件很好地解決了這類問題。通過該軟件能準確分析所設計的模具是否合理,三維直觀的畫面能夠向學生展示塑料成型過程中的各種分析結果。
③利用CAM軟件進行加工輔助設計。利用UG或其他CAM軟件對于模板、模仁等零件的刀具設定,刀軌生成和仿真,加工程序的生成。
④利用藍墨云班課軟件進行教學管理。在課程教學中還利用藍墨云班課APP中建立本課程的班課。課前可上傳相關的學習資源供學生資料收集使用,課堂上可通過課頭腦風暴、投票問卷、作業(yè)活動等形式進行課堂活動,課后輕直播/討論答疑、測試等活動進行鞏固教學效果等。課后教師通過云班課平臺的這些活動有效地進行教學的管理和評價。
(5)以練習法為根本鞏固學習技能
課程教學中采用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其中練習法是根本,所有操作點均需學生自主練習完成,遇到關鍵知識點和操作難點時,老師加以引導或示范操作,做到講練結合。為了便于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實施,在課時上安排整天制(7課時)為單位進行教學。教學中按照明確學習任務→相關知識學習→工作任務實施→總結歸納→思考及作業(yè)的流程進行。
4.結束語
經過對連續(xù)兩屆模具專業(yè)學生的教學,并作了跟蹤調查,學生普遍認為對模具設計比較感興趣,學習積極性大大提升,課堂教學效果較好,更多的學生認為通過該課程的學習自己確實掌握了一項新技能,收獲較大。實踐證明,經改進后的教學方法是有效的。
參考文獻
[1] 陳廣兵. 基于校企合作模式的職業(yè)學校課程開發(fā)實踐研究——以《注塑模具設計》教材開發(fā)為例[J].營銷界,2019年10月號(第4周):281-282
[2] 陳廣兵. 基于校企合作模式下的中職學校課程教學方法研究與實踐——以《注塑模具設計》課程為例[J].新教育時代,2020年25:291
[3] 董海東, 郭新玲.基于工作過程的《塑料模具設計與制作》教材開發(fā)建設 [J].價值工程,2012,31(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