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艷
摘 要:課時目標是一節(jié)課的出發(fā)點和終點,課時目標科學合理,是一節(jié)好課的前提條件。不然這堂課演繹得再精彩,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一堂好課。
關鍵詞:課時目標;“三本書”;練習題;學情
一節(jié)語文課“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關鍵,“教什么”是解決落腳點的問題,既是這節(jié)課的出發(fā)點,也是這節(jié)課的歸結(jié)點?!霸趺唇獭笔墙虒W技能、教學目標,科學合理是前提。
第一步:讀好“三本書”
第一本書就是《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它是語文教學的方向、指南針。這本書包括前言、課程目標與內(nèi)容、實施建議、附錄四大部分,每一部分都流淌著語文教學的源泉,它們是小學語文課程教學的基本理念:(1)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2)正確把握語文學科及教學特點;(3)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4)建設開放、活力的語文課程。這是每位小學語文教師打造高效課堂的必修課。
第二本書就是《教師教學用書》。它是老師備課時的拐杖。有了它,才不會在備課中迷失方向。不曲解文意,才能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
第三本書就是“課本”。不管給孩子們上哪一門課,在備課時要做到三個字?!岸⑼?、化”?!岸?,就是要了解課文的內(nèi)容與主題思想?!巴浮保褪且x懂文字背后的信息。包括作者的身世,所處的朝代,作者寫這篇文章的原因,編者選編本文的用意,在這個單元學習本知識的出發(fā)點,在表達上有哪些可鑒之處,等等。“化”就是要轉(zhuǎn)化為自己的知識與能力。只有自己明白了,達到熟能生巧的地步,才能流暢地傳遞給孩子,你的言行舉止才能瀟灑自如、游刃有余。
第二步:把握好三個層次目標
第一層次目標:語文學科教學總體目標,也是之前推崇的三維目標,即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但三者不必像之前那樣明確分類,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交融,不用明確標注屬于哪一類目標。
第二層次目標是學段目標。小學語文三個學段目標:第一學段一、二年級,第二學段三、四年級,第三學段五、六年級。每學段編者從識字與寫字、閱讀習作、口語交際等方面進行編排。我們不僅要熟悉各學段目標,還要把握不同學段目標的異同點。以閱讀目標為例,第一學段指出一、二年級學生學習默讀的基本能力;第二學段指出三、四年級學生初步學會默讀,掌握默讀的基本方法;第三學段指出五、六年級學生默讀要有一定速度,達到一定的默讀目標,能根據(jù)閱讀需要搜集所需信息。只有縱橫比較才能掌握學段目標變化的階梯,才能在制定課時目標時不出現(xiàn)拔高或滯后現(xiàn)象,才能恰到好處地定位在該學段的教學目標上。
第三個層次目標就是“單元目標”。它包括這個單元所有內(nèi)容應該完成的教學任務。它出現(xiàn)在該單元的最前面。條理清晰,方向明確,語言簡練,以三年級上冊第八單元《掌聲》一課來說,本單元語文要素要點是:(1)帶著問題默讀,理解課文意思;(2)學寫一件簡單的事。單元第一層次教學目標是訓練學生默讀能力和對文本的理解感悟能力;第二層次教學目標是訓練學生習作能力,培養(yǎng)學生讀寫技能,在教學中以讀寫為基點,讀中悟、悟中寫、讀寫悟合為一體。
第三步:抓住課文練習題
部編教材精讀課文后設計的習題,略讀課文前設計的導語,是本篇課文畫龍點睛的關鍵點,猶如一條龍的眼睛,是制定課時目標的切入點。《掌聲》課后練習第一題:默讀課文,想一想英子前后有怎樣的變化,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本題正是訓練孩子默讀能力和理解能力,與本單元目標中的第一層次目標相照應。
第四步:了解學情
學情是一節(jié)課教學目標的出發(fā)點。如果少了這一環(huán)節(jié),那你制定的課時目標有可能是拔高或滯后的,或者你認為孩子會的孩子偏偏不會,你認為孩子不會的,孩子都奇跡般的會了。比如有一位老師上公開課《自然之道》這篇課文,記得坐我身邊的那個孩子,一直低著頭在思考什么,還不停地寫著什么,根本沒有心思聽老師講課。我心急之下打擾了他一下,問他為什么不注意聽老師講課,我一不留神發(fā)現(xiàn)孩子的書上密密麻麻地寫了一段話,他寫道:“既然文中的向?qū)巧飳W家,他應該懂海龜?shù)纳盍曅?,他為什么還是把幼龜扔到海里呢?”這奇妙的想法叨擾著這個孩子,以至于完全淪陷,苦思冥想不解。可是,主講教師激情四射地按照他的設計進行上課,根本洞察不了孩子們的心思,顯然,老師的教學和學生的需求并不在同一條軌道上,這就是不了解學情造成的后果。
總之,只有掌握了制定科學目標的理論支撐、方法技能,才能制定出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再加上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我們的課堂才有可能魅力無限,深受學生喜愛,打造高效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