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我國眾多藝術院校最主要的目的是培養(yǎng)高水平的藝術人才,在對于表演類藝術人才培養(yǎng)的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利用舞臺實踐積累舞臺表演經驗?;谶@一情況,首都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在2011年創(chuàng)立了藝術實踐平臺——《追夢紅樓》音樂會,為在校學生提供舞臺實踐。本文將以品牌音樂會《追夢紅樓》為研究對象,主要從其品牌形成的重要因素、品牌對于項目的作用及影響等方面,分析《追夢紅樓》的品牌形成以及如何維持品牌對于項目的積極作用,豐富和發(fā)展高校藝術品牌打造理論,為打造高校自主藝術品牌,給藝術院校學生更好的提供實踐平臺做貢獻。
關鍵詞:藝術實踐;追夢紅樓;品牌
一、《追夢紅樓》品牌的產生背景
為了培養(yǎng)在校學生的實踐能力,首都師范大學音樂學院李剛教授以著名作曲家、指揮家張列先生重新編配的《紅樓夢》組曲作為音樂會內容,為在校學生打造了一個藝術實踐平臺,以提高學生的舞臺表演能力,也讓學生通過演繹作品,體會到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并將音樂會名稱命名為“追夢紅樓”,借此表達對古典巨著《紅樓夢》的喜愛與致敬。
在《追夢紅樓》音樂會形成并演出的八年以來,李剛教授與首都師范大學音樂學院的學子們在全國各地劇院、高校等上演了七十余場音樂會,音樂會累計觀看人數達十余萬?!蹲穳艏t樓》大型組曲音樂會不僅得到作曲家王立平先生本人的贊揚,也得到了眾多音樂領域專家的高度認可。
二、《追夢紅樓》品牌成功的要素
對于品牌的打造不是一蹴而就,它需要一個系統且長期的過程,并且要通過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影響品牌成敗的因素主要有對項目產品的定位、項目的產品建設、團隊管理、品牌市場營銷等。
基于《追夢紅樓》項目自身的情況,本文對于其品牌研究主要從它的產品定位、產品建設及團隊管理方面進行分析與研究。
1.準確的產品定位推動品牌形成
《追夢紅樓》項目屬于非營利性的藝術項目,所以它將目標市場定位在以北京為主的高等院校,尤其是藝術院校中。
其產品定位,是以中國傳統著作為素材進行創(chuàng)作的樂曲,用民族管弦樂及聲樂的表演方式,以較為高端的音樂會形式進行演繹。《追夢紅樓》項目在市場上的優(yōu)勢是利用音樂與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的藝術手段向青少年傳播我國傳統文化,讓青少年學生人群通過音樂這一方式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韻味,對傳統文化傳播產生促進作用。
準確的產品定位是成功建立一個品牌必不可少的因素,《追夢紅樓》在項目創(chuàng)立之初便找準了自身的產品定位,使其在目標市場中吸引了大量的受眾,對于品牌的初步形成起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2.優(yōu)質的項目產品促進品牌建設
《追夢紅樓》音樂會的曲目均選自《紅樓夢》組曲,使用了廣播民族樂團指揮張列老師的配器版本,并在音樂會的排練過程中,對總譜及配器都進行了深入的研究與細微改編,使樂曲的聽感更加豐富,也更加適合民族管弦樂隊演奏。
音樂會的質量高超,離不開演出者的功勞。《追夢紅樓》音樂會的指揮由指揮家李剛教授擔任,特邀獨唱嘉賓為我國著名女高音歌唱家黃華麗,演出團隊為首都師范大學青年民族樂團、學生合唱團,成員均為首都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在校學生,學習音樂、演奏平均長達十年之久,獲得國內外獎項眾多,演奏(演唱)水準較高。
除了演出團隊的專業(yè)及技藝精湛之外,音樂會在演出的成員調整和形式上也在不斷探索創(chuàng)新?!蹲穳艏t樓》在每一次巡演中都會與當地高校的學生樂團、合唱團一起合作演出,使更多藝術學子能夠參與舞臺實踐,同時也切身感受經典著作的魅力。例如2017年在臺北城市舞臺與臺灣中國文化大學學生合作,2018年巡演與天津師范大學天獅合唱團、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微風室內合唱團聯袂出演。
在演出形式上,《追夢紅樓》音樂會也在不斷探索。2015年增加了現代技術手段和LED屏幕的使用,投放電視劇作《紅樓夢》片段,力求營造一個更加豐富立體的演出現場。
對于藝術項目來說,產品是至關重要的一環(huán),觀眾在欣賞藝術演出的時候,最關心的便是演出質量以及演出團隊的經驗水準?!蹲穳艏t樓》音樂會可以連續(xù)8年演出依然人氣不減并形成高校的自主藝術品牌,其產品建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3.高效的團隊管理助力品牌塑造
(1)樂團管理
《追夢紅樓》作為一個學生藝術實踐品牌,學生是主體,但樂團內成員年級不同、專業(yè)不同,彼此之間的課程難以協調,經常會出現樂團在排練時成員無法到齊的問題,并且由于《追夢紅樓》需要到全國各地進行演出,學生們在外演出期間的活動安全也非常重要,所以對演出成員的管理問題是《追夢紅樓》團隊中的大問題?;谶@樣一種特殊情況,指揮李剛教授在對于樂團的管理上制定了嚴格的請假程序和外出管理秩序,并常常將樂團的排練與演出時間安排在周末、假期或全校休課的日子,指揮與團員們一同放棄難得的休息日,一遍遍排練樂曲并進行演出,才能夠呈現出現在這樣高質量的音樂會,形成一個有口皆碑的高校藝術品牌。
(2)成員替換
新老成員的替換是所有大學的樂團、合唱團都會面臨的問題,《追夢紅樓》也不例外,在音樂會進行的8年以來,演出團隊平均每年要面臨近二十名成員替換。故在樂團的替換人員篩選的過程中,管理團隊的老師也進行了非常嚴格的把關,以便保證樂團成員的演奏水平,使得《追夢紅樓》音樂會的演出質量不受影響。參加樂團成員選拔的學生要經過彈奏樂曲、現場視奏《追夢紅樓》組曲選段兩大選拔過程,最后再由老師統一評定學生的演奏技巧、視奏能力、情感表達等綜合情況,選拔出合適的學生進入樂團參加排練。
對于一個好的藝術項目來說,最為重要的是創(chuàng)造、演繹藝術作品的團隊,有了優(yōu)秀的團隊才會有優(yōu)質的藝術作品,所以對于團隊的管理是藝術項目成功的必備條件?!蹲穳艏t樓》項目對于演出團隊從排練到演出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進行管理,在高效的人員管理上保證了音樂會的質量,獲得了口碑,由此推動了其品牌的塑造與發(fā)展。
三、結語
總體來說,在首都師范大學藝術實踐音樂會《追夢紅樓》在演出的八年間,收獲了大量的觀眾好評并且成功的形成了高校自主藝術品牌,這些離不開項目團隊對于其產品的準確定位、產品質量的高要求以及嚴格高效的團隊管理這三大要素。《追夢紅樓》品牌用音樂形式與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使受眾從音樂中感受到原著的魅力,促進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播與發(fā)展,培養(yǎng)了青少年群體的藝術審美。同時它的建立也對我國高校打造自主藝術品牌有著極高的借鑒意義和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葉志遠.高師院校藝術品牌的構建與文化傳播價值探究——以周口師院“音樂聆聽·美術感悟”活動為例[J].音樂時空,2013(10):69-70.
[2]史青岳.民族音樂的傳承——訪“追夢紅樓”大型組曲音樂會指揮李剛[J].中國藝術時空,2015(04):90-95.
作者簡介:張子悅(1996-),天津音樂學院藝術管理系研究生。研究方向:劇院管理
(天津音樂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