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霄
摘要:“思趣課堂”旨在借助豐富的活動,激活語文學習的趣味性,喚醒學生內(nèi)在的思維活力,提升語文學習的整體品質(zhì)。對于低年級的語文課堂而言,識字是永恒的旋律,教師要在把握識字本質(zhì)的基礎上,巧妙地借助趣味性識字,設置多樣化的實踐活動,在“思趣”的基礎上提升學生識字的整體效益。
關鍵詞:二年級語文 期中測試卷 “思趣課堂”視角下 低年級 識字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24-156
引言
作為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核心板塊,識字教學能夠幫助學生打下扎實的基礎。教師需要注重細節(jié)分析與理論研究之間的結(jié)合,了解低年級識字教學所存在的困惑,采取創(chuàng)造性的教育教學理念,充分體現(xiàn)這一階段教學的有效性。教學方法的選擇以及革新對教師個人是一個較大的挑戰(zhàn)及考驗,語文教師需要結(jié)合個人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站在學生的角度抓住識字教學的核心。在指導和鼓勵學生的過程之中提升學生的識字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保障學生能夠?qū)φZ文產(chǎn)生源源不斷的學習動力和學習興趣。
一、直觀的教學情境
情境教學所取得的教學效果非常的明顯,并且受到了許多教師的好評。對于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來說,教師也可以主動利用教學情境,將枯燥的知識直觀化呈現(xiàn),深化學生的理解和記憶。小學低年級學生主要以形象思維為主,個人的邏輯思維能力還有待培養(yǎng),對于一些比較直觀、具體、生動的知識和事物來說,學生的接受能力更強,同時吸收速度較快。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在教師提問的指導下主動分析問題和思考問題。多媒體教學的使用符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能夠更好地體現(xiàn)現(xiàn)代化教育教學的發(fā)展規(guī)律。教師需要將提問教學以及情境教學融為一體,關注學生在情景感知中所遇到的各類問題,結(jié)合學生的薄弱之處來鼓勵學生,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確保學生能夠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中完成識字學習任務,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
二、借助趣味故事,促進主動學習
以二年級上冊的《樹之歌》為例,這篇識字韻文以識字的方式介紹了生活中常見的楊樹、榕樹、梧桐樹、楓樹、松柏、木棉、樺樹、銀杏和金桂,描寫了它們的特點。因此,這篇韻文中很多生字都是“木字旁”,如楊、桐、楓、松、柏、棉、杉、桂等。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好地認識和理解這些生字,教師緊扣這些生字字形上的共通之處,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編創(chuàng)了一個故事:從前,有一個“樹”家族,他們家有好多兄弟姐妹,各有各的特點,長的樣子也不一樣。大哥楊樹、二哥榕樹,高大壯實;梧桐樹葉片就像手掌一般……一開始的時候,他們都還小,誰也分不清誰。后來,等到他們長大之后,樹媽媽就帶領孩子們一起觀察,不同的樹木、不同的兄弟姐妹,都有著不同的狀態(tài)和外形。那他們的名字該怎么叫呢?此時,教師將學生從故事情境中抽出來,用幻燈片呈現(xiàn)所有樹木的名字,并與樹木的外形統(tǒng)整、對應起來。教師先引導學生觀察這些樹兄弟的名字都有什么共同點,然后關注其不同點,并將相應的生字與圖片進行整合,將生字與對應的樹種聯(lián)系起來,達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三、游戲識字,提高識字效果
根據(jù)低年級小學生喜歡游戲的特點,教師可以把游戲引入識字教學中,引導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游戲中去識字,讓學生對識字產(chǎn)生積極的情感。如在教學《場景歌》時,教師可以將本節(jié)課的生字制作成卡片,利用卡片展開游戲。教師可以隨機抽取卡片,由學生以搶答的方式回答卡片上的生字。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反應能力,還可以活躍氣氛,使學生對搶答的過程記憶深刻。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利用網(wǎng)絡搜索與本節(jié)課生詞有關的字謎,然后引導學生猜字。這樣的方式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的興趣,使學生感受到學習樂趣。游戲識字教學法改變了傳統(tǒng)識字教學的弊端,為低年級小學生創(chuàng)造了一個輕松愉快的識字環(huán)境,在游戲中幫助學生復習、鞏固、運用學過的漢字,使學生的識字能力、口語表達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都能夠得到提高。
四、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拓展學生視野
小學語文教學不能局限課本或者課堂,還需要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建立緊密的聯(lián)系,利用日常環(huán)境來熏陶學生的求知欲望,利用生活習慣培養(yǎng)學生的識字能力,往往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據(jù)《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在進行小學語文指導中,教師需要注意構(gòu)建貼近生活的環(huán)境,讓學生感到生動形象,從而有興趣接觸生字。此外,書本上的知識也需要和生活聯(lián)系起來,比如在學習動作類的生詞生字時,結(jié)合實際,把包含這一動作的完整形象表達出來,方便學生理解。低年級的小學生有較強的學習能力和記憶力,教師可以引導他們的發(fā)散思維,學會舉一反三,做到學習一個字就會一類字。因此,我們可以實施一些創(chuàng)新方法,不僅授人以魚,還要授人以漁。譬如,在教學“牛、馬、雞、鴨、貓、狗”等動物的漢字時,就可以教學生如何畫出這些動物的簡筆畫,畫完后,再讓他們寫上對應的漢字和拼音,制作出一張張圖畫,最后集成一本圖集,還可以在上面繼續(xù)補充,用這種方法學習更多的漢字。利用制作識字簡筆畫,不僅提升了學生的識字能力,又啟發(fā)了他們的藝術(shù)審美,展現(xiàn)出學生豐富的內(nèi)心世界,真正做到兩全其美、一箭雙雕。
結(jié)束語
識字是學生學習其他知識的基礎,所以識字教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小學生的年齡較小,在識字教學中會遇到諸多問題,所以語文教師應對小學生循循善誘,不可操之過急,在識字教學的過程中,不斷探究新型的教學模式,制定出科學系統(tǒng)的教學計劃,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使學生在識字過程中感受到樂趣,發(fā)覺文字的魅力,從而逐漸喜歡上識字。
參考文獻
[1]羅彥孝.淺談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策略[J].當代家庭教育,2020(27):153.
[2]畢健.簡談小學二年級語文識字教學策略[J].新課程,2020(22):56.
[3]胡雪婷.小學低年級多元識字教學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