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文靜
摘要:小學階段是培養(yǎng)學生素質(zhì)與能力的關鍵階段,對于學生的終身發(fā)展都至關重要。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通過自然拼讀的合理化運用,能夠轉變英語教學方式,從新詞解碼和拼讀角度出發(fā),以生動化的方式呈現(xiàn)英語知識,在自然拼讀的過程中強化學生理解和記憶,促進學生英語閱讀能力以及英語學習效率的提升。
關鍵詞:“自然拼讀”;小學中段年級;英語故事閱讀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24-002
引言
我國小學英語新課標有著明確的標準,即教師在設計課堂教學時,需要讓學生能夠充分處于其中,提倡體驗與參與,重視靈活與開放,強調(diào)素質(zhì)教育與學生的情感,需要最大程度的將學生的學習熱情與興趣調(diào)動起來。繪本故事與小學生的心理特征極為契合,通常是專門為低齡孩子編撰的,因此將其應用到小學英語語音教學中,是能夠幫助學生提高自然拼讀能力與英語水平,需要相關教育者給予一定的重視。
一、利用繪本創(chuàng)設真實語境,激活語言意識
在傳統(tǒng)的小學英語課堂中,教師將教學關注點放在了音節(jié)準確性的訓練方面,而忽視了語音的訓練需要真實語言情境的支撐,并且需要學生學會在不同的語境中適當?shù)卣{(diào)節(jié)語調(diào),從而導致小學生的英語語言學習脫離了實際,所掌握的拼讀規(guī)律也處于零散、孤立的狀態(tài),難以激發(fā)小學生發(fā)現(xiàn)與探索拼讀規(guī)律的熱情。事實上,英語學習是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每一個知識與技能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因此在利用自然拼讀法對小學生進行英語學科關鍵能力培養(yǎng)的過程中,需要教師認識到語音的訓練需要結合語境與語調(diào),善于借助語境創(chuàng)設的方式,激活小學生的英語語言意識,使其感受到英語學習的樂趣,并在語言意識與學習興趣的雙向驅(qū)動下,逐漸發(fā)現(xiàn)英語的讀音規(guī)律。
二、立足自然拼讀,讓學生掌握英語發(fā)音基本規(guī)律
無論是學習單詞還是開展繪本閱讀,首先都需要學生掌握自然拼讀的有效方法,以增強學生對詞匯的記憶。因此,在英語教學的初期,教師需要先讓學生學會自然拼讀的方法,掌握發(fā)音規(guī)律,這樣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可以自主結合語音、語調(diào)、圖像等開展多角度的學習和嘗試。在自然拼讀法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入一些繪本的圖片,幫助小學生快樂拼讀形象記憶,在對單讀一個單詞或音節(jié)進行零散教學的基礎之上,將單詞放入不同的語境,可以使學生降低語言學習的枯燥感,所以在自然拼讀的初期教師就可以融入繪本教學,以圖文結合的形式,讓學生靈活掌握語言形象,識記詞匯。尤其是一些相同的語言,在繪本故事中大多反復出現(xiàn),這樣就可以加深學生對詞語的熟悉感,讓學生循序掌握單詞發(fā)音的規(guī)則,并在不同的語境之下記憶單詞。同時,在自然拼讀教學的初期,教師可以將自然拼讀于一些歌謠,游戲等融合在一起,讓學生們在讀中唱、唱中練、練中玩、玩中記,改變枯燥的死記硬背,讓學生自然快樂掌握單詞拼讀規(guī)律。
三、在英語故事閱讀活動中,逐步培養(yǎng)學生連詞成句和模仿朗讀的能力
自然拼讀幫助學生獲得將字母或字母組合音與形對應的能力,可以對陌生單詞進行解碼和拼讀。當學生經(jīng)過反復練習能識別單詞時,就能從連音成詞逐漸過渡到連詞成句,也就初步掌握了獨立閱讀的能力。在英語故事閱讀方面,筆者查閱有關資料文獻,基于課標、學情、教材,從多維閱讀分級讀物的第二級中精心選取適合小學中年級學生閱讀的英語故事Tricky Tiger、I Am Wet、The King’s Pants、Night in the Garden、Go Mouse等。每次開始學習自然拼讀之前,筆者都會和學生一起讀故事中的一個小語段或整篇小故事。閱讀過程中,在問題的指引下,借助插圖理解故事的含義,啟迪學生猜測單詞和句子的含義,增強對閱讀的親近感,培養(yǎng)英語語感。當然,小學中年級學生的閱讀關鍵詞是“出聲”,能夠聽懂并流利地跟讀或朗讀故事,即跟著錄音一句一句地完全跟讀出來,在模仿跟讀原版英語故事時,語音、語調(diào)規(guī)范地道,最后使學生可以不聽錄音,流暢地朗讀出故事,做到生詞會拼讀,不斷提高英語閱讀水平。
四、繪本故事結合,引導學生創(chuàng)造
在小學英語語音教學中運用繪本故事,通過繪本自編,能夠極大的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探究力以及合作能力。小學教育是學生的啟蒙階段,因此教師需要明確的一點是,英語語音教學不只是一個知識傳授的過程,更多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學習能力,這對學生未來的發(fā)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而繪本故事不單單只是一個個圖畫,它蘊含著更深層次的哲理和內(nèi)容,同時也能夠?qū)χR進行內(nèi)化,需要教師引導學生不斷的去探究、去搜索,使其成為學生開放探究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橋梁,有助于學生將零碎的詞匯有機的串聯(lián)。例如,在Cinderella教學中,教師可以將故事進行拓展延伸,將《賣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為學生進行講述,同時在《賣火柴的小女孩》的基礎上,將《灰姑娘》的故事向?qū)W生進行講述。這兩則故事不僅是學生比較熟悉的故事,同時在內(nèi)容上也有著相似之處,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差異性來進行合理的分組,讓小組成員來自編繪本,之后再讓小組成員通過英語將自編繪本故事進行演繹和講述,而教師給予相應的指導和點評。通過這種教學方法,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課本內(nèi)容的記憶和理解,同時還能夠一定程度的對課本之外的內(nèi)容進行語音創(chuàng)造,并且還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有助于小學英語語音教學質(zhì)量的提升。
結束語
綜上所述,筆者覺得“自然拼讀”猶如宋朝詩人葉紹翁所說的那枝探出墻外的紅杏,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點燃了他們的學習熱情,讓小學中年級英語故事閱讀“春色滿園”,持續(xù)增強學生的拼讀能力和閱讀能力,培養(yǎng)他們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和英語學科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饒儷婷.巧用自然拼讀,提高小學英語閱讀能力[J].校園英語,2020(49):195-196.
[2]林琳,宋興國.自然拼讀,推進小學英語閱讀[J].英語畫刊(高級版),2020(21):116.
[3]丁中國.巧用自然拼讀,提高小學英語閱讀能力[J].校園英語,2019(3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