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圣利
摘? 要:課程思政融入財務管理學課程的探索,是深化財務管理專業(yè)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也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途徑。文章分析了課程思政融入財務管理學課程的必要性,提出將傳統文化融入現代財務理論的教學進行課程思政的內容設計,從教師、教材和制度建設三個維度為課程思政提供保障。
關鍵詞:課程思政;財務管理;傳統文化
中圖分類號:G641? ? ? ? 文獻標志碼:A?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1)21-0174-04
Abstract: The exploration of Integrat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o financial management teaching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deepening the teaching reform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major, but also an important way to implement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cultivat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peopl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necessity of integrat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o the teaching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suggests integrating the traditional financial culture into the teaching of modern financial theory to design the cont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so as to guarantee for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from three dimensions of teachers, teaching materials and system construction.
Key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inancial management; traditional culture
黨中央長期以來一直都非常重視高校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2016年12月召開的全國高校思想政治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huán)節(jié),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chuàng)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新局面;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fā)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2019年3月18日召開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各類課程和思政課程要相互配合。思政元素融入專業(yè)課教育是新時代高校專業(yè)課所面臨的新課題,也是其必須擔負的歷史使命,彰顯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做好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視,也必然是當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方向和趨勢。
一、課程思政融入財務管理學課程的必要性
(一)課程思政融入財務管理課程教學,是培養(yǎng)新時代德才兼?zhèn)涓咚刭|財務人才的需要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步入新時代,思想意識領域也呈現出多元化特征,培養(yǎng)什么人、怎樣培養(yǎng)人、為誰培養(yǎng)人成為中國高等教育必須回答的根本問題,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當代大學生顯得更加迫切。在各類專業(yè)課中開展課程革命,推進課程思政,是新時代賦予高校非思政課程的歷史使命。財務管理這門課程是工商管理學科各專業(yè)的核心專業(yè)課課程,這門課有很強的時代感,與國家的經濟政策、發(fā)展理念聯系很緊密,應當責無旁貸地貫徹落實課程思政改革。
經濟增長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增長,是當前我國經濟發(fā)展的新階段。高質量的經濟發(fā)展階段,需要高素質的財務管理人才。國際高等商學院協會(AACSB)認為商科教育(包含財務管理專業(yè))的培養(yǎng)目標應包含以下幾個方面:商業(yè)倫理、溝通能力、批判性思維、全球性思維、決策能力、團隊能力等。當前我國高校在培養(yǎng)財務管理人才過程中,注重技能和應用的培養(yǎng),忽視價值觀的培養(yǎng);任課教師在講授財務管理這門課的時候,注重公式的推導、知識點的講解,忽視原理和人文素質的培養(yǎng),導致培養(yǎng)的學生誠信意識淡薄、道德觀念弱化。課程思政融入專業(yè)知識講授之中,不僅在于充實專業(yè)課教學的內容,使專業(yè)課教學變得更加豐滿和厚重,更在于通過將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同專業(yè)課內容緊密結合起來,實現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的內在統一。因此,對財務管理這類以技能知識為載體的課程,進行“思政化”,改變財務管理授課過程中重智育、輕德育的現象,是培養(yǎng)新時代德才兼?zhèn)涓咚刭|財務管理人才的重要途徑和必然要求。
(二)當前財務管理學課程中思政元素的不足
財務管理學課程思政元素的不足,主要體現在教師和教材兩個方面。首先,財務管理任課教師思政意識淡薄。主觀上,他們認為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是政治輔導員和思政課老師的職責,自己的任務是把財務知識傳授給學生,注重“知識傳授”,忽視“價值引領”。導致專業(yè)課和思政課沒有形成協調發(fā)展、同頻共振的局面,主動放棄了通過專業(yè)課對學生進行思政教育的渠道。有研究表明,高校教師中有超過72.7%的專業(yè)課教師認為思政教育與自己無關,自己只負責專業(yè)課教學,86.6%的專業(yè)課教師完全不關心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在專業(yè)課中融入思政元素的教師比例不足專業(yè)課教師總數的28.1%??陀^上,財務管理任課教師在思政教育能力上可能存在不足,這與他們的自身受教育經歷相關。有些老師在學習、備課過程中,沒有深刻挖掘知識點中所蘊含的思政育人元素。甚至有些高校為了調整師資隊伍的學緣結構,更傾向于招聘有海外學習經歷的“海歸”,這些老師因長期在國外生活和學習,深受異域文化的熏陶,對我國的政治理論、方針政策等了解不多,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課程思政的實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