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瑞云
摘 要:良好的道德品質對一個人的發(fā)展至關重要。而要對學生開展道德品質的教育,需要通過生活中的鍛煉,讓學生對生活有真切的感知和體驗,在與同學、老師和家人的交往中,不斷得到鍛煉。就勞動教育如何促進縣鎮(zhèn)學生的德育發(fā)展進行研究。
關鍵詞:勞動教育;縣鎮(zhèn)學生;德育發(fā)展
學校德育的內容廣泛,最核心的就是促進學生的思想品德的發(fā)展。一個道德品質高尚的人,一定是別人學習的對象;一個道德敗壞的人,不但會受到他人的排擠,更會遭到社會的淘汰。因此良好的道德品質對一個人的發(fā)展至關重要。而要對學生開展道德品質的教育,首先要通過生活中的鍛煉,讓學生對生活有真切的感知和體驗,在與同學、老師和家人的交往中,不斷得到鍛煉。那么,勞動教育如何促進縣鎮(zhèn)學生的德育發(fā)展呢?下面筆者結合多年的從教工作,就此展開討論。
一、勞動教育塑造高尚的道德品質
縣鎮(zhèn)學校的大多數(shù)學生因為父母長期不在身邊,沒有目睹父母在勞動中的艱辛,因此常常會出現(xiàn)不尊重別人勞動成果的情況,給道德品質的培養(yǎng)帶來困難,因此應該讓學生參與到勞動中,讓學生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讓他們明白自己現(xiàn)在的生活是通過辛勤的勞動換來的,不要理所當然地去享受,而是應該去珍惜勞動成果、去感恩自己的父母。在自己對勞動實踐的體驗中,在汗水流淌的過程中,體味生活的艱辛與不易,獲得更多的生活體驗,從而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感恩自己現(xiàn)在擁有的一切。這就是勞動教育帶來的效果。
若沒有勞動教育,他們可能無法真實地體驗生活,無法獲得真切的生活體驗,因而也就無法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質,在生活中也就無法獲得他人的尊重,無論目前的學習、日常生活,還是以后的工作,都會受到嚴重影響,對他們的全面成長、成才,都是極為不利的。所以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對于學生而言,通過系列的勞動教育,可以塑造其高尚的道德品質,為其一生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勞動教育塑造健康心理
部分縣鎮(zhèn)學校的學生經常覺得父母的工作丟人,抬不起頭來,這使他們的自卑心理很嚴重,也容易產生比較叛逆的心理,他們常常會因為父母從事著比較卑微的工作,而從心底里瞧不起自己的父母。另外,學生之間有意或者無意間的對比,加劇了學生不健康的心理。如何讓學生健康成長呢?勞動教育為他們健康心理的塑造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通過讓他們體驗父母的工作,讓他們懂得職業(yè)并不分高低貴賤,作為一名學生首先應該尊重所有人的職業(yè),更應該去尊重自己的父母,不管自己的父母從事的是什么職業(yè),都應該感恩自己的父母,通過對生活的體驗、對職業(yè)的體驗,可以扭轉這些學生不健康的心理,可以讓他們變得更加自信,對自己的父母也更加崇拜和感恩,而不是嫌棄。
三、勞動教育可以提升學生的思想認識
很多縣鎮(zhèn)學校的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主要靠學校,教師在日常施教過程中,在不影響學習的前提下,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各項勞動,而勞動教育可以讓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可以將最新的時政新聞和歷史知識融合在勞動教育中。比如,文明城市創(chuàng)建活動,就可以讓學生去參與,去擦拭街道扶手、去撿拾街道上的垃圾,通過這些簡單的勞動,提高學生對文明城市創(chuàng)建的思想認識,緊跟國家政策,也能夠達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讓學生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自身做起,不亂扔垃圾,不隨意踩草坪。學生通過這樣的勞動,能夠提高自身的思想認識,共同構建和諧、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社會,在這樣健康的大環(huán)境下,學生的成長步伐會更加堅實,更加充滿正能量。
總之,對縣鎮(zhèn)學校的勞動教育內容,首先可以通過理論知識的學習,來培養(yǎng)他們的勞動意識,再通過參加具體的勞動實踐提高學生的勞動技能,而這些過程都需要家長、學生和學校的共同參與,只有這樣,才能實現(xiàn)勞動教育在學生教育過程中的最大效用,從而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構建,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宋敏健.論中學勞動技術教育的重要作用[J].新課程,2010(5):55-56.
[2]賈麗.勞動技術教育在整體教育中的作用[J].現(xiàn)代教育科學(中學教師),2014(S2):187.
[3]和光榮.淺談開展中小學勞動技術課對素質教育的作用[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6(12):173.
注:本文系2020年度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核心素養(yǎng)視覺下縣鎮(zhèn)學生勞動教育實踐研究”(課題立項號:GS[2020]GHBZX167)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