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深 韋芳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A?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1)03-017-02
摘? 要? 本文通過文獻資料法、邏輯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研究體育教學過程的基本內容?;隗w育教學過程的內涵及外延,得出體育教學過程的內容包括體育課堂教學過程、課外體育活動過程、課外運動訓練過程等。其結論為體育教學過程是教與學共同活動的、促進學生身心發(fā)展和掌握體育知識與技能的過程。
關鍵詞? 學校體育? 教學? 過程
學校體育教學過程中,應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以及遵循體育教學的規(guī)律和原則制定一定的體育學習目標,使學生在課堂上掌握基本技能、基本知識。通過體育教育過程,使學生適應社會的發(fā)展、學習動作技能、促進學生的身心發(fā)展、改善人體機能、促使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本文探討學校體育教學過程的概念,以及體育教育過程、競技體育過程、社會體育過程的區(qū)別,體育教學過程的本質與內涵。將其引用至體育教學的實踐活動中,對課余體育活動過程、課外體育活動過程等方面進行更加深入地分析,加深對體育教學過程的理解,以期對學校體育教學的過程起到幫助作用。
一、學校體育教學過程的概念
(一)學校體育
學校體育以體育教學作為重要組成部分,國家對其過程、內容、方法、手段、標準等都做出了嚴格規(guī)定。每個學生必須完成體育教學大綱規(guī)定的內容,并經過考核達到標準。體育教學是教師與學生雙邊互動的一個實踐過程,其目的就是為了完成學校制定的體育目標,并達到一定效果的教學活動。因此,體育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為了讓學生達到身體鍛煉以及學習技能就要制定科學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激發(fā)學生對體育教學運動的興趣,引導學生終身進行體育鍛煉。
(二)運動訓練
運動訓練是指為了提高運動員的競技能力和運動成績而專門組織的有計劃的體育活動。為了提高運動員的比賽成績,教練員根據運動員的各自特點制定訓練計劃。運動訓練的最終目的是提高運動員的競賽成績,教練員通過對運動員的選材、診斷設立訓練目標以及制定訓練計劃等,就是不斷完善和開展系統(tǒng)訓練,從而提高運動員的運動競技能力,在比賽中奪取優(yōu)異的運動成績。
(三)社會體育
社會體育指職工、農民和街道居民自愿參加的、以增進身心健康為主要目的的,內容豐富、形式靈活的群眾體育活動。社會公民參與不同類型的體育活動,共同在體育活動中學習,同時提高國民體質是社會體育的目標。社會體育的活動范圍比較廣,但也是通過體育體育活動的過程學習體育技能、擴大體育愛好者的交際能力、提升社會公民的體質健康、豐富公民的社會活動。
綜上所述,學校體育教學是為了達到一定的目標,通過的體育活動增進學生的身心健康、促進學習、掌握基本技術的體育教學活動。
二、體育教育過程、競技體育過程、社會體育過程的區(qū)別
(一)體育教學過程與其他活動之間的區(qū)別
1.體育教育過程
在學校體育教育過程中,主要包含了課外體育活動過程、課余訓練過程、課余體育競賽過程等。體育課堂教學除了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和能力外,還是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過程,以及體力與腦力相結合,促進學生文化學習的一種活動過程。因此,通過體育教育過程,可使學生在課外體育活動、課余訓練過程等方面提升身心素質水平。
2.競技體育過程
想要提高運動員的競技能力,必須通過運動員選材、運動訓練、運動競賽過程的程序活動。除了選取成績優(yōu)異的人才外,其也是科學的運動訓練以及在運動競賽中取得好成績的一個活動過程。因此,在競技體育過程需要不斷吸取比賽經驗,進行比賽總結,以為下次的比賽取得更好的運動成績。
3.社會體育過程
社會體育的目的是通過各種體育社會活動,促進公民身心健康健的過程,其中包括身體育過程、休閑體育過程和娛樂體育過程。
綜上所述,與“其他活動過程”的區(qū)別在于,體育教育過程是以“學習理論知識”“掌握技能”為手段,是提高學生的基本技術,教師引導學生進行體育教學活動的過程。
(二)體育教學過程的本質
體育教學過程是指實現(xiàn)體育教學目標的基本途徑,是認識和把握體育教學本質和內在規(guī)律的前提條件,是體育教學中最為核心的因素。具體來說,體育教學過程是體育教師與學生為達成體育教學目標而進行的教學活動的程序。體育教學過程如下。
1.師生教與學相互作用共同活動的過程。在體育課程教學中,教師起到指導作用,引領學生進行科學體育活動,以掌握動作技能和學到理論知識。
2.促進學生身心發(fā)展的過程。學校體育學習過程中存在著一定的階段性和差異性,學生也正處于身心健全發(fā)展階段,通過體育教學的實踐活動,促進學生發(fā)育過程中存在階段性的身體和心理的健全。
3.掌握體育的知識與技能,以促進學生智力、體力等方面發(fā)展的活動過程。體育教學過程中,一般較為重視學生對某項體育運動動作技能的形成,并了解基本知識和原理等,粗略的掌握該技術的動作;根據學生對運動認知水平的提高,技術動作可以單獨完成,并易于定型,達到改進提高動作階段;技能學習過程中,能靠感知覺以及動作熟練的過程,達到運用自如階段。
三、體育教學過程的定義
體育教育過程是教師通過體育課程引領學生進行科學的體育鍛煉,并學習掌握體育的知識與技能,促進學生身心發(fā)展過程的體育教學活動。
四、體育教學過程的外延
(一)體育課教學過程
體育課堂作為學校體育組成部分,是實現(xiàn)學校體育目標的基礎條件之一。特別是當今社會的發(fā)展,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主要是增強學生的體質。因此,就要通過學校體育課堂學習的方式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運動的良好習慣。
體育教學過程中,學生的生理機能和心理活動都會隨著體育運動得到變化。因此,教師需合理安排運動負荷、教學內容(體育課堂安排)、強化學生機體的活動能力。
體育教學過程中,技能的學習也是一種認知活動。為此,要根據體育教學過程的特點,結合學生的身體機能、動作技能的規(guī)律,促進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從而適應社會的發(fā)展。因此,它們之間的具有密切的關聯(lián)性。
(二)課外體育活動過程
課外體育活動過程是學?;驅W生自行組織體育活動的過程。除了體育課堂之外,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進行體育鍛煉,通過校園跑步、參與籃球項目等活動,達到鍛煉的目的。
學校或學生自行組織的比賽以到達鍛煉身體、增強體質的目的。例如,現(xiàn)如今比較熱門的比賽項目有校園跑、定向越野,以及舉行廣播體操、拔河、籃球賽等。通過組織這些體育活動來營造校園氛圍,從而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三)課余運動訓練過程
課余運動訓練過程是學校體育教師(教練)有目的、有計劃的制定訓練方案的一種活動過程。其主要包括狀態(tài)診斷、訓練目標設立、制定訓練計劃等方面。在體育運動訓練過程中,首先組織一支出色的運動代表隊,通過制定科學的訓練方法,提高運動員的競技能力。同時,需要參與各種形式的體育比賽(學生田徑錦標賽、地區(qū)學生運動會等比賽),獲取更多的比賽經驗。
學校體育目標是為了促進學生身心健康以及終身體育的過程,同時是為社會培養(yǎng)后備體育人才(運動訓練隊)。因此,只有符合當今社會發(fā)展的潮流,才能適應當前社會的需要。
(四)早操和課間操
為了增強學生的體質,除了通過體育課、課外體育活動等形式外,早操和課間操也是學校體育教育的一部分。目前,全國中小學規(guī)定早上時間完成早操、課間操內容活動,如廣播體操。其最終的目的是達到體育鍛煉的效果。為了讓學生認真對待廣播體操動作,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積極性,學校可舉辦廣播體操比賽,促進校園活躍氣氛。
體育課間操,是有組織的徒手體操活動,也是增強學生體質的一種過程。目前大多數通過“健身氣功”八段錦徒手體操活動,促進學生的心血系統(tǒng)循環(huán),最終的目的是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
(五)體育保健與措施
運動鍛煉結束后,人體需要獲得充分的休息。為此,要有科學的作息時間以及需要進行一些體育保健措施。
人體參與體育運動過程中,身體機能(呼吸系統(tǒng)、循環(huán)系統(tǒng)、分泌系統(tǒng))會承受一定的運動負荷。因此,參與體育運動之前,學生必須要有足夠的睡眠,并且運動間隔時間合理,距離下一次體育運動前要得到良好的休息,同時對于運動要控制一定的量,以保證體育鍛煉的科學性。
學校體育不僅是以技能學習為主,也是學習基本知識的一門科目。通過體育理論知識的學習,可以讓學生自身有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與衛(wèi)生習慣。另外,在體育鍛煉前、后需要注意營養(yǎng)的補充。
五、結語
體育教育是學生得到體育鍛煉、促進學習知識的活動過程,也是實現(xiàn)學校體育目標的重要方式。目前對體育教學過程的研究還有待深入,通過了解學校體育教學的本質屬性以及外延,分析了體育課堂教學、課外體育活動過程、課余運動訓練過程等的內容,對學校體育目標的實現(xiàn)具有重要的意義。具體表現(xiàn)在,體育教學過程是教師與學生共同活動的過程,主要是促進學生身心發(fā)展、掌握體育的知識與技能的過程,以此達到預期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張錫娟.青少年體育政策在高職院校體育教學過程中的實踐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8,8(04):74+76.
[2]郭亞飛,劉煒.社會體育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3]田麥久.運動訓練學[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4]盧元鎮(zhèn).社會體育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5]沈建華,陳融.學校體育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6]楊文軒,楊霆.體育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