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PBL教學模式特別強調(diào)“問題”在教學活動中的價值,運用該教學模式時要考慮到學生個體的獨立性和問題的復雜性,抓住問題的應用價值.合理組建學習小組,以此化解基于某問題學生之間產(chǎn)生的分歧使教學任務順利完成.再通過互動討論,在交流中歸納物理知識.并重視總結反思,從而實現(xiàn)物理教學的價值.
關鍵詞:PBL教學法;呈現(xiàn)問題;小組學習;討論互動;總結反思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333(2021)26-0068-02
收稿日期:2021-06-15
作者簡介:姚燕(1977.11-),女,江蘇省南通人,大學,中學一級教師,從事初中物理教學研究.[FQ)]
PBL教學模式最早被應用于西方醫(yī)學課程的相關教學活動當中,其英文全稱為“Problem——beased——Learning”,可翻譯為“基于問題的學習方法”.與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不同,PBL教學法格外強調(diào)問題對于相關教學活動的影響,其認為“所有的教學知識都是為教學問題服務的,問題才是引出教學核心的第一元素.”如何正視“問題”在教學活動中所發(fā)揮的價值,利用PBL教學法重新構建教學結構,這正是現(xiàn)代教學活動中所必須思考的問題.
一、展示問題,明確學習方向
PBL教學法是圍繞教學問題所發(fā)展而來的教學模式,在應用相關教學理論落實教學工作的過程中,教師應嘗試重新調(diào)整教學結構,正視“問題”在教學活動中所發(fā)揮的作用,依靠問題的引導幫助學生重新掌握教材中所展示出來的有關知識.但從當前的教學活動來看,PBL教學法并沒有得到對應的重視,教師在嘗試利用PBL教學法發(fā)起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雖然在強調(diào)“問題”對于教學工作的引導價值,但其忽視了學生個體的獨立性與教學知識的復雜性,在“各自為政”的學習模式下,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提出問題,所給出的學習結論、所選定的學習方向也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在這種情況下,PBL教學法并不能展現(xiàn)自身所具有的教育價值.在圍繞PBL教學法落實教學工作的過程中,教師必須首先要求學生展出問題,在歸納問題的同時對問題的應用價值進行分析,以此來保障教學工作的穩(wěn)定推進.
以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教材《人耳聽不見的聲音》的相關教學為例.在發(fā)起教學活動之前,教師可要求學生結合章節(jié)題目獨立提出相應的思考問題,對教學內(nèi)容發(fā)起探究.在學生進行思考的過程中,“是否存在人耳聽不見的聲音”“人耳聽不見哪些聲音”“人耳為何聽不見這些聲音”等問題會逐漸浮現(xiàn),一些“天馬行空”的問題也會出現(xiàn)在課堂當中,如“如何讓人類聽到這些聽不見的聲音”等.在學生進行提問之后,教師可要求學生將所產(chǎn)生的問題分享出來,并選定貼合教學內(nèi)容、具有探究價值的問題開展教學工作,如“人耳聽不到哪些聲音”“人耳為何聽不見這些聲音”等,幫助學生明確掌握學習方向.PBL教學法將問題定義為教學活動的主角,在“主角”出現(xiàn)之前,教學活動的開展并不能得到保障.針對這一問題,教師應嘗試圍繞問題重新規(guī)劃教學活動,以此來配合PBL教學法.
二、組織小組,提升學習效率
在初中階段的物理教學活動中,物理課程所涉及到的知識、現(xiàn)象是比較復雜的,如果要求學生獨立圍繞問題發(fā)起學習活動,則教學工作的實效性并不能得到保障.當某個學生圍繞自身的學習經(jīng)驗提出相應的思考問題時,其他學生可能會提出相悖的意見,從而干擾教學活動的正常發(fā)展.學生是具有獨立意識的個體,當不同的理論知識出現(xiàn)在學生面前,如何確保學生提出可用的問題便成了困擾教師的第一難題.在開展教學工作的過程中,教師可要求學生結成對應的學習小組,在小組中應用PBL教學法,以此來消除學生與學生之間的矛盾,保障教學活動的順利落實.
以蘇科版八年級下冊教材《二力平衡》的相關學習為例,教師可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合作交流之后提出相應的思考問題,圍繞有關問題積極落實物理學習活動.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學生結合教材內(nèi)容提出不同的問題,部分學生提問:什么叫做二力平衡?二力平衡具有哪些特點?部分學生則提出新的問題:既然存在二力平衡,那么是否存在三力平衡、多力平衡?在學生給出問題之后,教師可要求學生將小組內(nèi)所提出的問題記錄下來,并在班級內(nèi)進行分享.也可獨立嘗試解答有關問題,將小組或個體所給出的學習結論展示出來,重新掌握物理知識.在學生給出問題之后,教師可針對學生發(fā)起評價工作:一方面,對學生所提出的問題進行評價,圍繞問題是否可用、有價值等參考條件發(fā)起評價活動,幫助學生整理提出問題的基本經(jīng)驗,促使其養(yǎng)成圍繞教材知識提問、圍繞客觀生活提問的良好意識.另一方面,對學生解答問題的過程、方法與思想進行評價,圍繞學生的物理學習能力與綜合意識建立全新的評價制度,從而保障評價活動的順利落實.
三、討論互動,交流學習經(jīng)驗
PBL教學法并非將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問題上,其也在不斷強調(diào)學生能力對于教學活動的綜合影響.在學生提出問題之后,能否解決問題、能否在問題中獲得學習經(jīng)驗便成了評價教學活動的重要因素.為展現(xiàn)問題的應用價值與教育價值,教師應帶領學生針對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所提出的相關問題發(fā)起討論活動,在交流學習經(jīng)驗的過程中重新歸納物理知識,進而提升學生的物理學習水平.
以蘇科版九年級上冊教材《電流和電流表的使用》的相關學習為例,在發(fā)起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學生已經(jīng)利用PBL教學法提出了一些思考問題,如電流的定義是什么、電流表應該如何使用等.在對有關問題進行整理之后,教師可引導學生圍繞相關問題發(fā)起討論活動,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重新掌握物理知識.“電流的定義是什么”這一問題要求學生重新掌握物理概念,在引導學生進行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可幫助學生在教材中、生活中尋找相關物理定義,避免將物理概念直接傳遞給學生,引導學生主動思考、主動探究.“電流表如何使用”這一問題則考驗著學生的實操技能,教師可對相關問題進行細化:電流表具有怎樣的功能與結構?使用電流表時應該注意哪些事項?通過對細節(jié)的提問幫助學生重新梳理相關知識.依靠科學化的討論交流機制,學生得以在提出問題的過程中重新整理當前的重點,進而主動回答相關問題.
四、總結反思,升華教學價值
PBL教學法將提問、回答等板塊納入到教學活動當中,其構建了一體化的教學模式,能夠幫助學生在提出問題的過程中重新梳理物理知識.但其忽視了教學問題的深層應用價值,在發(fā)起教學活動之后,其并不會對學生已經(jīng)積累的學習經(jīng)驗、已經(jīng)掌握的學習方法投入相應的重視,物理學習活動存在較為明顯的短板問題.教師應嘗試結合PBL教學法與現(xiàn)代物理教育的相關要求重新規(guī)劃教學活動,不僅要引導學生提問、回答,更要積極幫助學生重新掌握物理學習經(jīng)驗,以此來提升學習效率.
以蘇科版九年級下冊教材《電功率》的相關教學為例,在教學活動中,學生已經(jīng)針對物理概念、教學知識提出了相應的思考問題,并在教師的幫助下對問題進行了解答,部分教師認為,教學活動到此已經(jīng)全部結束.為展現(xiàn)教學工作的延伸性特點,在后續(xù)板塊的教學活動中發(fā)揮教學工作的影響價值,教師應引導學生積極開展反思活動:對自己所提出的問題進行反思,結合問題內(nèi)容思考問題是否符合實際、是否具有應用價值;對解答問題的方式進行反思,是否已經(jīng)掌握了電功率的定義,是否了解了電功率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含義;對互動過程進行反思,思考物理學習過程中是否存在負面問題.依靠不斷地反思總結,重新梳理知識,積累經(jīng)驗.
總之,PBL教學法將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帶入到物理課堂當中,其允許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提出問題,強調(diào)學生主觀意識在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表達.針對這一特點,教師可圍繞問題、交流、積累等板塊重新發(fā)起教學工作,幫助學生積累、應用,以此來逐步提升教學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梁國瑛,皮飛鵬.初中物理科學探究中應用PBL教學法的探討[J].基礎教育研究,2019(17):73-76.
[2]汪興山.PBL教學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成才之路,2015(29):28.
[3]張洋.PBL教學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考試與評價,2020(6):156.
[責任編輯:李 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