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芳
摘要:在我國社會現代化信息化發(fā)展水平不斷提高和教育改革不斷深化的背景下,不僅人們的生活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且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也發(fā)生了巨大轉變。傳統(tǒng)課堂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現代化社會學生對知識的學習需求,想要將教育工作具有的價值充分發(fā)揮出來,只有從教學模式入手,結合多元化的信息技術,構建具有較高科學性和合理性的智慧課堂。使學生在充滿個性化特征的教學模式下,能夠對知識點理解的更加透徹。
關鍵詞:智慧課堂;學生;個性化;學習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2177(2021)13-0088-02
0 引言
為積極響應新標桿的要求與號召,現代化教學不僅要始終將學生作為主體,而且還要在開展教學實踐的過程中以個性化學習模式為主。而個性化學習模式的開展必須將學生個體具有的不同差異作為基礎,采取多樣化的有效措施使學生具有的知識需求和學習需求得到充分滿足,確保各項教學活動始終以學生為主體開展。通過開展智慧課堂教學模式,使學生通過教師的引導和鼓勵,采取能夠滿足自我發(fā)現需求的方式進行自主學習,而教師只要在此過程中充分發(fā)揮自身引導者和輔助者的作用即可。這樣通過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能夠建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中學習相關知識。長此以往,不僅能夠使學生的自主意識得到培養(yǎng),而且還能使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不斷提高。
1 智慧課堂模式下學生個性化學習的特點
對于智慧課堂模式下的個性化學習而言,主要是在運用Web2.0和Web3.0技術為主的未來教室中完成,通常情況下,智慧課堂都會以一個有機整合體的方式呈現,其中包含個性化教育資源平臺、錄播系統(tǒng)、計算機學習終端、液晶電視等一系列先進設備。
在具體課程開始之前,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登錄到智慧課堂的云平臺系統(tǒng)中,通過在線交流和查詢資料等方式對即將學習的課程內容進行全面預習;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結合具體教學內容對個性設施以及課桌椅位置進行合理布局,并且通過對虛擬現實技術的利用為學生呈現出具有較高真實性的學習情境,使學生通過對多點觸控設備與頭盔式顯示器的使用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與情境中的各項信息資源進行動態(tài)交互和實時互動,最終獲得具有較高個性化的真實學習體驗。在此過程中,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針對某一個具體問題開展小組討論研究,通過對云端系統(tǒng)便捷交互工具的靈活運用,確保相關信息得到有效互動和及時反饋。通過運用智慧課堂教學模式,不僅能夠幫助教師為學生建立一個具有較高靈活性和豐富性的課堂環(huán)境,而且還能使學生對教學活動的參與方式和對知識的表征方式更加具體有效,使學生能夠根據教師建造的課堂實際情景對課堂主體需求進行準確判斷,從而確保教師和學生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全面實現對教學資源的智能推送和對知識點的智能分析;在課堂教學結束之后,學生可以通過公共系統(tǒng)云平臺的方式,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檢索和回放。針對一部分具有較高學習能力的學生,還可以通過該系統(tǒng)平臺對數學知識點進行反思和交流。
通過開展智慧課堂,能夠利用多點觸控技術、虛擬現實畫面、個性設施、交互設備等,使學生感受到與傳統(tǒng)課堂截然相反的學習感受和學習體驗,確保學生能夠從傳統(tǒng)“被動聽課模式”轉變到“主動學習模式”,并且通過虛擬空間和正式環(huán)境之間的有效互動,使具有一定個性化特征的情境式教學需求得到充分滿足,從而使真正意義上互動信息化教育教學目標得到充分實現。
2 智慧課堂模式下學生個性化學習發(fā)展現狀
2.1 個性化學習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
針對智慧課堂模式下學生個性化學習現狀展開的詳細分析能夠發(fā)現,很多教師對學生自主學習模式具有的重要性沒有給予足夠重視,導致學生具有的自主學習意識與能力無法得到認可,這是受傳統(tǒng)應試教育長時間影響所導致的結果。對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而言,長久以來都是將記憶力作為學生掌握相關知識點的依據,對學生是否能夠充分理解課堂知識極為重視。這樣的方式很容易導致學生以機械化學習方式為主,使教師將知識點作為考察學生知識掌握能力的依據。長此以往,必然導致學生的個性品質以及個人學習能力被逐漸忽略,造成學生主觀創(chuàng)造能力嚴重弱化的局面。學生個性化學習能力被嚴重忽略這一現狀雖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幫助教師使學生對知識理解和技能掌握的相關學習任務被動完成,但其付出的代價卻是犧牲學生自身具有的學習創(chuàng)造能力以及學習積極性。
2.2 對共性過度重視,對個性嚴重忽視
有很多教育專家曾經明確指出,學校在開展教育教學過程中只對課程的共性給予了高度關注,也就是所有學生學習統(tǒng)一的知識內容,所探究的學習問題是相同的,而這一現狀與個性化學習目標完全對立。與此同時,一部分學校雖然會選擇具有較高共生特征的課題讓學生進行學習,但并沒有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引導學生進行獨立學習、主動發(fā)現問題,導致學生在對具體課題進行學習研究的過程中無法將自身的興趣愛好作為出發(fā)點,這樣的方式必然會導致個性化學習相關措施無法得到有效落實,從而使個性化學習僅限于形式。
3 智慧課堂模式下學生開展個性化學習的主要方式
3.1 對個性化學習我是進行分析和設置
在學生入學之前,學生要對自身的學習能力進行全面自我評測,教師要結合上報的檔案資料對學生已經展現出的課前學習行為相關數據進行整理,并且通過對大數據技術的有效利用詳細分析相關數據。通常情況下,分析所得到的結果有三個方面:(1)學生對學習資料的搜集能力、對數理化知識的分析和統(tǒng)計能力以及對相關問題的處理能力都比較強;(2)相比于第一類學生,第二類學生各方面的處理能力稍微遜色;(3)與第一類學生相比,第三類學生各方面能力都呈現出嚴重不足的狀態(tài),具有的進步空間較大,需要教師采取多樣化有效措施進行整體提升。
通過開展上述詳細分析以及對比,能夠使教師掌握每一名學生在學習方面存在的優(yōu)勢與差距。在此基礎上,對學生具有的興趣方向以及認知基礎具有的個性差異充分了解,這樣才能幫助學生對自身存在的學習問題進行有效總結。
3.2 提供個性化學習資源與服務
在對學生實際學習情況進行分析之后,教師應該將最終分析結果作為依據,以學生具有的個體需求為基礎,為學生提供具有較高個性化和針對性的學習資源與服務。同時,教師可以通過對各類教學平臺和教學資源的充分利用,為學生提供具有較高多樣化和選擇性的學習方式與內容,從而使學生享受到高品質的學習輔助服務[1]。
3.3 開展個性化的學習實踐
教師可以在課余時間利用QQ或微信等現代化通訊軟件建立微信群或QQ群,在群組中圍繞學生的學習問題和生活問題進行溝通與互動。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具有相同學習能力的學生分配在同一個小組,針對不同小組為學生分配對應的學習任務。這樣當學生在具體學習中遇到問題時,可以通過小組討論方式進行有效解決,針對小組討論無法解決的問題可以在群組中與教師進行探討,從而使學生能夠對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自主完成。另外,在開展具體學習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具體實踐內容和目標,將具有個性化和多元化的學習指導提供給學生[2]。
3.4 對個性化學習任務的強化和延伸
教師在智慧課堂模式背景下開展個性化教學時需要注意,應該結合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對學生進行具有較高針對性的指導。在此基礎上,結合學生實際學習情況,對制定的個性化學習任務進行調整、強化、完善和延伸[3]。
3.5 落實多元化發(fā)展性評價
在對學生個性化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電子檔案袋、錯題本的評價工具,對學生的學習行為數據從多個角度入手進行搜集。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能夠對學生學習過程和學習行為進行全面分析,而且還能確保發(fā)展性評價得到有效落實[4]。
4 結語
總之,對于智慧課堂而言,其主要目標是為了使學生教的學習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針對學習能力和學習基礎存在一定差異的學生能夠做到面面俱到,從而使學生之間的個體學習差異得到縮小。通過落實智慧課堂各項教學措施能夠使教師對學生在實際教學中真實學習情況充分了解,對學生學習效果進行全面檢測,幫助學生掌握大量知識的同時,確保相關知識點能夠在學生腦海中得到長時間的記憶。智慧課堂具有的個性化教學特點能夠將傳統(tǒng)教學結構進行徹底顛覆,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在智慧課堂個性化教學措施的貫穿下得到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馬玉霞.影響個性化學習效果因素的調查分析[J].甘肅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1):11-13.
[2]尹睿,李丹颯.國外個人學習環(huán)境研究的進展與趨勢[J].中國遠程教育,2012(7):20-23.
[3]祝智庭,管玨琪,劉俊.個人學習空間:數字學習環(huán)境設計新焦點[J].中國電化教育,2013(3):1-6+11.
[4]黃榮懷,張進寶,胡永斌,等.智慧校園:數字校園發(fā)展的必然趨勢[J].開放教育研究,2012(4):12-17.
(責編:楊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