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臧學華
【教材分析】
統(tǒng)編本教材圍繞“家國情懷”編排了五個單元。六年級下冊第四單元以“理想和信念”為主題,從不同側面展現(xiàn)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氣節(jié)和民族精神?!督鹕聂~鉤》是本單元編排的一篇略讀課文。小說著重刻畫了紅軍長征途中的一位炊事班長牢記部隊指導員的囑托,盡心盡力照顧三個生病的小戰(zhàn)士過草地而不惜犧牲自己的感人故事,頌揚了紅軍戰(zhàn)士忠于革命、盡職盡責、舍己為人的崇高品質。
課文語言樸實,按照事情發(fā)展順序娓娓敘述,對人物的外貌、神態(tài)、言行的描寫細致入微,生動感人。課文用“金色的魚鉤”做課題,意義深刻?!棒~鉤”記錄著老班長的英雄歷程,閃耀著老班長金子般的思想光輝,象征著老班長崇高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教學時,首先要契合略讀課文的學習要求,讓學生充分自主,運用已有的閱讀方法,通過自讀自悟、合作探究,感受作者對人物形象的生動刻畫??梢試@“閱讀提示”展開教學,緊扣小說的特點,凸顯本單元語文要素,依據(jù)提示抓住人物、情節(jié)、環(huán)境,重點研讀人物的言行,感受人物的形象,體悟人物的品質。還可以查閱有關長征的資料,拓展閱讀紅軍過草地的其他故事,進一步追憶革命先輩的感人事跡,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教學目標】
1.通過快速默讀,梳理故事情節(jié),把握小說的主要內容。
2.借助閱讀提示,關注外貌、神態(tài)、言行的描寫,體會老班長忠于革命、舍己為人的崇高品質。
3.探討“金色的魚鉤”的象征意義,查閱紅軍長征的相關資料,拓展閱讀,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合作學習單,《草地夜行》《三人行》《七根火柴》《倔強的小紅軍》打印稿,學生查閱的紅軍長征的相關資料。
【教學過程】
一、背誦《七律·長征》,揭題導入
1.回顧六年級上冊學習的《七律·長征》,全體背誦。
2.引導:萬里長征路,紅軍戰(zhàn)士爬雪山、過草地、巧渡金沙江、飛奪瀘定橋,發(fā)生了許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今天,我們一起閱讀作家楊旭以長征途中紅軍過草地為素材創(chuàng)作的小說《金色的魚鉤》。
3.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全體背誦《七律·長征》,喚醒學生關于長征的記憶,再用富有激情的引導語,激發(fā)學生對萬里長征的敬意,對長征途中故事的閱讀期待?!?/p>
二、快速默讀課文,梳理故事情節(jié),初識老班長
1.引導:《金色的魚鉤》敘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請同學們快速默讀課文,完成學習要求,遇到困難可以和學習伙伴交流討論。
2.出示學習要求。
(1)快速默讀課文并思考,《金色的魚鉤》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根據(jù)課文內容,填寫故事情節(jié)圖。(《作業(yè)本》第1 題)
(2)小說以刻畫人物形象為中心,邊讀邊圈畫邊思考:課文描寫了哪些人物?重點刻畫了哪個人物形象?
(1)課文講述了紅軍在長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長牢記指導員的囑托,盡心盡力照顧三個生病的小戰(zhàn)士過草地,不惜犧牲自己的感人故事。
(2)反饋《作業(yè)本》第1 題的填寫,根據(jù)回答運用課件直接輸入呈現(xiàn)。(答案不唯一,恰當即可。)
預設:①接受任務;③硬咽草根魚骨;④老班長犧牲。
(3)小說中的人物有老班長、小梁和兩個小同志,重點刻畫了老班長。
4.感知人物形象。
(1)老班長是一個怎樣的人?請你用一兩個詞來描述,寫在課題的邊上。
由式(3)可以看出相鄰脈沖時刻接收的干擾信號之間的相位差只與散射波干擾機位置有關,與散射點位置無關,兩天線接收的干擾信號滿足
(2)和同桌交流自己寫下的詞語,并簡單說一說自己的感受。
(3)根據(jù)學生交流,直接輸入,形成思維導圖,并在課件上逐步呈現(xiàn)。
(4)學生齊讀思維導圖中呈現(xiàn)的詞語,追問:這么多的感受,你們是從哪些方面來概括的?(外貌、言行、品質)
【設計意圖:遵循閱讀小說的特點。首先通過學生的快速默讀,借助作業(yè)本上的思維導圖,梳理故事情節(jié);然后借助自主閱讀圈畫,反饋交流逐步豐滿,初步感受老班長這一人物形象;接著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人物形象的刻畫往往是通過人物的外貌、神態(tài)、言行來體現(xiàn)的。幾個環(huán)節(jié)的教學,以學為中心,充分給予學生學習的空間,既有獨立的思考,又有互相的啟發(fā)與促進。】
三、小組合作學習,體悟老班長的崇高品質
1.引導:老班長的外貌、言行、品質給同學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哪些語句給了你這樣的感受,令你感動?請再次快速默讀課文,畫出相關語句。
2.學生快速默讀,圈畫相關語句。
3.學生朗讀自己圈畫的語句。
4.反饋交流。預設:
(1)炊事班長快四十歲了,個子挺高,背有點兒駝,四方臉,高顴骨,臉上布滿了皺紋。
(2)老班長看我們一天天瘦下去,他整夜整夜地合不攏眼,其實,這些天他比我們瘦得還厲害呢!
(3)他喜出望外地跑回來,取出一根縫衣針,燒紅了,彎成個釣魚鉤。
(4)他坐在那里捧著搪瓷碗,嚼著幾根草根和我們吃剩下的魚骨頭,嚼了一會兒,就皺緊眉頭硬咽下去。
(5)有時候等了半夜,也不見魚上鉤。為了弄一點兒魚餌,我翻了多少草皮也找不到一條蚯蚓……還有,我的眼睛壞了,天色一暗,找野菜就得一棵一棵地摸……
(6)老班長雖然瘦得只剩皮包骨頭,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但是還一直用飽滿的情緒鼓勵著我們。
(7)他微微地睜開眼睛,看見我端著的魚湯,頭一句話就說:“小梁,別浪費東西了。我……我不行啦。你們吃吧!還有二十多里路,吃完了,一定要走出去!”
5.小組合作學習,選擇研讀感受深刻的句子,深入體會人物品質。
(1)出示小組合作學習單,明確學習要求。
《金色的魚鉤》小組合作學習單
我們選擇研讀的語句:________
我們在研讀中做了這樣的批注: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批注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批注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批注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們還關注了文中這些詞語: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組選擇研讀相關語句,合作完成學習單。
(3)按小組反饋,交流學習所得、閱讀感受。
(4)朗讀相關語句,適時運用音樂、圖片等媒體,推動情感升華。
【設計意圖:快速默讀,讓學生交流令自己感動的句子,這些句子是推動老班長這一人物形象的杠桿。通過合作學習,研讀這些句子,讓學習不斷深入,讓人物形象逐漸高大,留下烙印。合作學習單的設計,一是開放學習,選擇研讀;二是通過三項批注,促進多角度思考,深度學習;三是引導對關鍵詞的關注,從一句到全文?!?/p>
四、探討“金色的魚鉤”的象征意義
1.引導:課文講述了老班長的故事,為什么以“金色的魚鉤”為題,把你的思考和同桌交流一下。
2.同桌間說一說自己的思考。
3.指名學生交流。預設:
(1)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寫道:“等革命勝利以后,一定要把這個閃爍著金色光芒的魚鉤送到革命烈士紀念館去,讓我們的子孫都來瞻仰它。”金色的光芒象征著老班長金子般的思想光輝,象征著老班長舍己為人的革命精神。
(2)“金色的魚鉤”是文章的寫作線索,記錄了老班長盡心盡責照顧病號的英雄歷程,同時也提示了課文的主題。
4.齊聲朗讀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設計意圖:為什么以“金色的魚鉤”為題?這樣的質疑,不僅能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到老班長的光輝形象,還讓學生了解了文章題目的內涵與秘密?!?/p>
五、交流相關資料,拓展閱讀,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1.引導:同學們通過快速默讀、小組合作、朗讀感受,體會到了老班長崇高的品質。紅軍長征是偉大的壯舉,你通過查閱資料還了解到了什么?
2.學生交流課前查閱到的資料。
3.利用教室里的一體機或者使用手機投屏的方式,現(xiàn)場查閱紅軍長征的資料。重點瀏覽央廣網(wǎng)“解讀長征”網(wǎng)頁http://military.cnr.cn/ztch/czgs/。
4.提供描寫紅軍過草地的四個故事,學生選擇閱讀。
(1)提供《草地夜行》《三人行》《七根火柴》《倔強的小紅軍》四個故事的打印稿。
(2)每個學生隨機選擇其中的一個故事閱讀。
(3)交流:你讀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文中刻畫了怎樣的人物形象?
5.小結:長征是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中國工農紅軍創(chuàng)造的人間奇跡,是中華民族一部驚天動地的英雄史詩,是中國革命史上一座不朽的豐碑。在長征路上涌現(xiàn)了許許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同學們可以利用假日觀看八集大型紀錄片《長征》,去了解更多的長征故事,去認識更多的紅軍戰(zhàn)士。
【設計意圖:從課內到課外,從一篇到群文,從紙質閱讀到網(wǎng)絡閱讀,從閱讀到觀影,建構起一個有關“長征”的多維閱讀場。讓學生全方位了解長征,讓學生了解更多的長征故事,牢記更多的英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