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霞
[摘 要]閱讀是提升語文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名著導讀”教學又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關鍵。一些學?!懊鴮ёx”教學脫離文本,面目全非,很多學生離名著越來越遠。只有探尋正確的“名著導讀”教學方法,搭建閱讀平臺,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增強閱讀信心,學生才能夠在閱讀實踐中拓寬視野,增加文化底蘊,提高理解鑒賞能力。
[關鍵詞]名著導讀;以讀促教;閱讀信心;閱讀情味
閱讀名著可以洗濯靈魂,開啟智慧;閱讀名著可以積淀知識,頤養(yǎng)情操;閱讀名著可以開闊視野,認識世界。閱讀名著讓人欣賞到不同的生命風景,從而使自己靈魂歡暢,精神飽滿而豐盈。初中“名著導讀”教學就像在學生心中種下一棵種子,只要教師有的放矢地去澆水、施肥、培土,相信“名著閱讀”就能生根、發(fā)芽、開花、結果。閱讀名著是學生重新塑造自我靈魂、完成自我超越、提升語文素養(yǎng)的必經(jīng)之路。
一、挖掘教材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
初中學生文化積累少,受年齡和閱讀的影響,分析能力和鑒賞能力不高,認識和興趣大多停留在圖文階段。讓初中生去閱讀名著中的原著,篇幅的冗長,情節(jié)的錯綜復雜,都會讓學生產(chǎn)生畏難心理。正所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笨梢?,學生樂于學習是閱讀好名著的關鍵?!懊鴮ёx”中,教師是“導”的主角,學生是“教”的主體。教師的“導”,用心于學生“興趣”,以導促教,提高學生的閱讀需求,變“要我讀”為“我要讀”,這樣的閱讀效果才能事半功倍。
1.以教帶學,讓課內(nèi)促動課外
教學中選用的“人教版部編教材”都是專家研磨,反復修訂的教材,選入的課文堪稱是學習的經(jīng)典,每一冊從古文到現(xiàn)代文都是閱讀中的精品。教師一定要抓好文中的精彩部分,調(diào)動學生閱讀相關名著的興趣。如學習《皇帝的新裝》,當孩子喊出“他什么也沒有穿??!”教師此時必須適當引導“這場鬧劇背后有一個巨人,用放大鏡理智地看這個虛偽的世界,揭示著人間百態(tài),這個人就是安徒生,他正用他的筆寫著故事,控訴人性中的丑惡,沒有讀過《安徒生童話選》的同學,真建議你好好讀一讀,透過安徒生的筆,看一看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惡?!边@樣,很多學生閱讀的欲望被調(diào)動起來,慢慢就會喜歡閱讀。
2.習題拓展,營造閱讀名著氛圍
名著是中考必考題之一,在平時語文訓練中很容易遇到名著題。這時教師可以調(diào)動學生講故事的熱情,談見解的興致,營造一個“七嘴八舌”議名著的氛圍。把那些讀過考題中名著的學生積極性調(diào)動起來,那些沒讀過考題中名著的學生自然就很著急,閱讀探索名著的欲望就被調(diào)動起來了。如一道習題:你能根據(jù)《西游記》中故事,寫出一句歇后語嗎?《西游記》這本名著并不陌生,很多同學即使沒讀過,電視劇也看過很多遍,對里面的故事情節(jié)很熟悉,但說到“歇后語”就語塞了,讀過名著的學生張口就來,“豬八戒照鏡子——里外不是人”“猴子爬竹竿——上躥下跳”“觀音菩薩進澡堂——左右為難”“和尚打傘——無法無天”……讀過名著的學生越說越來勁,沒讀過的學生自行慚愧。這時把這道題留做作業(yè),一定會有一部分學生會去看原著的。對于從小沒有閱讀習慣的學生,讓學生安安穩(wěn)穩(wěn)去讀一部名著很困難?!芭d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想方設法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從心底想讀,名著閱讀才會起到效果。尤其作為語文教師,在閱讀課上的引導和推薦閱讀是很重要的。
二、用好名著導讀,教會學生閱讀方法
1.初始閱讀,要授之以漁
一些初一學生沒有閱讀名著的習慣和興趣,讓他們?nèi)プx名著,就是范范閱讀,讀個大概,如若考點閱讀知識,除了幾個精彩情節(jié)之外,幾乎說不出個所以然來。要想讓學生很好地閱讀名著,首要任務是教學生閱讀名著的方法,掌握閱讀名著的要點。初讀名著,可以讓學生寫讀書筆記,筆記中要有知識要點:(1)了解作者;(2)找出寫作背景;(3)概括故事梗概;(4)體會名著反映的主題;(5)找出主要人物,并列出思維導圖;(6)寫出6——10個故事情節(jié);(7)寫出其中你最感動的情節(jié),并寫出感動你的原因;(8)把描寫細膩、感情深刻的美句畫下來,做批注,說明美句的原因,并摘抄在筆記上;(9)通讀全書后,寫一篇讀后感;(10)做一期手抄報。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本名著,不同的學生讀,會有不同的感悟;學生在不同的時期讀,也會有不同的體會。教師要允許學生自主體驗,自主思考,自主發(fā)現(xiàn),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而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他們。通過這十方面的要求,學生知道怎樣讀名著,讀哪些內(nèi)容,懂得讀名著不是看熱鬧,而是有任務、有目的的閱讀。
2.演課本劇,調(diào)和閱讀情趣
對于一個不太喜歡讀書的學生,即使教師把他的閱讀興趣調(diào)動起來了,可能隨著時間的推移,興趣也會逐漸變淡,或者半途而廢,開小差。為完成讀書任務,到網(wǎng)絡中摘抄,拿別人名著筆記抄襲。那么,教師就要及時搭建平臺,讓學生找到閱讀的快樂,增加讀下去的信心。名著故事性比較強,感人的地方多,我們可以采取課本劇表演的方法,以演來促讀。在閱讀中往往為了交流方便,一般是8人一小組??梢园才旁陂喿x中或者閱讀后,把自己喜歡的章節(jié)改編成課本劇,小組成員根據(jù)自身的特點安排角色,準備道具,進行課本劇匯報表演。準備的過程中,小組成員之間會對角色安排、表演進行切磋,這就是一種對人物、對課本的再次理解?;顒右竺總€人都要參與到角色中,每個成員都要行動起來,每個成員必須通過名著閱讀再次閱讀了解人物。尤其是那些不愛讀名著的學生,因為任務的驅(qū)使也要努力去讀,在讀和演的過程中,閱讀的興致逐漸增強。
3.設置活動,增強閱讀的信心
初中名著導讀只起到一個引領的作用,學生在導讀中走進名著,回歸文本、研讀文本,這才是真正的目的。很多學生沒有閱讀的習慣,閱讀過程中會出現(xiàn)望難止步的現(xiàn)象,為了增強學生閱讀的信心,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機會或舞臺,通過多姿多彩的活動推動學生深入閱讀。如“讀書筆記展覽”中,學生將《西游記》筆記進行展示。有的同學把教師要求十點都寫得工工整整,很清楚;有的還有自己的創(chuàng)意,加了“人物關系圖”——《西游記》中師徒四人的人物外貌、武器、前身、封佛,各自故事情節(jié),獨自情節(jié),一目了然;還有的同學將感人的故事加入評論和自己的看法……這樣在參觀時,孰好孰差,涇渭分明。受到表揚的學生會加倍努力,沒有受到表揚的學生也有了努力的方向。
三、制定計劃制度,促進學生主體閱讀
閱讀名著,是一個漫長而繁瑣的過程,在語文教學中是個辛苦活,尤其對語文教師而言,更是良心活。只有出色的引導和認真的督促才能產(chǎn)生良好的閱讀效果。為克服學生閱讀名著的盲目性和隨意性,防止半途而廢,可圍繞名著做閱讀計劃,為方便督促,班級成員分五個大組,每組8人。首先,每天閱讀30分鐘,約5000字,并做好閱讀筆記,每周閱讀課可展示自己的讀書筆記,交流一周閱讀心得和困惑,組長做好記錄,及時掌握學生閱讀的量和筆記情況,每個小組將“閱讀進度表”張貼在班級“公示欄”中做公示。其次,一般一個多月可閱讀一本普通的名著,為了讓閱讀更有效果,閱讀結束后,展示每位學生讀書筆記,通過傳閱、對比,學生自己找差距,小組中選出優(yōu)秀的讀書筆記班級展覽,約3天時間。再次,學生根據(jù)閱讀內(nèi)容做思維導圖,可根據(jù)人物關系做導圖,可根據(jù)情節(jié)關系做導圖,還可根據(jù)地點變換做導圖,總之選合適角度把內(nèi)容理清楚,約3天時間。最后一步,寫讀書筆記。學生根據(jù)自己的閱讀理解可從不同角度寫讀后感,這些寶貴的思想火花,就能反映學生閱讀時的思想和情感軌跡,更能提升學生的閱讀鑒賞能力。通過以上這四步計劃的詳細制定,讓學生感覺到讀書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堅持下去讀書習慣就養(yǎng)成了。此外,這幾步也是由簡入繁閱讀方法,長此以往,學生就知道如何閱讀名著了。
名著是數(shù)千年文化的積淀,閱讀名著一定要持之以恒。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要不斷地探索和實踐,讓學生體驗到讀書的樂趣,營造“讀好書,好讀書”的良好氛圍,不斷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湯菊華,何繼國.淺談初中語文名著導讀教學[J].新課程·教師,2011,(02).
[2]周日紅.試論我的語文教育科學發(fā)展觀[D].湖南師范大學,2013,(07).
(責任編輯 史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