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培興
(阜陽市林業(yè)科學技術推廣站,安徽 阜陽236029)
薄殼山核桃(Carya illinoinensis
)系胡桃科山核桃屬植物,又名長山核桃、美國山核桃,原產美國和墨西哥北部。薄殼山核桃自然分布于南北緯26°~42°,無霜期180~280 d;年均溫13~20℃;年降水量500~1 600 mm;土層深厚、質地疏松、富含大量腐殖質、濕潤且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或壤土。近幾年,安徽、江蘇等地薄殼山核桃種植產業(yè)規(guī)模發(fā)展迅速,栽植面積逐年大幅增加,目前我國栽培面積達80 000 hm,其中安徽栽培面積約43 333.33 hm。薄殼山核桃種植產業(yè)深受各級政府、林農、企業(yè)的關注,隨著市場需求量增大,苗木需求面臨巨大缺口。容器育苗是薄殼山核桃常見的育苗方式,目前國內外學者對薄殼山核桃育苗容器規(guī)格的大小和種類均有一定的研究,但多選擇使用小規(guī)格容器,大規(guī)格容器研究相對較少。無紡布容器袋因其使用周期長、可降解、具有透氣透水、空氣斷根等優(yōu)勢,愈來愈受到歡迎,展現出巨大應用前景。金繼良研究得出白色無紡布容器最有利于薄殼山核桃地徑和苗高的生長。也有研究發(fā)現炭容器較好,但是其價格昂貴,不符合實際生產需求。所以本試驗采用大規(guī)格白色無紡布容器為試驗材料,分析比較不同容器規(guī)格對薄殼山核桃苗木生長和光合生理指標的響應,篩選出最適宜的育苗容器規(guī)格,以期為培育優(yōu)質薄殼山核桃容器苗提供技術支撐和參考。
試驗地位于安徽省阜陽市潁東區(qū)正午鎮(zhèn)吳寨村(115°00′E,32°54′N),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區(qū),土壤深厚肥沃,雨量充沛。
試驗材料為美國進口的薄殼山核桃種子,于2018年3月層積催芽后采用輕基質培養(yǎng),待芽苗長出2~3片真葉后將其移植到試驗用容器中,每盆移栽1株幼苗作為研究對象。試驗共設置9個容器規(guī)格,分別為Φ20 cm×H30 cm(A)、Φ20 cm×H35 cm(A)、Φ20 cm×H40 cm(A)、Φ25 cm×H30 cm(A)、Φ25 cm×H35 cm(A)、Φ25 cm×H40 cm(A)、Φ30 cm×H30 cm(A)、Φ30 cm×H35 cm(A)和Φ30 cm×H40 cm(A)9種無紡布營養(yǎng)缽,每個處理30株,3次重復,共810株?;|原料為試驗地大田土、有機肥、豆秸和鋸末,基質配比為大田土∶有機肥∶豆秸∶鋸末=3∶3∶2∶2。
本試驗采用單因素隨機試驗設計。2018年4月、5月、6月、7月、8月、9月和10月,每個處理隨機選取15株幼苗進行定株測量苗高和地徑。2018年8月中下旬選擇連續(xù)3日晴朗的天氣,使用Li-6400型號光合測定儀于8:30~10:30對凈光合速率、胞間CO濃度、氣孔導度和蒸騰速率進行測定。每個處理選取3株標準株,對同一高度的第3片成熟功能葉重復測定3次。2018年10月每個處理選取5株標準株,用自來水沖洗干凈,將地上部分與地下部分分開,置于60℃的烘箱烘干至恒重,最后稱量干重。
圖表繪制分別使用Origin 8.1和Excel軟件,數據為均值±標準差;統(tǒng)計分析使用SPSS19.0軟件,多重比較采用最小顯著差異法。
對9種不同無紡布容器規(guī)格下薄殼山核桃容器苗的苗高、地徑和生物量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結果見表1。由表1可知,容器規(guī)格對容器苗苗高、地徑、地上部分干重、地下部分干重和總生物量均有極顯著差異(p<0.01)。
表1 不同容器規(guī)格對薄殼山核桃容器苗高、地徑和生物量的單因素方差分析
從圖1、圖2中可知A處理苗高、地徑最大,分別為28.55 cm、7.31 mm。從圖3中可知A處理容器苗地上干重、地下干重、總生物量最大,分別為8.24 g、23.82 g和32.06 g。綜合9種容器規(guī)格的薄殼山核桃容器苗苗高、地徑、地上部分干重、地下部分干重、總生物量的變化規(guī)律,A顯著高于其他處理,是較為理想的容器選擇。
圖1 不同容器規(guī)格對薄殼山核桃容器苗苗高的影響
圖2 不同容器規(guī)格對薄殼山核桃容器苗地徑的影響
圖3 不同容器規(guī)格對薄殼山核桃容器苗生物量的影響
對9種不同容器規(guī)格下薄殼山核桃容器苗的氣孔導度、胞間CO濃度、蒸騰速率和凈光合速率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結果如表2所示。
表2 不同容器規(guī)格對薄殼山核桃容器苗光合特性的單因素方差分析
由表2可知,容器規(guī)格對容器苗氣孔導度、胞間CO濃度、蒸騰速率有顯著影響(p
<0.05),對凈光合速率影響不顯著(p
>0.05)。由圖4可知,不同規(guī)格無紡布容器苗氣孔導度從大到小的順序依次為A、A、A、A、A、A、A、A、A,氣孔導度的變異范圍是180.00~712.67 mmol/(m·s),各處理的平均值為366.22 mmol/(m·s)。A處理幼苗的氣孔導度顯著高于其他處理,為712.67 mmol/(m·s),是平均值的1.95倍;最低的處理為A。不同規(guī)格無紡布容器苗胞間CO濃度從大到小順序依次為A、A、A、A、A、A、A、A、A,胞 間CO濃 度 在63.50~257.75μmol/mol,平均值為143.23μmol/mol。胞間CO濃度最高的處理為A,顯著高于其他8個處理,達257.75μmol/mol,是平均值的1.8倍;最低的為A處理。不同規(guī)格無紡布容器苗蒸騰速率從大到小的順序依次為A、A、A、A、A、A、A、A、A,蒸騰速率的變化范圍在4.52~8.05 mmol/(m·s),平均值為5.91 mmol/(m·s)。容器苗蒸騰速率最大的處理為A,最低的處理為A。A處理的氣孔導度、胞間CO濃度、蒸騰速率均處于較低水平。
圖4 不同基質配方對薄殼山核桃容器苗光合特性的影響
容器是苗木生長的承載物質,其規(guī)格越大,對苗木根系的約束作用越小,同時為根系生長提供更多的營養(yǎng)物質,有利于苗木的生長。本試驗結果表明,9種不同體積大小的無紡布容器,A規(guī)格薄殼山核桃容器苗的苗高、地徑、地下部分生物量、地上部分生物量、總生物量均最高,說明高徑比大的長筒型無紡布容器更適于薄殼山核桃苗的生長。這與安寧寧等對甜茶幼苗研究結果相一致,容器越大越有利于苗木的生長。試驗中A處理凈光合速率、蒸騰速率、胞間CO濃度和氣孔導度均較低,但其葉量相對較多,總葉面積大,所以與A的生長量最大相一致??紤]以上因素,在保證容器苗的生長和質量的前提下,應該優(yōu)先選用A規(guī)格的容器,在實際生產中可以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