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慧
【摘要】目的:探討與觀察撳針埋針在腦卒中后吞咽障礙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在本院診治的腦卒中后吞咽障礙患者84例,依據隨機原則分為兩組,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2例。本研究中將常規(guī)吞咽訓練指導、健康宣教、康復護理等在對照組中進行實施,同時,以對照組為基礎,給予觀察組患者撳針埋針護理,兩組都護理觀察2個療程。結果:護理后觀察組的吞咽功能總有效率為97.6%,高于對照組的85.7%(P<0.05)。護理后觀察組與對照組的血清白蛋白與前白蛋白水平相較于護理前明顯更高(P<0.05),觀察組相較于對照組也明顯更高(P<0.05)。護理后兩組的Barthel評分相較于護理前明顯更高(P<0.05),觀察組相較于對照組也明顯更高(P<0.05)。護理期間觀察組的呼吸道感染與消化道感染等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分別為0.0%和2.4%,低于對照組的9.5%和14.3%(P<0.05)。結論:撳針埋針在腦卒中后吞咽障礙的應用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與營養(yǎng)狀況,降低呼吸道感染與消化道感染的發(fā)生,從而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
【關鍵詞】撳針埋針;腦卒中;吞咽障礙;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營養(yǎng)狀況;吞咽功能;呼吸道感染
【中圖分類號】R24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249(2021)12-0083-02
腦卒中為臨床上比較常見的神經系統疾病,發(fā)病年齡逐漸年輕化。腦卒中包括缺血性腦卒中與出血性腦卒中,是臨床上的常見病和多發(fā)病,具有發(fā)病率高、死亡率高、復發(fā)率高等特點[1]。隨著醫(yī)學技術的提高,腦卒中患者的死亡率顯著下降,但是存活者多伴隨有功能障礙[2]。特別是腦卒中后神經系統的病變,可引起患者的吞咽功能相關的肌肉無力或運動不協調,使患者出現吞咽障礙[3]。當前臨床上對于腦卒中后吞咽障礙的治療還無特效藥物治療,康復訓練很難持續(xù)改善患者的預后,也不能有效地緩解病情。撳針埋針是一種采用特殊針具的針刺方法,可進行長時間的留針。撳針埋針能改變穴位周圍的微觀組織結構,誘導機體產生一系列的變態(tài)反應,并加快血液循環(huán),提高新陳代謝[4]。本文探討與觀察了撳針埋針在腦卒中后吞咽障礙的應用效果,以促進推廣應用撳針埋針技術?,F總結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擇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在本院診治的腦卒中后吞咽障礙患者84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2例。對照組中男23例,女19例,年齡21~73(55.94±5.04)歲,體重指數(23.29±1.51)kg/m2;病程(1.34±0.28)個月;臨床分級分為I級5例,II級13例,III級13例,IV級11例。觀察組中男21例,女21例,年齡22~74(56.10±4.67)歲,體重指數(23.61±1.37)kg/m2;病程(1.25±0.21)個月;臨床分級分為I級7例,II級15例,III級11例,IV級9例。兩組上述資料經比較,數據之間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 比性。
納入標準:符合腦卒中的診斷標準,處于病情穩(wěn)定期;所有患者或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年齡20~75歲;意識清楚,可開口說話;存在不同程度吞咽障礙(洼田氏飲水試驗);臨床資料完整;無嚴重言語及認知障礙,能理解及配合完成 治療。
排除標準:妊娠與哺乳期婦女;入院前存在消化道感染者;入院前存在呼吸道感染者;患有其他影響吞咽功能的疾病,比如頸部腫瘤、食管腫瘤等;不能配合治療者。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吞咽訓練指導、健康宣教、康復護理,包括口腔感覺刺激訓練、口腔運動訓練、吞咽電刺激等。
觀察組以對照組為基礎,給予撳針埋針護理,具體措施如下。(1)取穴為舌三針,咽四穴,雙頰車,雙合谷、阿是穴。(2)皮膚消毒后,將撳針(規(guī)格0.25 mm×2 mm)垂直埋入舌三針,咽四穴,雙頰車,雙合谷,即刻讓患者做吞咽動作。(3)確定患者的阿是穴,然后在阿是穴埋針,囑患者配合做空吞咽動作,3~5次/d,每次2~5 min。(4)留針候氣24 h,1次/d,10次為1個療程,護理觀察2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
(1)吞咽功能療效評估。顯效為患者無發(fā)生嗆咳,能正常吞咽普食;有效為患者偶爾發(fā)生嗆咳,能進食流食或者半流食;無效為沒有達到以上標準甚或加重??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100%。(2)所有患者在護理前后抽取與分離血清,采用生化分析法測定血清前白蛋白(Prealbumin,PA)、白蛋白(Albumin,ALB)含量。(3)在護理前后采用Barthel指數進行日常生活能力的評定。(4)記錄與觀察兩組患者在護理期間出現的呼吸道感染與消化道感染等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統計軟件為SPSS 19.00軟件,以率(%)、(x±s)來描述計數資料與計量資料,上述數據的對比方法分別為Fisher χ2檢驗與t檢驗,當P<0.05時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吞咽功能總有效率對比
護理后觀察組的吞咽功能總有效率為97.6%,高于對照組的85.7%(P<0.05)。見表1。
2.2 營養(yǎng)狀態(tài)變化對比
護理后觀察組與對照組的血清白蛋白與前白蛋白水平相較于護理前明顯更高(P<0.05),觀察組相較于對照組也明顯更高(P<0.05)。見表2。
2.3 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變化對比
護理后兩組的Barthel評分相較于護理前明顯更高(P<0.05),觀察組相較于對照組也明顯更高(P<0.05)。見表3。
2.4 并發(fā)癥情況對比
護理期間觀察組無呼吸道感染的情況發(fā)生,消化道感染發(fā)生率為2.4%,低于對照組的9.5%和14.3%(P<0.05)。見表4。
3 討論
腦卒中的病因復雜多樣,病理表現腦部血液循環(huán)障礙或者血液丟失,病機涉及不同的機制和途徑,可引起樞神經系統功能受損癥狀[5]。吞咽障礙屬于腦卒中后最為常見的并發(fā)癥,與腦干損傷有關,其他病因也包括電解質紊亂、胃腸功能紊亂、延髓內背側或者外側損傷等。中醫(yī)認為吞咽障礙為腦髓受損,氣血逆亂,胃氣上逆,元神受累,臟腑氣機失調,動膈 而成[6]。
目前臨床對于腦卒中后吞咽障礙的干預護理方法包括吞咽訓練指導、健康宣教、康復護理等,可加速機體的新陳代謝,重組和恢復機體的腦細胞,糾正腦組織缺血缺氧的狀態(tài),繼而改善吞咽功能,但是上述方法的療效持續(xù)性不強,停止干預后患者容易復發(fā)。撳針埋線都由傳統針刺改良而來,其能誘發(fā)肌群的正常運動模式,通過刺激運動神經元,使中樞神經系統產生反饋作用,從而促進重建神經功能[7]。本研究顯示護理后觀察組的吞咽功能總有效率為97.6%,高于對照組的85.7%(P<0.05);護理后觀察組與對照組的血清白蛋白與前白蛋白水平相較于護理前明顯更高(P<0.05),觀察組相較于對照組也明顯更高(P<0.05),表明撳針埋針在腦卒中后吞咽障礙的應用能促進改善患者的營養(yǎng)狀況,提高吞咽功能總有效率。
祖國醫(yī)學認為腦卒中后吞咽障礙的病機為氣血虧虛,病性屬本虛標實,以痰濕瘀血阻塞經絡為標。吞咽訓練指導、健康宣教、康復護理主要是通過主動運動和被動運動,從而抑制異常的運動模式,但是康復效果有待提高[8]。撳針埋針是一種融合傳統針刺和現代醫(yī)療技術的特色療法,能改善機體的免疫功能,也能改變穴位周圍的微觀組織結構,提高新陳代謝,增強行氣活血、通經活絡的作用[9]。本研究顯示護理后兩組的Barthel評分都顯著高于護理前(P<0.05),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并且撳針埋針可與患者的咀嚼、吞咽等活動相結合,加強了肌肉運動的協調性,從而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護理期間觀察組無呼吸道感染情況發(fā)生消化道感染發(fā)生率為2.4%,低于對照組的9.5%和14.3%(P<0.05)。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沒有進行隨訪分析,且沒有進行機制分析,將在后續(xù)研究中進行探討。
總之,撳針埋針在腦卒中后吞咽障礙的應用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與營養(yǎng)狀況,降低呼吸道感染與消化道感染的發(fā)生,從而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
參考文獻
[1] 江方輝,應忠明,施玲玲.撳針埋針聯合吞咽康復訓練治療腦卒中后吞咽障礙的效果觀察[J].中華全科醫(yī)學,2021,19(3):483-485.
[2] 劉靜莉,肖強,李潤香,等.撳針埋針聯合氣管推移訓練治療頸椎前路手術后早期吞咽困難20例[J].江西中醫(yī)藥,2017,48(11):54-56.
[3] 陳波,陳汝艷,胥方元.“點-線-面”綜合方案干預老年腦卒中后肩關節(jié)半脫位[J].中國老年學雜志,2021,41(5):1024-1028.
[4] 王立超,林毅,張培鑫.溫通三焦穴位埋線聯合康復訓練治療腦卒中后肩手綜合征Ⅰ期的效果[J].上海醫(yī)藥,2020,41(8):59-62.
[5] 陳蒙利,李佳,張瑾,等.耳穴埋豆聯合五行音樂療法在腦卒中睡眠障礙患者中的應用[J].山西醫(yī)藥雜志,2020,49(21):3016-3018.
[6] 馮春梅,黃榮榮,楊成,等.醒腦開竅針刺法聯合穴位埋線對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礙及肢體功能恢復情況的影響[J].中國中醫(yī)急癥,2020,29(10):1855-1857.
[7] 唐江岳,向桃,杜轅濱,等.基于“腦-腸-菌軸”的“針-膏-摩”療法治療腦卒中后便秘的臨床研究[J].中醫(yī)藥學報,2019,47(2):108-111.
[8] 孫丹,徐緯,陳娜,等.皮內針埋針對腦卒中后吞咽障礙患者的吞咽功能和表面肌電圖的影響[J].針刺研究,2018,43(2):118-122.
[9] 范春來,唐李梅,張紅興,等.皮內針埋針聯合補腎通絡湯治療腦卒中后吞咽障礙療效觀察[J].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21,30(5):531-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