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芳 王詠梅
【摘要】幼兒園戲劇教育是一種具有創(chuàng)造性和互動性的教學模式,能夠讓孩子有身臨其境之感。從活動主體來看,幼兒園戲劇教育不僅是教師與幼兒的共同活動,更是順應幼兒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摒棄教師功利性心理的活動,同時也是幼兒園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教育形式。本文旨在根據(jù)幼兒戲劇教育的概念與特點,分析幼兒園戲劇教學的現(xiàn)狀,探討幼兒園教育戲劇教學的創(chuàng)新設計思路,以期為今后的幼兒戲劇教學設計提供理論依據(jù)。
【關鍵詞】幼兒園教育;戲劇教學;創(chuàng)新設計;框架思路
一、幼兒園教育戲劇教學的概念與特點
(一)幼兒園戲劇教學的基本概念
幼兒園戲劇教育的三種形式為:戲劇工作坊、戲劇主題活動與戲劇游戲。其教育模式是以各個領域的素材為依托,創(chuàng)造出戲劇情境,并在引導幼兒進行戲劇創(chuàng)作時培養(yǎng)幼兒的表達、認知與合作能力的活動。幼兒園戲劇教育主要依托于建構主義理論與有意義學習理論,來幫助幼兒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并構建新的知識框架體系,使幼兒能夠通過自我建設與社會建設提高主動探索與發(fā)現(xiàn)的能力。幼兒可在戲劇教育活動中,將新知識與舊知識相融合,并通過戲劇教育活動中的故事主題與行為調動其參加活動的積極性,實現(xiàn)“做中學、玩中學”的中心思想。
(二)幼兒園戲劇教學的特點
幼兒戲劇教育由于其年齡的特殊性,所有的演出都應符合孩子的認知,并通過孩子熟悉的形式再現(xiàn)故事、進行表演,使孩子能夠主動地通過肢體、表情、語言等方式創(chuàng)造出屬于自己的舞臺,具有自發(fā)性的特征。同時,幼兒園戲劇教育能夠轉變幼兒與教師的地位,使幼兒在課堂中具有主體性特征,并賦予教師指導意義。教師能夠在幼兒演出忘詞或出現(xiàn)道具問題時,及時引導孩子進行改善,緩慢推進且?guī)椭變悍e累戲劇演出的經驗,使教師在戲劇教學的過程中充當觀察者與引導者的角色。
二、幼兒園戲劇教學的現(xiàn)狀
(一)教師介入指導與銜接方面
幼兒園教師的教育需以幼兒發(fā)展為本,并以幼兒的興趣和需要為導向,相比起活動結果,幼兒園教育更需注重活動的過程。但在實際的幼兒園戲劇教育中,盡管教師了解教育的理論依據(jù),但實踐時卻與頭腦中的理念脫節(jié)。教師往往會在沒有與幼兒進行討論的前提下,擅自給幼兒設計角色,設定表情和動作等,使得幼兒僅僅是模仿教師的臺詞與動作,失去了戲劇教育的自我表現(xiàn)初衷,也讓幼兒失去了表演的樂趣,產生厭煩心理。
(二)在實踐戲劇策略使用方面
戲劇教育的目的是為激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使幼兒能夠在藝術的環(huán)境中提高其藝術審美,并帶來身心的愉悅,而不是考驗幼兒的演技。但在很多幼兒園戲劇教育中,教師由于對戲劇的策略編排了解過少,許多教師不知道戲劇教育的策略有哪些,便常以指揮者或戲劇導演的身份“手把手”指導幼兒,并在指導的過程中情不自禁的主導幼兒的想法與發(fā)揮。幼兒在教師的威嚴下,即使不情愿,也迫于權威不得不違背自身意愿進行活動,使得戲劇教學活動無法啟發(fā)幼兒的思維,甚至會對幼兒的心理產生負面影響。
三、幼兒園教育戲劇教學的創(chuàng)新設計思路
(一)設計戲劇情境,推動戲劇活動
情境是賦予戲劇藝術感染力,并推動戲劇發(fā)展的重要基礎,也是激化情節(jié)矛盾沖突的主要動力。而在兒童戲劇教育活動中,一個良好的戲劇情境更能讓兒童放下懷疑,并吸引兒童走進身臨其境的故事空間,使戲劇情境成為幼兒的學習力量。教師可根據(jù)故事所發(fā)生的時空以及人物性格等,塑造人物關系,并遵循幼兒發(fā)散性思維的特點引入變量,讓幼兒能夠大膽地跳出死板的故事情節(jié),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的戲劇故事。
另一方面,教師可運用戲劇元素,如語言、肢體、物件、符號等,為兒童提供豐富的情景體驗。同時,教師也可利用新媒體技術(如音響、畫面、節(jié)奏等)與燈光明暗相結合,醞釀出戲劇性氛圍,幫助幼兒更好的交流互動,并引導幼兒對劇情展開想象,使其能夠自然的探索與感知戲劇世界的美。
(二)從“單一”到“多能”,從“小群體”到“大集體”
幼兒園教師在戲劇教育中既是實踐者,也是觀察者與解讀者。教師需具備清晰且準確的戲劇推進方法,并擁有豐厚的理論知識。因此,教師也需加強自身的專業(yè)性,來幫助幼兒園戲劇教育更好的發(fā)展。教師可通過專家指導、戶外學習等方式積累經驗,實現(xiàn)從“單一”到“多能”的轉變。同時戲劇活動的開展不僅需要幼兒參與到其中,更需要他們擁有開放,接納的心態(tài),使戲劇教育活動從“小群體”轉變?yōu)椤按蠹w”,讓每一個幼兒都能參與到其中,并樂在其中。例如,教師在進行演員分配時,可讓幼兒自主報名自己想要演的角色,而并非教師分配角色。而在幼兒角色選擇沖突時,可進行游戲或投票的方式合理分配,使戲劇教育活動更加靈活。
四、結語
綜上所述,戲劇教學作為一種教育方法,不僅能夠幫助幼兒綜合素質的提升,豐富幼兒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還能夠讓幼兒在實踐活動的過程中掌握美學意境與更多的生活道理。教師須在戲劇教學的過程中,幫助幼兒展開想象的翅膀,并以幼兒為教學主體,讓他們領略到戲劇藝術的魅力,并增強幼兒對戲劇藝術的認同感。
參考文獻:
[1]蔡黎曼,黃佩珊.幼兒園教育戲劇教學設計的框架理路[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4}(04):86-94+190.
[2]余芊. 戲劇教學策略促進大班幼兒創(chuàng)造性思維發(fā)展的行動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