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薇
摘 要:隨著科技的不斷發(fā)展,技術的不斷進步,現(xiàn)代技術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諸多的便利,同時也為教育事業(yè)提供了海量資源和多樣化的授課模式。而語文學科需要海量的資源來幫助學生提升閱讀水平。固有的教學模式具有一定的弊端,僵化的授課模式使小學生的閱讀水平相對比較薄弱,因此要巧妙借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提升閱讀教學的質(zhì)量。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深度融合;策略分析
隨著現(xiàn)代技術不斷發(fā)展,信息技術在人們生活中的應用越發(fā)廣泛,不僅給我們的生活帶來諸多便利,同時也為教育事業(yè)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使教育資源更加豐富。而多媒體技術的廣泛運用,也使教材中抽象的概念變得生動具體,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思維更加敏捷,積極性更高,知識理解得更加透徹,現(xiàn)代技術的應用可謂是益處多多。因此要將二者充分地結(jié)合,促進語文閱讀教學質(zhì)量的進一步提高。
一、利用多媒體進行課前導入
課前導入是一節(jié)課的開始,良好的開始是一節(jié)課成功的一半[1]。在以往的教學模式中,教師著重于對知識內(nèi)容的講解,新課的導入比較突兀,沒有為學生留有思考的時間,從而使其在聽課的過程中容易出現(xiàn)“溜號”的現(xiàn)象,錯過了許多重要的知識點,阻礙了閱讀質(zhì)量和效率的提升。為了有效避免此類狀況的發(fā)生,在授課的過程中應結(jié)合所教授的知識內(nèi)容利用多媒體進行課前導入,使其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之上,通過學習掌握一定的閱讀技巧和知識技能,從而使閱讀教學更有效。
以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中的《草船借箭》為例,在依托課文進行閱讀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呈現(xiàn)有關草船借箭的插圖,組織學生進行觀看,并引導其對插圖所呈現(xiàn)的內(nèi)容進行合理的想象,同時教師也可以借助多媒體為學生講述有關“赤壁之戰(zhàn)”的故事內(nèi)容,從而進行提問式的課前導入:“看到課題,同學們會想到什么?草船借箭的主人公是誰?為什么要草船借箭呢?草船借箭的過程是怎樣的呢?最后是否借到箭了呢?”從而使其通過問題式的情境導入,能對課文的內(nèi)容進行合理的想象,同時也能使閱讀更具合理性,使其在信息技術的輔助下,提升閱讀的效果。
二、課內(nèi)學習與課外復習相結(jié)合
課前預習—課內(nèi)學習—課后復習,是提高學習成績最好的方式之一,因此教師要學生的課內(nèi)學習與課后復習緊密相連,使其對所學習的知識加以鞏固,加深印象,教師也要鼓勵學生對所學習的知識加以運用,把所學的知識加以利用才是學習的最終目的。教師可以利用網(wǎng)絡的便利搭建一個與學生交流互動的平臺,依據(jù)所教授過的知識形成話題,組織學生對話題內(nèi)容進行討論,使其充分發(fā)表自身的想法?;咏涣髌脚_的搭建,不僅可以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同時也有助于強化學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使其取長補短,提升閱讀效果[2]。
以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中的《祖父的園子》為例,在依托課文進行閱讀教學時,教師可以先組織學生對本課的知識內(nèi)容進行學習,并引導其在閱讀的過程中形成獨到的見解,同時為了有效提升小學生閱讀的效果,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搭建互動交流的平臺,并組織學生對自身所熟悉的園子進行描述,使其在分享的過程中,充分體會作者對祖父的園子的情感,引發(fā)情感的共鳴,使其在互動交流中,取長補短,增加知識的積累,提升學習的效果。
三、情境再現(xiàn),生動理解
隨著教學體系的不斷發(fā)展完善,課堂教學更加關注學生的學習體驗以及課堂授課效果的提升,固有的授課模式較為僵化,以教師的知識講解為主,忽視了學生的學習體驗以及課堂授課效果的提升。信息技術的發(fā)展為教育教學提供了多樣化的授課手段,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課堂氛圍的活躍度[3]。對此,教師在教授課的過程中,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便利,創(chuàng)設一定的授課情境,使抽象的知識內(nèi)容更具體,幫助學生深化對知識內(nèi)容的理解,提升課堂參與度,掌握學習方法,提升閱讀的質(zhì)量。
以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中的《觀潮》為例,在依托課文進行閱讀教學時,教師可以將觀潮的景象用視頻的形式進行呈現(xiàn),從而使其對觀潮的景象有更直觀的了解,人山人海、波濤洶涌等,從而將學生帶入觀潮的情境之中,仿佛置身于觀潮的隊伍之中,使其在對課文進行閱讀時,能夠在頭腦中形成相應的畫面,增強閱讀體驗,對課文中描述的情境以及所抒發(fā)的情感有更深刻的體會,使閱讀教學更具有效性。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能夠?qū)⒊橄蟮母拍钭兊蒙鷦泳唧w,更能夠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其很好地投入學習中,同時也能夠為閱讀提供豐富的資源,供其參考。信息技術的應用,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也提升了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質(zhì)量,降低了教學的難度。因此,在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便利,增強閱讀的生動性與豐富性。
參考文獻:
[1]季玲,李曉娟.基于小學語文思辨性閱讀教學地教師角色重塑[J].教育觀察,2019(8):63-64.
[2]李東清.基于思辨的小學語文深度閱讀模式探析[J].亞太教育,2019(7):21-22.
[3]毛海鷹.為高階思維而教:小學語文創(chuàng)新教學探索[J].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9(11):6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