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俠
摘 要:高中是決定一個學生一生的重要階段,作為重要的人生指導課、政治教育課,思想政治教育在高中階段必須要貫徹人文關懷,為學生塑造良好的三觀,并為他們塑造遠大的人生理想與抱負,將學生培養(yǎng)為有利于社會主義建設的“四有青年”。結合課程實際案例,探討了如何打造更為完善的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體系,貫徹人文思想理念,塑造學生的思想意識與人生觀念。
關鍵詞:高中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人文關懷
高中生作為即將步入成年、進入高等教育或社會的群體,其思維已經(jīng)漸漸成熟。因此這一階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尤為重要,必須要以學生這一獨立個體為核心,飽含人文關懷地予以教育和引導,才能為他們塑造良好的性格、健康的三觀、積極的思想,為他們未來的深造以及走向社會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扭轉教師認知,提升學生參與度
推動思想政治教育向著人文關懷轉變的重要一步,就是要扭轉教師對自身工作任務以及學生個體地位的認知,打破傳統(tǒng)的以完成課程、書本教學任務為核心的單一工作觀念,要將樹立品德、培育人才作為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工作的核心任務,豐富教師使命,提升課堂教學的活性。此外,還應當突破傳統(tǒng)的以教師講授為核心的課堂模式,推動以學生為主體的現(xiàn)代化教育模式,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探索、主動思考的意識。
在實際教學工作中,在充分了解課本、精心備課的前提下,立足課本,推動深入的人文關懷與人文教育,尤其是要在面向全體學生開展教學的高一、高二階段,以經(jīng)濟、政治、文化相關知識和政策的教學和介紹為基礎,融入有利于學生拓展自身眼界、塑造價值觀念的各類案例和拓展知識,以充滿人文關懷的社會知識、法律知識、政治知識推動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例如,在進行文化多樣性與文化傳播這一章節(jié)的教學工作中,教師應當立足課本進行拓展教學,組織讀書分享會、文化分析報告會等以學生自主探究為主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人文教學中了解更多的知識,從而更為深刻透徹地了解文化多樣性,消除部分學生不正確的歧視性觀念和文化沙文主義觀念,為學生塑造科學的、唯物的文化價值觀。
二、健全教學設計,融入人文關懷
在課程教學的計劃設置中,教師應時刻注重課程內(nèi)容中的思想政治與文化要素,貫徹馬克思主義、唯物主義的教學道路、審視視角、工作方法。推動思想政治教學為提高學生思想認識水平服務、為學生的未來長遠發(fā)展服務、為國家的長治久安建設服務。
在實際的課程教學體系設計工作中,教師應從課程教學計劃大綱入手,從開學第一課的整體知識結構介紹,到教學主體的每一個課程小節(jié)中進行融入人文關懷的重新建構。例如,在經(jīng)濟全球化的教學中,教師應當使用專業(yè)參考書目、紀錄片等更具全面性、真實性的材料,全面地為學生介紹不同國家的經(jīng)濟發(fā)展模式和具體國情,從而讓學生更加科學、客觀地看待世界各國的發(fā)展道路,更全面地看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以平等、科學的姿態(tài)為學生傳遞人文科學知識,全面提升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強化學生對共產(chǎn)主義、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在開闊學生的視野的同時樹立學生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三、關懷學生生活,推動思政教育
人文關懷的核心在于對學生具體生活與個體思想、行為的關懷。因此,應當結合塑造學生良好健康的三觀,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法律底線思維的教學任務開展對學生的全方位關懷。通過引入生活中的實際事例、案例,讓學生全面認識到國家法律、政治制度、市場經(jīng)濟、文化交流對一個人生活的具體影響。
例如,在法律方面的教學中,可以引入一些與學生同齡的“學生作家”“學生畫師”合法民事權益被侵犯的事例。一方面提升學生的法律意識,讓他們有運用法律維護自身權益、培養(yǎng)他們敢于和不良現(xiàn)象作斗爭的思想意識;另一方面加強學生的底線思維,讓學生明白道德與法律是一條無處不在的準繩,告誡學生不可侵害他人權益,更不可危害社會。
高中階段是重要的學習階段,必須要貫徹人文關懷,想學生所想,授學生所需,圍繞學生的實際生活開展充滿關懷的教學。通過扭轉教師認知,推動多元化的學生參與性課堂教學工作的落實;通過健全教學設計,建立融入人文關懷的課堂;通過關懷學生生活,推動人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體系的建設等手段,構建面向未來、面向現(xiàn)代化的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體系,為學生樹立理想、塑造信念。
參考文獻:
[1]王莉.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優(yōu)秀流行文化資源應用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20.
[2]崔晴.情境教學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開封:河南大學,2020.
[3]李麗娟.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知行合一能力培養(yǎng)問題研究[D].開封:河南大學,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