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低年級學生在思維意識、行為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親子閱讀為我國早期閱讀中十分重要的閱讀形式,對學生在閱讀能力方面有著非常大的影響。開展“親子閱讀”能夠對學生進行閱讀思維及行為的引導,培養(yǎng)學生濃厚的閱讀興趣,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家長和學生的“親子閱讀”互動過程中,提升學生的閱讀體驗,增強閱讀興趣,帶動學生在閱讀能力方面的良性發(fā)展。
【關鍵詞】親子閱讀;低年級;閱讀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3?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1672-0490(2021)24-017-03
【本文著錄格式】莊曉瑜.淺談小學低年級“親子閱讀”與閱讀能力的發(fā)展——小學語文教學探索與研究[J].課外語文,2021,20(24):17-19.
處于低年級階段的學生是比較特殊的,因為這是學生第一次走出家庭教育,進入到正規(guī)學校接受教育的階段,但要想學生能夠更好地提升在閱讀方面學習的興趣與能力,親子閱讀還是必不可少的。此階段學生還沒有養(yǎng)成一定閱讀習慣,且受年齡等因素的影響,注意力難以集中,在閱讀方面的思維意識十分薄弱。若讓學生們自主進行閱讀活動,相信學生們一定無可避免地走入閱讀局限。進行“親子閱讀”,不僅會讓學生在和父母的閱讀與交流中喜歡上閱讀,還會提升學生在閱讀方面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獨立閱讀的習慣,發(fā)展學生的閱讀能力。
一、“親子閱讀”的含義及好處
親子閱讀,又稱“親子共讀”,是一種美麗的休閑方式,良好的親子閱讀可以幫助學生推動智力發(fā)展。埃爾凱是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經過長時間研究,他明確表示:進行早期閱讀培養(yǎng)能夠帶動閱讀能力提升,簡單來說就是,一個人在閱讀方面的能力水平,和其處于孩童時期進行的閱讀培養(yǎng)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通常學生在進入小學階段之前的閱讀,大多都是和父母一起完成的,但學生在第一次走出家庭教育,進入到正規(guī)學校接受教育時,處于低年級階段的小學生,在心理方面不僅沒有充分做好正式學習的準備,且學習能力也是不足的,很容易在遇到困難時,出現(xiàn)焦躁、錯誤的行為。因此在此階段,親子互動是十分必要的,家長不僅能夠依據親子閱讀,與學生共同學習、共同閱讀,還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奠定知識,打下閱讀基礎,強化親子感情。與此同時,若家長能夠通過圖畫、游戲以及故事等多樣化手段進行親子閱讀,還能夠有效引發(fā)學生在求知方面的欲望,提升學生在閱讀方面學習的興趣點,推動學生在閱讀方面的能力養(yǎng)成與提升。所以親子閱讀從源頭打開了學生的內心世界,給學生安上了心靈雙翼,提升了處于低年級階段學生的口語表達水平,幫助學生養(yǎng)成了主動閱讀的習慣。
二、現(xiàn)階段小學低年級親子閱讀的現(xiàn)狀與問題
對于低年級階段的學生而言,親子閱讀是非常必要的,學生剛剛邁進校園學習的大門,不僅對一切都十分陌生,對全新的教育模式也不能良好地適應,很需要父母的幫助。通過親子閱讀,首先可以讓學生在家長的陪伴下,快速接受校園教育模式,適應新的學習模式;其次可以激發(fā)學生在閱讀方面學習的興趣,強化閱讀能力,為日后高級閱讀學習奠定基礎。不過現(xiàn)階段還有很多家長,沒有意識到在此階段和學生一起進行親子閱讀的必要性,沒有和學生一起完成親子閱讀,沒有幫助學生感受到閱讀技巧,學習到閱讀方法,因此實際閱讀質量并不高。
與此同時,很多家長在進行親子閱讀時,也沒有重視營造閱讀環(huán)境,經常是想起來了帶孩子閱讀一會兒,按照自己的時間安排閱讀,閱讀環(huán)境也較為寬泛,甚至比較嘈雜。常處于此閱讀環(huán)境中,不僅不能達到良好的閱讀效果,還會讓孩子對閱讀產生一種隨意性,不能較好地幫助孩子養(yǎng)成一個正確的閱讀習慣。并且,很多家長在進行親子閱讀的時候,所選圖書與閱讀內容也沒有目標性,只是盲目地拿起一本就開始閱讀。還有部分家長根本不依據學校教師提供的推薦目錄購買書籍,且在實際選擇的時候也沒有詢問孩子的喜好,使得孩子在實際閱讀中,對相關閱讀內容并不感興趣,逐漸地會形成逆反心理,甚至討厭閱讀。最后,家長在實際和孩子一起進行閱讀的時候,也沒有較好的閱讀技巧和指導技巧,也沒有和孩子進行有效的互動。
三、小學低年級學生親子閱讀的特點
小學低年級學生由于年齡比較小,在實際的閱讀活動中首先應該考慮的就是趣味性。教師要指導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真正感興趣的書籍進行閱讀,尤其是圖文并茂的和邏輯性比較強的書籍。雖然在實際的親子閱讀中趣味性大于知識性,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學生的親子閱讀沒有任何意義,許多益智類和道德類的書籍都是利用圖畫這樣的形式來呈現(xiàn)的,讓學生進行這樣的閱讀本身就是一種鍛煉。其次,低年級學生的閱讀行為是有著非常大的主動性的,但是由于是親子閱讀的模式,學生的自由空間也是非常大的,使得學生在實際的親子閱讀中非常容易受到一些不良信息的侵蝕,教師在這一點上應該有充分的認知。
四、“親子閱讀”的有效性策略
(一)營造良好的“親子閱讀”環(huán)境,促進閱讀激情
小學低年級的學生穩(wěn)定性較差,無意注意占主導地位,抗干擾的能力較弱,極易受到外界環(huán)境的影響。因此,非常有必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博爾赫斯是非常著名的作家,他曾明確表示:“我總是想象天堂將如同圖書館一般?!庇纱丝芍o學生創(chuàng)建“閱讀小窩”是非常必要的,不僅能讓學生感受到閱讀的愜意與童趣,還能夠吸引學生主動進行閱讀行為。
為此家長可以在家里面光線充足的位置,擺上個書桌,安置個書架,并在地板上安放一個學生喜歡的小地毯,促使學生在閱讀興致突然而至的時候,能夠拿起心愛的書籍,在舒服的地毯上、書桌前,自如地進行閱讀。此外,家長還可以和學生一起用書本擺放圖案,以此美化閱讀區(qū)域。相信若每個學生都能夠有一個這樣溫馨的閱讀小天地,學生一定都會愛上閱讀吧!除此之外,建議家長在與學生一起閱讀時,把學生摟在懷里或靠在身上,用舒緩的語調把畫面一頁一頁講給學生聽,用形象的語言告訴學生每本書都有名字,就像寶寶都有名字一樣,并讓學生經??吹劫澷p的表情和聽到積極的語言“你真好!你真棒!說得真好!”等。這樣的閱讀興趣和習慣也就在潛移默化中鞏固下來。
(二)選擇合適的閱讀材料,激發(fā)閱讀興趣
低年級小學生在書面表達方面的水平十分有限,只能依據已有經驗,進行圖像、語言、符號、文字以及色彩的辨別,了解讀物內容,連接故事情節(jié)。且處于這個階段的學生大多以形象思維為主,所以在實際進行親子閱讀時,要注重學生的體驗感,只有這樣,學生才會對閱讀更有興趣,在閱讀能力方面才能夠得到有效提升,這也是“親子閱讀”有效進行的必要條件。所以在進行“親子閱讀”的選材上:一方面內容要新奇有趣,貼近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理解能力,并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想象力——如繪本,繪本以大量的圖片和少量的文字來講故事,色彩鮮明、形象生動,能吸引學生閱讀;另一方面要做到以學生為本,把學生的閱讀興趣放在第一位。處于低年級階段的學生在認知方面的水平雖然不高,但也會產生主觀意向與興趣傾向,因而可以讓他們自主地選擇自己喜愛的書籍進行閱讀。
(三)讓“親子閱讀”在情感互動中潛移默化
親子閱讀是要“授之以漁”而非“授之以魚”,簡單來說就是要將閱讀習慣與閱讀興趣都引入到親子閱讀互動中來,促使學生能夠在互動中不自覺地將閱讀變成習慣與興趣點,將被動的“要我讀”轉變?yōu)橹鲃拥摹拔乙x”“我愛讀”,讓學生能夠享受其中的樂趣。在年齡小的時候,學生都對故事有所依賴,不僅是因為故事內容有趣生動,更重要的是想依偎在家長的懷里,享受親子感情,傳遞著情感交流,體驗著不同內容帶給親子的人生啟迪與感悟。因此,我們在日常的現(xiàn)實生活中,經常會想到這樣一個畫面:媽媽拿著書在床頭給孩子講著故事,孩子聽著故事,慢慢地在媽媽的懷中安然入睡,熟睡后孩子的臉上紅撲撲的,媽媽就這樣靜靜地看著那紅撲撲的臉蛋,給孩子輕輕掖好被子之后,親吻一下孩子的額頭。所以親子閱讀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在閱讀方面養(yǎng)成優(yōu)秀的行為習慣,還能夠使學生在閱讀方面形成正確閱讀態(tài)度與讀寫傾向。此外,若學生能夠自由、隨時進行書籍翻閱,或是能夠在家長的朗讀與講述中了解閱讀內容,或是可以常??吹狡渌说拈喿x行為,相信學生在閱讀方面的主動性一定會大大提升。若學生能夠看到其他人在閱讀時是十分安靜的,那么學生們就會明白閱讀是一個安靜的行為,并且會懂得愛護圖書。若家長還能夠經常帶學生逛書店、進行圖書館閱讀、訂閱圖書,那么慢慢地學生就會意識到閱讀的小主人就是自己,那么學生一定會對閱讀愛不釋手。
(四)幫助家長正確認識親子閱讀的目的
親子閱讀不但能夠幫助學生開闊視野,掌握文章中的語言內涵、真實情感,最重要的是能夠帶動學生在求知方面的欲望,激發(fā)學生對未知事物的想象力,幫助學生養(yǎng)成優(yōu)秀的閱讀習慣。教師一定要充分意識到親子閱讀的重要性,在發(fā)現(xiàn)家長在閱讀目的上出現(xiàn)偏差的時候,要及時指導糾正,促使家長能夠懂得進行親子閱讀的根本目的,幫助學生提高在閱讀方面學習的興趣點,挖掘學生在此方面的潛力與智力,使得學生能夠對閱讀內容展開思考與想象,為日后高等語文學習奠定基礎。
例如,教師可以讓家長為學生在學期開始的時候,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的閱讀計劃,以一個星期一本到兩本的讀物為基本數(shù)量,隨著學生學習時間的加大而增加閱讀的數(shù)量和閱讀的難度,也可以為學生布置一些閱讀心得的寫作任務,讓學生在家長的陪同下帶著學習任務去進行閱讀,以有效提升實際親子閱讀的效率。這里需要注意的是,這樣的閱讀計劃的制定是需要遵循學生成長的客觀規(guī)律的,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要符合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和理解能力,給學生一個適應的過程。
(五)幫助家長采用更加豐富的親子閱讀方式
在實際的親子閱讀中,許多家長都是按照實際的閱讀內容念給學生,但是低年級學生由于自身年齡的關系,比較活潑好動,僅僅依靠念是無法有效地集中學生在閱讀方面的注意力的。所以基于目前的學習現(xiàn)狀,教師要引導家長,懂得通過更多樣化的親子閱讀手段,提高實際親子閱讀過程中的趣味性,以多個角度帶動學生在閱讀方面的興趣點。例如:教師可以給家長推薦游戲閱讀方式,具體做法就是要一邊和學生一起做游戲并一邊進行親子閱讀,讓學生在更加輕松的閱讀氛圍中進行相關內容的閱讀和學習;也可以采用角色閱讀的方法,家長和學生各自扮演閱讀內容中的角色,并與學生利用書中的內容進行對話式的表演,以此種方式讓學生對相關閱讀材料中的內容能夠產生深入性的了解,提升學生在此方面的想象力。此外,還可以通過問答手段,在親子閱讀實際進行過程中,依據閱讀內容給學生出一些相關問題,以此引發(fā)學生在閱讀方面的求知欲望,強化思考與想象能力,并培養(yǎng)學生動腦思考和想象力。這樣多樣化的親子閱讀模式,教師可以一一地為家長介紹,并引導家長根據學生的實際興趣愛好來選擇實際的閱讀內容,力求達到一個理想的親子閱讀效果。
(六)開展豐富多彩的拓展延伸活動
開展豐富多彩的拓展延伸活動,讓學生多一些閱讀過程的親身體驗,多一些自由與有創(chuàng)意的想象。結合親子閱讀的實際內容,家長可以與學生進行各種拓展延伸活動,續(xù)編故事、繪畫故事、角色表演等等。如讀完繪本《母雞蘿絲去散步》,家長就可以讓學生拿出畫本來把母雞蘿絲散步的路線畫出來,制作出一幅簡單的地圖,用簡單的符號標出各個散步的地點。如讀完繪本《餓狼忙碌的一天》后,家長可以讓學生戴上大灰狼和小羊的頭飾進行角色表演,學生興趣盎然,把各個角色表演得有聲有色。
眾所周知,家長為孩子的第一個教師,家庭為學生的第一個學校。因此家長的行為會對學生的整體發(fā)展有著較大的影響。一個書香彌漫的童年能帶給學生一個充實快樂、富有意義的人生,父母有責任讓學生擁有一個書香彌漫的童年。閱讀影響兒童的一生,它雖不能改變人生的長度,卻能改變人生的寬度,希望所有家長都能夠緊緊把握孩子在語言發(fā)展方面的敏感期,與孩子一起找到并感受閱讀帶來的寶貴體驗,促使孩子可以在書香中得到成長,在感悟中懂得真、善、美;在閱讀中找到新方法,在閱讀小天地中品味童年。讓閱讀造就學生的精神,讓閱讀成就學生的人生,讓閱讀成為學生的一種快樂,一種享受。與此同時也把學生引進知識的殿堂,為學生打開智慧之門,更為學生的終生學習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鐘素珍.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中親子閱讀的價值探討[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8(23).
[2]韓雨.閱讀能力初養(yǎng)成——談小學低年級階段親子閱讀地開展[J].學周刊,2018(25).
[3]徐雪珍,施為萍,馬福生.讓學生在閱讀的海洋中遨游——親子閱讀指導的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05(3).
[4]錢海娟.閱讀讓學生成為天使——論嬰幼兒親子閱讀的現(xiàn)狀及其指導對策[J].文教資料,2012(19).
作者簡介:莊曉瑜,女,1973年生,福建泉州人,本科,一級語文教師,研究方向為小學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