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俠
摘要:不管是語文還是數學,閱讀能力都是一項很重要的能力,掌握了閱讀能力的思考,才能更深的打開知識的大門。對于初中生來說,更是至關重要,有了閱讀能力,他會有強烈的主動閱讀欲望,自己分析題目的大題意思,使他更有信心與能力,老師應該認識到這一重要性,并把閱讀能力提升到日常中來,讓每個初中生都能擁有閱讀思考的能力。
關鍵詞:初中生;閱讀能力;思考
前言:
一個學生的閱讀能力不行,往往會導致他在做題的時候出現錯誤的判斷,猶如知己知彼百戰(zhàn)百勝,題目的意思讀不明白,是非常嚴重的對于初中生來講,他們錯誤的估計了出題人的意思,扭曲了這道題的本身意義,那肯定會出錯,時間久了,對一個學生的信心也會受到打擊。閱讀現在已經進入到人們的生活中了,人們學習的基礎就是要有閱讀的能力,一個好的閱讀能力能讓他們更好的認識這個世界。教師應該清楚的認識到這一點,正確的引導學生日常閱讀,幫助他們分析閱讀,交給他們閱讀的方法,一步一步的審題,讓學生在一點一滴中建立起對閱讀能力的信心,從而養(yǎng)成好的習慣。
一、初中生的數學閱讀現狀
日常的課堂里,老師站在講臺上,是一個領導者的身份。一節(jié)課四十五分鐘,老師趕時間般的教程,依照課本內容和課后習題,一一講解給同學們,老師把幾乎全部的時間都用來講解答方法,卻從未停下來好好帶學生讀一篇數學題。也許你認為這無關緊要,可是其中的語言魅力和教學文化也在這匆匆忙忙的課程中被淹沒。時間長了,學生也就養(yǎng)成了這樣的習慣,匆匆看題,盡快找到解答方式,數學的語言魅力再次被覆蓋。可以說,這樣的教學方式,實在是只顧眼前,不看未來。培養(yǎng)一個初中生,一定要全面的來看,本來數學的閱讀就是薄弱的一項,老師再按照以往的就是古板的教學方式,一股腦的就知道解題,這樣學生的閱讀能力就再也得不到提高,他看不到數學的語言魅力,整個影響了初中生的全面發(fā)展。
二、提高初中生數學閱讀能力的策略
一般看文學類的書本時可能會看的比較快,匆匆看過去,卻也不會有大的影響,但是對于嚴謹的科目來說,可是行不通的。比如說,數學這一科目,如果不仔細推敲每一個句話的意思,就有可能忽視里面的一個重要條件,而數學的嚴謹性就是一個知識點也不能放過,只有養(yǎng)成好的數學閱讀能力,才能攻破這一漏洞。
1.吸收所學到的知識,并且用到日常生活中
現階段,我們看到的各個版本的課本都是由各大學科的專家和本學科很有成就的元老在研究討論了這一學科的特點以及現階段學生的特殊情況下統(tǒng)一而訂制的,所以一本書讀起來,里面的含義很飽滿。身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的目標不應只是站在講臺上將一些古板枯燥的教學講義講給學生聽,而是應該結合這一門科學的深遠意義,把更大的一種價值觀帶給學生,就比如 數學的閱讀理解,深入的推敲題干的意思,不斷地剖析中發(fā)現數學文字語言背后的魅力。就比如說學到了《勾股定理》這一課,學生們已經了解到,該課程的難定是定理的判斷,課本中只有一張圖來解釋這個定理,這就讓原本的數學意義淹沒了。教師可以延伸這一知識點的內容,帶領學生拓展課下的閱讀,并且分組交流,這樣久而久之,學生們就會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閱讀能力習慣。
2.用閱讀情景的方式,來激發(fā)學生熱愛數學的主動性
相比較來說,數學因乏味的機械式的數字和少數的文字表達,讓他看起來古板又無趣,這讓一些初中生對他沒了興趣。這個時候,如果一個一線的老師就會想出各種方法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提高他們的主動性。書上說:良好的環(huán)境,會讓人感到身心愉悅,也能提高他對事物的認知能力。因此,講臺上的老師應該想到換一種方法來改變這一常態(tài),觀察學生對數學的理解,為他們找到一個改變他們被動的方式,一旦學生有了興趣,他會主動的探索未知。這不是一天就能做到的事情,需要日積月累,一個良好的閱讀能力是他們學習這門學科的基礎所在,通過閱讀和思考,衍生出他們的興趣,不一樣的題目就要用不一樣的方法,找到關鍵所在,這樣學生的閱讀能力會得到很大的提升。
3.讀與寫的結合,提高閱讀能力
日常上課中,老師應提前找出不好理解的公式與定義,在句子后面加上提示,把他帶到課堂上與同學們展開討論,或者是自己翻閱一些資料來解釋課本中沒有講明白的觀點,如果實在找不到出處,就應標記下來。所以老師發(fā)現了這個問題,就應該積極的引導同學們課外查找知識點的補充,而這一舉動,正是推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他們自己動手的同時,也增強了對知識點的全面認知,這對提高數學的閱讀能力有著很重要的作用。數學上,一些很難的閱讀題,其實只要動手在草稿紙上畫出它的大綱,就能很好的理解他的意思,所以,老師應該引導學生邊讀邊寫,養(yǎng)成一個好習慣。
4.日常生活的結合,提高閱讀能力
老師應該將數學的閱讀和日常生活中結合在一起,讓學生對各種各樣的表達都有更深入的了解,就能理解到數學上的專業(yè)性的符號。老師應該給學生更多的時間,讓他們自己去觀察實踐,讓他們在各個方面都積累豐富的經驗和知識,因為很多的數學考題都和日常生活很接近,所以老師應該引領學生把注意力分到日常生活中來,了解常識,積累經驗,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用發(fā)展性的眼光來看待世界。
5.增強閱讀中的自信心
有一些文字比較長而且復雜的提問,讓學生一眼看上去就覺得非常難,肯定不會做。這一現象,讓不少學生對閱讀都有了抵觸心理,一看到長長的文字,心理就消極起來,哪怕是老師主動來給他講這道題,他也是沒了興趣,連文字都懶得看,這道題的答案肯定不會解。所以,老師在這一影響下,及時抓住學生的心態(tài),細心觀察他們的反映,及時的提出表揚對哪怕只有一點閱讀進步的學生,以此來鼓勵這個學生以及全班的學生。在遇到閱讀困難時,應該指引他正確的方向并及時給出關鍵點,消除他們的畏懼心與消極性,讓學生在閱讀的路上越來越暢快,閱讀的能力也會逐漸提高的。
總結
數學這門學科是非常重要的,要想學習好,其中的閱讀能力一定要提升上去。首先,老師應該了解到數學閱讀的重要性,這樣他才能把這個能力傳授給學生,一個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和積極主動性是非常重要的,老師一定要激發(fā)學生對閱讀的興趣,克服這一方面的困難,這樣學生的閱讀能力才會不斷地提高。
參考文獻:
[1]袁曉.初中數學閱讀能力培養(yǎng)策略探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2):43
[2]梁志敏.關于培養(yǎng)初中生數學閱讀能力策略的探究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2):134
[3]劉艷清.對提升初中生數學閱讀能力的思考數學教學通訊,2019(3):37
陜西省咸陽市武功縣北營中學 陜西 咸陽 71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