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柳青
摘要:小學生作為我國未來社會發(fā)展的棟梁和希望,所以學校、家庭及社會都具有重要的指導責任和義務。在我國社會主義制度下,道德和法治是公眾所認可的社會秩序,同時也是承載著我國未來發(fā)展希望的小學生所必須遵守的行為規(guī)范。而對小學生開展法制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希望在兒童時期的未來公民能夠了解自己所應承擔的責任和義務,同時也能自覺遵守有關道德與行為規(guī)范,盡可能避免學生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在發(fā)展過程中走入歧途。
關鍵詞:小學道德與法治課;法治教育;融合思考
引言
小學道德與法治教育的有效結合,對提高小學生的思想道德和法律意識有著積極意義。對小學生進行道德與法治教育,是教育工作的一大重點。但是小學生道德和法治教育工作具有難點,教師要從教育內(nèi)容和教學實踐等方面,利用不同教學方法來提高教學質(zhì)量。
一、當前小學道德與法治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知識儲備不夠
作為一名長期擔任小學道德與法制課的教師,除了教學要求的基本知識以外,自身還要有磅礴的人文知識和歷史知識。小學道德與法制課所涉知識廣泛,很多教師由于自身專業(yè)知識和人文、歷史知識的匱乏,在道德和法制課堂上只對學生講授對與錯,這導致道德和法治教育失去了應有的作用,使豐富多彩的課堂教育也失去了活力,課堂枯燥無味,學生學習效率不高。
(二)無法聯(lián)系實際
傳統(tǒng)的小學道德與法治教育教學方式的弊端之一是,教師對學生只進行單向的知識輸入,造成課堂枯燥無聊。道德和法制教學的內(nèi)容與政治相關,與學生日常生活的聯(lián)系較少,因此很多學生面對教師的課堂教學,就像聽與自己無關的空虛道理一樣,絕大多數(shù)學生不能在課堂上與教師產(chǎn)生共鳴,也不能結合自己的實際生活,來指導自己對道德和法制教學產(chǎn)生更深的理解。道德和法治教育如果不能回到生活中引起學生的思想共鳴,就很難產(chǎn)生實際效果。
二、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與法治教育有效融合的措施
(一)運用多媒體設備,整合《道德與法治》課進行法制教育
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課堂中,教師需要在備課期間精心設計課件內(nèi)容,通過音頻、視頻及文字等多樣化的方式全方位地給學生進行法治教育,和同學分享更多與法治教育有關的教育材料,讓學生對法律的理解不僅僅停留在抽象概念層面上,而是切切實實與我們?nèi)粘I钣芯o密關系,同時領悟法律對我們?nèi)粘I畹谋Wo作用,進一步加強學生對法律的認識,培養(yǎng)小學生良好的法律意識。比如,在教學《我們的國土、我們的家園》一課時,教學目標是讓學生能夠理解國土神圣不可侵犯的愛國意識,在教學過程中就可穿插法制教育,讓學生通過圖片或視頻資料來了解近幾年來發(fā)生的與我國國土被侵犯有關的事件,讓學生能更具體地了解他國哪些行為違反了我國主權法,而我國為保護國土所作出的哪些反應是符合我國法律規(guī)定的??梢宰寣W生通過多媒體設備觀看有關新聞報道,也可以觀看有關這些事件的政治和軍事方面的分析,激發(fā)學生保護我國主權的愛國情感,同時也給學生普及有關領土主權的法律,這也是法制教育的一部分。
(二)情景教學,讓學生感受法律的嚴謹性
將法治教育融入小學道德與法治教育過程中,就需要將法治教育設為該門課程的教育導向。在教育過程中不應該局限于有關法律規(guī)則和道德規(guī)范等方面的內(nèi)容,也不應該局限于教材中所涉及的理論知識,而需要采用能令人有深刻印象的方式來進行法制教育,比如可通過情景式教學來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法律的存在,同時也能加強學生對法律的認識。比如在學習《感受生活中的法律》一課時,就可通過視頻導入的方式讓學生觀看法制公益廣告,讓學生能夠感受法律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并且法律在保護下我們才能健康生活,可以通過游戲的方式,讓學生通過看法律圖片來猜測有關法律法規(guī),此外,還能讓學生回顧自己的家人是否在工作與生活中遇到與法律有關的事件,可以依據(jù)十分常見的治安管理處罰法,并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的方式假設如果生活中沒有法律,那我們的社會會變成什么樣?讓學生發(fā)揮想象來描述沒有法律的生活可能是如何的,這樣也能反映學生對于法律的認識,法律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而日常生活離不開法律的保護作用。
(三)把教育內(nèi)容和生活經(jīng)驗結合起來
小學道德與法制課教學內(nèi)容即要圍繞課本開展教學,還要結合我們學生生活中的事例進行拓展??菰餆o味的課本知識,教師不用講,學生自己也可以看懂。所以,在小學道德與法制教學中我們要以課本教學內(nèi)容為主,結合不同年齡段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和喜好設計教學,將課本知識和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這樣既能調(diào)動在道德與法制課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教學效果自然也能得到提升。通過調(diào)查和查閱資料我們發(fā)現(xiàn),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有這樣一種現(xiàn)象:活躍的課堂氣氛能夠刺激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也能刺激學生的思維,使學生的思維處于一個興奮狀態(tài)。因此,在實際的小學道德與法制課教學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產(chǎn)生正確的價值觀,正確判斷生活中看到的東西,從而指導自己的日常生活,并產(chǎn)生積極的體驗。為了充分結合學校道德法治教育活動和學生的實際生活,教師布置的作業(yè)也應該多聯(lián)系學生的實際生活和現(xiàn)實事例。例如,在教學小學道德與法治教育中課程《少讓父母為我操心》時,教師在就可以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在上課時利用一小部分時間組織學生對自己的家庭生活進行交流,讓學生對父母的工作生活進行介紹,從而促使學生在介紹的同時明白父母的工作辛勞。也可以讓學生對自己的行為做出反思,可以和同學交流自己做得不對的事情,是自己的錯誤導致讓父母更操心。在學生分享時,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體會父母的期望和辛苦,并促使學生對自己的行為進行思考。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將法制教育融入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符合國家和社會的要求,法制教育對學生今后的發(fā)展以及國家未來建設都具有重要的意義,所以需要通過豐富的教育方式,全方位地將法制意識滲透進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中。
參考文獻:
[1]王和勇,王晶晶.小學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J].西部素質(zhì)教育,2019.5(05):85.
[2]林鎮(zhèn)宇.小學道德與法治課體驗式教學的實施策略[J].華夏教師,2019(05):62-63.
[3]閆美麗.核心素養(yǎng)下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的思考[J].華夏教師,2019(1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