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曄
[摘 要]創(chuàng)編體育游戲時,教師需要有觀照意識,以學生的運動需求為基本原則。教師可廣泛吸取學生的意見,根據(jù)具體的教學內容創(chuàng)編體育游戲,并考慮場地條件、季節(jié)變化等因素,提升體育游戲設計的適配性,使學生積極參與體育運動,增強體質,獲得更好的發(fā)展。
[關鍵詞]小學體育;游戲創(chuàng)編;視角篩選
[中圖分類號] G623.8[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9068(2021)24-0037-02
體育游戲是學生最為青睞的運動形式之一,教師抓住學生的心理展開對應設計,能夠激發(fā)學生的運動興趣,提升體育課堂教學質量。體育游戲的資源極為豐富,教師需要進行篩選和優(yōu)化處理,更要有創(chuàng)編意識,也可以與學生一起展開游戲的搜集、整理、改編、調整等活動,為體育教學準備更多的素材,使學生的身心得到健康成長。
一、依據(jù)教學內容創(chuàng)編,增加游戲的契合度
體育教學中,教師要合理運用體育教材,尤其要深入分析教材中的游戲內容,進行理性的篩選和整合處理。體育教材具有普適性的特點,其中的游戲內容適合不同年齡段學生的實際需求,但教學環(huán)境和學生群體對體育游戲的需求呈現(xiàn)差異性,這是教師展開體育游戲創(chuàng)編的基礎。因此,如何提升體育游戲的適配性,是教師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教師對教材中的游戲內容進行梳理分析,對游戲創(chuàng)新展開合理探究,自然能夠找到創(chuàng)編游戲的出發(fā)點,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游戲內容,讓學生在愉快的訓練中形成健康體魄。
小學體育教材中有比較豐富的游戲內容,如果按照操作形式來劃分,可以分為智力游戲和體育游戲兩大類。體育游戲的分類標準也有差異,有按照人體基本活動能力分類、按照運動項目分類、按照有無情節(jié)分類、按照民間游戲分類、按照表現(xiàn)性分類等。因此,教師不僅需要厘清游戲的操作形式,還要對游戲的可操作性做綜合評估,并適時進行創(chuàng)新改編,讓學生順利進行游戲。如“沙包投擲”游戲,這是民間傳統(tǒng)游戲,教師可在對游戲研究后進行創(chuàng)新改編——將沙包投擲改成沙包搬運,即利用身體的不同部位搬運沙包,這樣可以訓練學生的平衡力。同時,可在游戲中設置競賽,這樣能夠快速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當然,“沙包投擲”游戲可以單獨操作,也可以小組集體操作,還可以增加小組對抗內容,將平衡訓練與對抗訓練結合到一起,這樣能夠讓學生獲得豐富的訓練認知。又如,教材中的走、跑、跳、投、攀登、爬越等游戲,教師不妨將這些游戲相融合,引導學生借鑒電子游戲的相關玩法展開對抗比賽,這樣能夠形成訓練亮點,獲得更好的訓練效果。
上述教學,教師綜合分析教材,從游戲分類的角度展開思考,對不同的游戲內容進行整合處理,給學生提供趣味性、對抗性強的游戲內容,獲得了好的教學效果。另外,學生對游戲有多少熱情,關鍵看教師如何設計和調度,切準學生的心理設計游戲,其調度效果會更高。
二、依據(jù)主體需要創(chuàng)編,強化游戲的趣味性
體育訓練的主體是學生,教師唯有具備豐富的學情信息,才能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學生對游戲有不同的認同感,在了解與掌握學情后,教師需要建立完整的操作體系。首先,觀察。教師通過觀察學生的運動,明確學生對運動的興趣愛好,這樣有利于找到游戲創(chuàng)編的基本路徑。其次,詢問。教師深入學生群體之中,對學生的游戲訴求進行廣泛調查,自然能獲得第一手的學情信息。最后,參與。教師整合游戲資源時不妨吸收學生的意見,讓學生與教師一起展開游戲創(chuàng)編,其適合度會更高。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游戲選擇和設計時,教師自然要關注學生的心理期待。不同年級學生對游戲的接受呈現(xiàn)差異性,教師需要進行針對性調查,不能憑借經(jīng)驗做出判斷。隨著信息時代的快速發(fā)展,給學生帶來強烈的信息沖擊,特別是電子游戲,這是學生最為關注的信息。如果教師能夠充分考慮學生的運動訴求,對電子游戲有一定的了解,就能夠順利把握學生的運動傾向,對體育游戲進行創(chuàng)編,提升游戲的適配性。如各種各樣的接力游戲,這是體育課最常見的游戲形式。教師設計時若能增加一些環(huán)節(jié),或者改變游戲規(guī)則,能夠為游戲帶來更多的亮點。如“夾球接力”比賽:兩個小組人數(shù)相等,每個人要用雙腿夾住籃球跑規(guī)定的距離,形成接力。學生對于這樣的游戲沒有新鮮感,教師要做出對應改進,以獲得不一樣的調度效果。如一教師這樣設計“夾球接力”比賽:“自主選擇團隊成員,每個小組由8個人組成;雙向選擇比賽對手,并確定游戲規(guī)則。如果需要改變游戲規(guī)則,要經(jīng)過雙方協(xié)商?!睂W生聽說可以自行組建團隊,自然積極響應,快速行動起來。在挑選比賽對手時,學生展開互動交流,在達成共識的情況下開始比賽。教師在學生互動中給予必要的指導,使學生的活動開展得更有序。
學生習慣聽從教師安排,一旦有了運動自由,自然會非常珍惜,形成較高的運動啟動力。上述教學,教師讓學生挑選比賽對手,學生非常興奮,其運動熱情被成功激發(fā)。同時,教師尊重學生的選擇,體現(xiàn)了主體教學意識;對游戲規(guī)則進行修改,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獲得了顯著的助學效果。另外,學生都有個性化的運動需求,游戲也是如此。體育課堂中,教師充分放權給學生,不是放縱管理,而是主體教學的實踐要求,符合教學規(guī)律,具有極為廣泛的應用空間,值得教師深入思考和探索。
三、依據(jù)場地條件創(chuàng)編,體現(xiàn)游戲的互動性
開展體育游戲有多種制約因素,教師需要做好綜合考量,提升游戲的助學作用。同時,體育游戲對場地器材與條件有一定的要求,教師在游戲創(chuàng)編中要把場地器材等因素考慮進去,如果客觀條件不適合做某些體育游戲,其游戲設計便是失敗的。因此,教師需要有隨時調整的意識,一旦發(fā)現(xiàn)游戲設計不適合場地器材的要求,及時對游戲進行調整,充分發(fā)揮場地器材的作用,為學生帶來全新的體育游戲體驗。
如果學校操場較小,且有多個班級同時活動,教師需要對游戲空間進行壓縮。如“占領陣地”游戲,教師先在地上鋪一張報紙,讓學生分成六人小組進行游戲,即每個小組六個人全部站在地面的報紙上,身體的任何部位都不能觸碰地,先撕掉報紙的一半,接著撕掉一半,再撕掉一半……直到失敗為止,最后以站在最小報紙上的小組為贏。這個游戲對場地要求較小,能夠最大限度地利用場地空間。又如“手足球”游戲,在地上先畫出一個長方形,兩端用書包當球門,在中線處放置一個足球;兩個小組進行射門游戲,兩隊成員輪流出場,每次各派一名隊員進行對抗,誰將球送進對方球門則積一分,最終計算小組總分。教師作為裁判,組織學生展開對抗性比賽。這個游戲對場地沒有過多的要求,因為球場面積沒有限制,可大可小。
場地器材對體育游戲雖有影響,但并不是很大,教師若能對場地器材合理利用,便能夠降低客觀因素的影響。游戲本身是一種娛樂性活動,沒有嚴格的形式限制,教師隨時可以對游戲做出改進和調整。如果有必要,教師可以征詢學生的意見,對游戲進行整合與創(chuàng)編,也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改變游戲規(guī)則,使學生獲得更豐富的體驗。另外,游戲帶有互動屬性,教師在具體設計和組織時需要突出這一特點,以成功點燃學生的參與熱情,增加游戲的對抗性,這是學生的普遍期待。因此,教師要盡量提升游戲的趣味性、互動性,以形成新的運動亮點,使體育課堂充滿生機。
四、依據(jù)季節(jié)變化創(chuàng)編,提升游戲的針對性
無論什么樣的游戲,都需要一定客觀條件的支持,這樣游戲的適合性更高,體育訓練的效率也會更好。不同季節(jié)有不同的氣候特點,開展體育游戲也需要有應對天氣變化的策略。因此,在體育游戲篩選和設計時,教師要充分考慮季節(jié)變化的因素,有靈活應對的意識,及時進行調整,體現(xiàn)教學的動態(tài)生成,提升游戲的可操作性。同時,體育游戲的設計和創(chuàng)編需要遵循一定的規(guī)律,教師要根據(jù)具體的教學內容做出科學規(guī)劃,對游戲規(guī)則進行相應的調整或改變。
在影響體育游戲開展的客觀條件中,季節(jié)變化的影響概率是最低的,但其影響卻是明顯的。如下雨天,不能進行戶外活動,只能在教室上課,其戶外游戲活動則需要進行較大的調整。因此,教師在教學中需要有多種預設,一旦出現(xiàn)天氣變化的情況,要有適合的預案,給學生提供訓練的契機。如“添加鼻子”游戲,教師先在黑板上畫出一些沒有鼻子的頭像,再將講桌搬開,讓各小組派出一個人站在距離黑板三米遠的位置,拿一支粉筆并蒙上眼睛;教師發(fā)令后,學生將鼻子畫上;最后,教師對各個小組的表現(xiàn)進行評價。又如“說籃球和乒乓球”游戲,教師先將學生按照座位排成一行,即為一個小組,然后講解游戲規(guī)則:“籃球和乒乓球的大小差距很大,如果輪到你說籃球時,手上要比畫成乒乓球,說錯或者比畫錯就要接受懲罰。第一排的同學先說,兩種球要交替進行,即第一個人說籃球,第二個人就要說乒乓球。老師先第一個操作,然后第一排的同學接上,其他人要接你前面的那個人來說?!痹趯W生對游戲規(guī)則沒有疑惑后,游戲正式開始了。教師第一個說籃球,手上做出比畫乒乓球的動作,第一排學生接著說……因為有時間限制,需要及時做出反應,所以很容易出現(xiàn)錯誤。這個游戲可以鍛煉學生的反應能力,且游戲帶有趣味性,學生都比較喜歡,課堂氣氛活躍。
在教室上體育課,由于學生對體育理論知識不感興趣,所以教師需要為學生準備一些室內游戲活動,并對活動形式進行創(chuàng)新設計,提升教學的趣味性和互動性,確保游戲順利開展。室內游戲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智力和反應能力,且學生對室內游戲有較高的期待,所以教師設計游戲時需要有所側重,從學生普遍訴求的角度展開設計,能夠形成豐富的激發(fā)動力。這樣學生參與游戲時會全身心投入,獲得好的教學效果。
體育教學離不開體育游戲的支持,教師在游戲創(chuàng)編時要有觀照意識,不僅根據(jù)教材內容展開選擇,依照學生的實際需要做出創(chuàng)新設計,根據(jù)場地器材進行對應創(chuàng)編,還要考慮季節(jié)氣候的變化特點展開考量,這樣才能使學生形成科學的運動體系,為體育課堂教學形成重要支持。因此,體育教學中,教師要以游戲創(chuàng)編為契機,激發(fā)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興趣,實現(xiàn)增強學生體質的目的。
(特約編輯 木 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