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雪靜
摘要:在小學階段的語文寫作中,合理的應用修辭手法能夠提升寫作水平。為滿足作文教學的需求,教師要在作文教學中關注修辭手法的教學內(nèi)容,引導學生掌握修辭方法,實現(xiàn)語言應用能力的突破。基于此,本文展開探討。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修辭手法;分析研究
一、作文寫作中修辭手法應用的重要意義
在以往的作文教學中,教師對修辭手法的應用有所介紹,這種介紹卻通常缺乏系統(tǒng)性。許多學生對于修辭手法沒有明確的認識,僅僅簡單地認為“比喻”、“擬人”等就是修辭。因此,學生應用的修辭種類少,修辭應用對提升語言表達的效果有限。實際上,小學生作文中可以應用的修辭手法種類豐富,需要結合修辭語言環(huán)境的需求,對修辭手法進行選擇,避免受到認識上的局限。通過合理應用語言修辭的手法,能夠促進小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一些學生能夠逐漸地形成符合自我個性特點的個性化作文語言,在作文寫作中遵循“我手寫我口”的原則,保持語言情感的真摯與誠懇。
二、作文修辭手法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師對修辭手法教學的重視不足
在語言學的研究中,語言修辭的研究占有重要的地位。相對專業(yè)的語言研究,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較為基礎,許多小學語文教師對于語言修辭缺乏明確的認識,教師的知識基礎存在缺漏。通常教師能夠對常見的各類修辭方法進行清晰的解釋,然而對于一些少見的語言修辭,如“比”、“興”這種古漢語修辭的理解就存在問題。這種狀況阻礙了教師對修辭在語言應用中的影響,會導致一些教師在作文教學中對修辭手法教學重視不足。
2、學生應用修辭手法存在語言錯誤
小學階段的學生的語言水平有限,作文寫作屬于一種綜合性的語言知識應用,許多學生有著應用修辭手法的意識,然而在實際的應用當中卻會存在問題。批改作文的工作量較大,一些修辭當中的細節(jié)性錯誤會被教師所忽視,在這種情況下學生未能夠認識到修辭應用中的錯誤,錯誤可能會持續(xù)的發(fā)生。
三、語文作文教學中修辭手法的應用策略
1、對修辭手法進行全面地研究
教師的教學水平受到其本身語言水平的影響,為此首先需要對修辭的手法進行全面性的研究,提升自我對于修辭的認識水平[1]。
首先,教師需要從自我學習的角度對修辭進行研究,對于一些較為難理解的語言修辭方法進行案例的分析以及比較理解。例如,在理解“比”與“興”的過程中,需要閱讀《詩經(jīng)》當中相關作品,認識到兩種修辭的手法中都存在兩個語言描述對象,一種修辭手法特點在于直接的比喻,另一種修辭手法的特點在于聯(lián)想與聯(lián)系,并非是直接的比喻。通過這種方式,教師對修辭中語言應用的精妙性就會有所了解。
其次,教師需要從學生的角度,對修辭手法進行研究。教師需要對小學生作文中常用的修辭手法進行總結,并且對學生能夠理解,不常用的各類修辭手法進行總結。在此基礎上,收集教學資料,包括名家文章、學生作文等,對其中應用修辭的案例進行標記,以備課堂教學使用。小學生常用的各類修辭方法,包括比喻、擬人、排比、夸張、設問、反問等,這些方式在小學語文課本中也較為常見。學生不常用卻能夠理解的修辭方法,有通感、博喻、對偶等[2]。
2、應用名家文章進行作文修辭教學
作文教學中,教師需要教學資料的選擇。通常,優(yōu)秀學生作文以及范文等都會在作文教學中進行詳細的分析。然而,這些文章的寫作水平是較為有限的,學生所產(chǎn)生的閱讀體驗深刻性不足,其中所應用的修辭手法較少,對提升學生的修辭應用能力影響有限。為此教師需要應用結構簡短、文章語言精當?shù)拿易髌?,對學生進行修辭的引導。
例如,豐子愷的文章語言清新,善于應用各類修辭手法,適合于作文修辭教學。教師首先要求學生自行對文章進行閱讀,通過小組探討的方式,說明自我的閱讀感受。學生能夠自然的感受到名家作品的魅力,會產(chǎn)生較為深刻的閱讀體驗,閱讀感受的探討會較為熱烈。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對文章中所應用的修辭手法進行總結,并且說明修辭對文章整體語言表達效果產(chǎn)生的影響。如,教師可以發(fā)放作文學習資料,要求學生應用彩色筆對文中應用的各類修辭手法進行標記,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就可以明顯的觀察到文章大量應用了語言修辭,認識到修辭手法的應用重要性。最后,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完成名家作品閱讀中的語言積累,將作品中修辭的語句摘抄在語言積累檔案中,并且完成仿寫的練習。
3、通過合作學習模式進行作文修辭教學
實際上,小學生作文寫作中已經(jīng)能夠具有應用修辭手法的意識,許多學生偏好于應用比喻、反問等修辭的手法。然而,學生在修辭手法的應用中常常存在問題。為此,可以借助于合作學習模式,要求學生相互進行作文交換與批改,標記出其中應用修辭手法的部分,并且找出修辭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例如,教師可以要求數(shù)名語文綜合能力較好的學生作為小組長,由小組長組織小組成員進行作文的交換與批改,在完成初次批改之后,小組長進行二次批改,對批改的結果進行檢查,并且找出其中存在的問題。學生通過兩次的文章修改,能夠自行發(fā)現(xiàn)修辭應用問題[3]。
結束語:
小學階段是學生語言能力形成的初期階段,教師需要引導學生產(chǎn)生對語言修辭的正確認識,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修辭手法應用能力。教師需要以修辭手法教學為抓手,了解作文教學需求,促進教學改進。
參考文獻:
[1]陳妍,任強.以課文為源 激活作文之水——小學作文教學有效策略研究[J].遵義師范學院學報,2017,19(04):139-142.
[2]余彩枝.小學語文作文中的修辭手法分析[J].西部素質教育,2017,3(10):274.
[3]劉春梅.通過抓細節(jié)做好小學作文教學工作[J].赤子(上中旬),2016(18):248.
上林縣澄泰鄉(xiāng)安寧小學盧韋教學點 53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