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建云
在省教育廳一課一名師的號召下,威海市文登區(qū)美術學科開展課題研究大比拼活動。我反復思考后,覺得三年級下冊的國畫基礎課《水墨游戲》對現在的小學美術課來說是個值得研究的內容,于是我決定以一次課為研究載體,開展課例研究。
微課引領,認識工具
學了微課設計后,我覺得微課在課前預習方面非常好用。于是我做了一個微視頻,并傳到各班的班級QQ群。學生利用雙休日查看視頻,上網查閱相關資料,對中國畫的工具有了初步的認識。
上課時,我在課前安排了3分鐘的交流時間,學生熟悉和認識了中國畫工具(筆、墨、紙、硯、毛氈、筆架、印泥、印章等)。
缺乏指導,效果欠佳
第一次上課,我用表演魔術的形式,先畫出了五種不同的墨色(焦、濃、重、淡、清),然后讓學生猜我是怎樣畫出來的,讓學生自主探索這五種墨色的畫法。
由于缺乏指導,完全放手給學生,學生毫無經驗,效率很差,將原本的目標扔在了腦后,只是一味地涂抹??上攵?,這是一節(jié)不太完美的國畫課。
課堂游戲,寓教于樂
經過冥思苦想之后,我改變了上課方式,采用游戲化教學的方式,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體驗。在故事情境和音樂的伴奏下,學生很快就畫出了五種墨色的變化,并總結出了水與墨的比例關系,學生整堂課僅用了16分鐘就將墨色變化、水分的掌握、中鋒冊封的運用、色與墨的關系了解得一清二楚,而且秩序井然,寓教于樂。
公開交流,獲得好評
文登區(qū)規(guī)范教學暨評價檢測美術學科會在我校召開,我執(zhí)教了三年級下冊的第一課《水墨游戲》,獲得了與會領導和教師的一致好評。最終的教學設計如下。
水墨游戲
課題:水墨游戲
課時:1課時
教材分析:《水墨游戲》是小學美術課程中國畫教學的第一課,有一個好的開端極為重要,可以為以后的國畫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在設計本課時,我主要通過游戲激發(fā)學生學習水墨畫的興趣。本課鼓勵學生大膽嘗試,欣賞、了解傳統(tǒng)水墨畫的特性及表現力,感受水墨畫獨特的韻味。
學情分析:部分學生對中國畫的工具、畫法等都很陌生,故教師的引導要細致入微,但要求放寬,不刻意強畫中國畫。教師要放手給學生體驗,讓學生在體驗中感受水墨的神奇。
教學目標:
1.通過觀看動畫,感受水墨的性能,激發(fā)學習興趣。
2.游戲體驗,能夠控制毛筆的水分,掌握焦、濃、重、淡、清五種墨色的畫法,中鋒、側鋒的用法,以及色和墨的融合。
教學重點:能控制好毛筆的水分畫出不同的墨色。
教學難點:靈活運用不同的墨色表現生活中的美。
教學評價建議:
1.是否能夠控制毛筆的水分并用不同層次的墨色作畫。
2.是否能夠巧妙運用毛筆的中鋒和側鋒表現不同的對象。
3.是否能大膽地揮毫作畫。
教學過程:
1.游戲導入,了解水墨的性能。
師:文房四寶經常和水娃娃一起做游戲,這節(jié)課我們來玩有趣的水墨游戲(師用毛筆板書課題—“水墨游戲”)
2.游戲感悟,舉辦“越野運動會”。
(師播放《運動員進行曲》,用故事引導學生畫一畫,)
聽,毛筆學校的越野運動會開始了,孩子們,快點拿起你的大毛筆,握住筆管的前半部分(師進行執(zhí)筆姿勢指導),做做準備活動。先喝口墨,別喝太多了,喝多了就在筆洗邊上刮一刮,再到場地上壓壓腿,彎彎腰。槍聲響了,快點跑!哎呀,大毛筆摔了一跤,它連滾帶爬地繼續(xù)往前跑??诳柿?,就在水面上喝口墨,繼續(xù)跑,口渴了就再喝口墨。跑了一圈又一圈,堅持,要沖線了!哇!大毛筆跑了第一名,在慶祝勝利的同時,可別忘了讓這位大功臣輕輕地躺在筆架上休息一下。
大毛筆在跑步時吃了幾次墨,喝了幾口水呢?你瞧,墨在水的作用下發(fā)生了這么豐富的變化,再仔細看看大毛筆的腳印有什么變化規(guī)律?
(課件展示)剛開始跑時,墨汁多,線條很濃,也很濕,跑著跑著,墨水干了,線條變焦了。同學們非常善于觀察,在游戲中找到了這么多的墨色變化,明晰了古人對墨色變化的界定,即焦、濃、重、淡、清。
水墨畫是我們中國特有的一種繪畫方式,和京劇、書法并稱為中國的國粹。水墨畫早在一千多年前就成了世界美術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老師希望今天的這節(jié)課能為你開啟一扇嶄新的藝術之門。
(作者單位系山東省威海市文登區(qū)三里河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