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成帥 盛雅琴
隨著新課改的逐步推進,人們對高中生物這門基礎課程的教學提出了新要求。突破教學中的重難點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關鍵途徑,也是提升學生學習水平的重要方法。新課改強調學生在教學關系中的主體地位,要求教師以學生對生物知識的掌握程度為依據,運用循序漸進的方法開展教學活動。本文就新課改下突破高中生物教學重難點的方法展開探析。
教師在課前進行教學設計時,應該預設教學目標及重難點。有效把握生物教學的重難點,并結合具體學情運用相應的突破方法,已成為高中生物教師面臨的一項重要任務,需給予足夠的重視。
教學重難點概述
教學重點主要指需要學生深入理解以及準確運用的知識點,也是一些常考的知識。教學難點主要指的是抽象性較強、相對復雜且難于理解的知識點。教學難點的存在對學生學習生物課程形成了一定的阻力。一般情況下,教學難點的形成原因如下:距離學生的生活經歷相對較遠,學生難以從感性的角度掌握與認識;知識點相對抽象;知識點較為零散。
高中生物教學重難點的突破方法
第一,根據學習目標整合生物知識點。高中生物教師要想突破教學中的重難點,就應以明確的教學目標為依據,整合相關的知識點。雖然高中階段的生物課程稍具難度,知識點較為繁雜且零散,但是其內部存在較強的聯系。教師可以以清晰的教學目標為基礎,整合零散的知識點,建立生物知識體系,使學生明確學習中的重難點,并進行針對性學習。例如,在《減數分裂》這個章節(jié)中,染色體的行為變化是教學重點,學生掌握這個知識點才能進行后續(xù)的生物學習,如比較減數分裂與有絲分裂中染色體行為的區(qū)別,學習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等相關知識也需要以此為依據和基礎。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以“減數分裂”為中心,整合相關知識,為學生建立生物知識框架,通過這樣的方式幫助學生認識與突破學習重難點。
第二,組織學生以合作探究形式自主突破重難點。生本理念是新課改的一項產物,明確強調了學生在教學關系中的主體性。因此,高中生物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合作探究的形式突破教學重難點,為學生搭建互相探討的平臺,使其能夠在思維碰撞中對知識重難點形成深刻的印象。而且,合作探究學習形式能夠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生物學習水平。例如,教師在講解“人體的體溫調節(jié)”這個知識點時,可以先將學生劃分為若干小組,并為其布置合作討論的問題:“大家在發(fā)燒時,是如何控制高燒的?你知道有效的方法嗎?”在組內,學生提出的方法各不相同,有的學生說“用酒精擦拭身體”,有的學生說“多喝熱水或蓋上厚被讓身體出汗”等。因為每個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有過發(fā)燒的經歷,以這樣的問題引導學生展開討論能夠集中其注意力,從而使其獲得更加豐富的學習經驗。在每個小組合作學習完畢后,教師再針對學生探究重難點的效果予以點評與詳細點撥,強化學生對生物知識的理解與掌握。
第三,借助生物實驗幫助學生鞏固課程重點。高中生物課程中包含較多的實驗模塊。有效的實驗教學能夠使學生直接參與對生物知識的探究中,從而強化其對知識點的理解。因此,以突破生物教學重難點為目標,教師可以借助生物實驗幫助學生鞏固課程重點。基于新課改理念,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生物實驗操作的機會、相應的實驗條件,發(fā)揮引導作用,使學生在實踐中突破學習重難點。例如,教師在講解《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這一節(jié)時,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組織學生有序地到生物實驗室完成相關實驗。在學生做實驗前,教師要讓學生了解實驗注意事項,保證學生安全;在學生做實驗的過程中,教師也需要在旁積極指導。學生在實驗中會產生一些新問題,比如,在肺炎雙球菌的轉化實驗中,為什么在加熱的條件下將S型細菌殺死后,還能夠使得R型細菌轉化呢?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問題,整理相關知識點,為學生詳細講解如下內容:蛋白質與核酸對于高溫的耐受力存在區(qū)別,溫度為80~100℃時,蛋白質會失去活性,DNA的雙鏈會解開,但是當溫度恢復到55℃時,DNA能夠重新形成雙鏈。教師以實驗作為載體,有利于強化學生對生物重難點知識的掌握。
綜上所述,以新課改為背景,突破重難點成為高中生物教師面臨的一項重要課題。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應該對課程重難點進行分析,以此為基礎,根據學習目標整合生物知識點;組織學生以合作探究形式自主突破重難點;借助生物實驗強化鞏固課程重點。本文對新課改下高中生物教學重難點的突破方法展開的一系列分析,希望能為提升高中生物教學質量提供一些參考。
(作者單位系山東省桓臺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