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鶴
摘要: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歷史教學突破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局限性,以具有更強教學效果的多元化教學方式為核心,促進培養(yǎng)了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能力。本文將通過利用歷史圖片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利用歷史圖片完成情感態(tài)度教育目標、采取歷史圖片與音樂及古詩詞相結合等多項措施,對歷史圖片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有效運用策略進行分析。
關鍵詞:歷史圖片;初中歷史;有效運用
中圖分類號:G633.51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1)09-060
歷史圖片教學方式的運用相比于傳統(tǒng)教學模式而言具有更強的教學效果,有效改善了傳統(tǒng)教學方法中單一化的弊端,提升了歷史教學的趣味性和有效性。靈活運用歷史圖片開展初中歷史教學,是提高初中歷史教學效率,強化學生理解能力的關鍵措施。
一、初中歷史教學運用圖片的重要性
1.運用歷史圖片能夠豐富課堂教學內(nèi)容
對于初中階段的歷史教學來說,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向?qū)W生們展示一些與課堂教學內(nèi)容有關的歷史圖片,可以充分地調(diào)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又能夠增加歷史課堂的趣味性,從而提高初中歷史課堂的教學效率。雖然目前初中歷史的課本上,已經(jīng)有相應的插圖和文字解釋說明,但是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注意力重點放在文字內(nèi)容上,而常常忽略圖片和小字部分。由于部分歷史圖片是根據(jù)真實的歷史事件而設計的,歷史圖片能夠?qū)⑷宋镄蜗蠡蛘邭v史事件形象地向?qū)W生們展示出來,相比于文字更加符合學生的認知能力,并且結合實際。所以在初中的歷史課堂上,利用歷史圖片作為載體進行知識點的講述,能夠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豐富課堂的教學內(nèi)容,讓同學們通過觀察真實的歷史圖片,來提升學生的歷史責任感,幫助學生建立科學正確的歷史觀念。
2.運用歷史圖片能夠改變傳統(tǒng)教學的弊端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社會和學校對于歷史這門學科的教育也更加重視,要求學生在初中階段就要培養(yǎng)科學正確的歷史觀念,拒絕歷史虛無主義,讓初中階段的學生通過歷史學習,能夠豐富歷史知識,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但是傳統(tǒng)的歷史教學方法只強調(diào)傳授知識,機械記憶,久而久之學生就會感到疲憊,對歷史學科失去興趣,甚至出現(xiàn)抵觸情緒。因此,改進教育模式、更新教學理念、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是十分必要的。在歷史的課堂中運用歷史圖片這種教學方法,避免了傳統(tǒng)教學課堂中枯燥乏味的文字教學的弊端,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向?qū)W生展示豐富的歷史圖片,既能夠豐富課堂教學內(nèi)容,也能夠豐富課堂教學形式,讓學生的注意力始終集中在課堂上,并且學生通過教師所展示的圖片,了解到真實的歷史情況,歷史圖片和文字說明相結合,使學生能夠更加深入的理解歷史,提高其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發(fā)展學生的思維。
3.運用歷史圖片能夠使學生更容易的掌握所學知識
我們研究初中教學的形式就能夠發(fā)現(xiàn),單調(diào)的文本和文字本身是不具備色彩的,需要學生結合自己的情感去自身體驗。單一的文本不能夠表達出直觀的感覺效果,在初中歷史的教材中敘述相關歷史知識的文字,也很難對學生形成一種啟發(fā)性的教育效果,如果這個時候教師在對學生們通過文本講述相關的歷史知識點時配上相應的歷史圖片,那么圖文結合就能夠起到提高課堂效率的效果。同時,初中階段的學生學習方法尚且不完善,不科學,一些學生在對課本中一些文字內(nèi)容進行分析和思考時難免會忽略一些重要的知識點,從而無法對相關的內(nèi)容做到全面的認識和理解,甚至還會對某一內(nèi)容形成理解上的偏差和錯誤。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引用歷史圖片,將枯燥的文字內(nèi)容與歷史圖片相結合起來一同展示給學生,通過這樣圖文并茂的教學方法,學生就能夠?qū)φn本中的文字內(nèi)容結合圖片形成全面的認知,極大地避免了學生在歷史的學習中出現(xiàn)負面的心理情況。并且結合相關的圖片內(nèi)容,將抽象轉化為形象,將復雜轉化為簡單,同時簡化了教學步驟,降低了教學難度。
二、在對歷史圖片使用的時候需要關注的問題
1.使用歷史圖片進行教學時要精選圖片并恰到好處地運用
對于初中歷史的教育工作者來說,在進行初中歷史教學時,靈活的運用歷史圖片的目的,是以更加直觀且有趣的方式將相關的教學內(nèi)容展示給學生們,運用歷史圖片進行教學的根本目的是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促使學生良好學習方法和思維模式的養(yǎng)成,而不是盲目的引入歷史圖片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所以,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運用歷史圖片,應當注意到一些原則。首先,在課堂中引用的歷史圖片,一定對于初中歷史的教育起到輔助的作用,使用歷史圖片時,一定能夠達到預期的課堂教學效果。為了實現(xiàn)上述教學目標,那么教師在選取歷史圖片時,就要緊密的貼合課本進行科學的選取,并且教師在運用歷史圖片教學過程中,也不能夠?qū)⒅攸c只放在圖片上,也要同時兼顧課本文字內(nèi)容的講解,雙管齊下才能夠更好地實現(xiàn)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處于初中階段的學生對知識的渴求較高,并且容易對新奇的事物產(chǎn)生興趣,學生的記憶力也處在黃金階段,所以教師在選取歷史圖片時,一定要切合實際,依據(jù)課標、課本來選取恰當?shù)臍v史圖片,這樣所選取的歷史圖片才具有實際的教育意義。選取完歷史圖片之后,就是還要指導學生如何觀察歷史圖片,并且引導學生從歷史圖片中提取有用的信息,指導學生形成正確科學的學習方法。
2.使用歷史圖片進行教學時應該注意和教學內(nèi)容有效融入
在初中的歷史課堂中引入了歷史圖片的作用是多樣化的。歷史圖片的目的之一是讓同學們能夠更好地掌握課堂中所教授的歷史知識,更重要的還是培養(yǎng)學生讀圖、識圖,以及根據(jù)相關的歷史圖片提取有用知識的學習能力。并且圖片本身就不像是語言文字那樣比較單一,學生們通過閱讀圖片就能夠產(chǎn)生一種輕松的心理,這樣就是將歷史圖片與相關的教學內(nèi)容相整合,就能夠調(diào)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就能夠使學生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更加愿意配合教師開展相關的教學活動,在此基礎上進行思考和學習。所以,教師在選舉歷史圖片時首先要求圖片能夠與課堂教學內(nèi)容具有關聯(lián)性,其次所選取的歷史圖片還要注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處于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學習和成長的黃金階段,在這個階段,一些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會對學生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所以教師在選取相關的歷史圖片之后,也要注重對學生讀圖和識圖能力的指導和培養(yǎng),讓同學們通過觀察歷史圖片就能思考相關的歷史問題,使學生形成善于觀察和善于思考的良好學習習慣。其次,初中歷史教師在選取歷史圖片時,也要善于對圖片進行分析,考慮相應的教學內(nèi)容以及學生的心理特點,結合多方面的因素,選擇比較恰當?shù)臍v史圖片,這樣才能夠在初中的歷史課堂中實現(xiàn)歷史圖片的有效融入,并且使歷史圖片成為重要的教學輔助工具,發(fā)揮出教學價值,體現(xiàn)出歷史圖片的育人作用。
三、初中歷史教學中運用歷史圖片的有效策略
1.利用歷史圖片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激發(fā)學生歷史學習興趣,是當前階段初中歷史教學工作中的重要內(nèi)容和教學目標。將歷史圖片教學方式運用至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不僅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歷史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同時可以促進活躍課堂氛圍,使歷史教學氛圍突破傳統(tǒng)固化形式[1]。在初中歷史的教學課堂中,教師僅僅憑借文字進行教學,難免會顯得枯燥和單一。如果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能夠引用歷史圖片,那么學生就會對這種直觀的教學表現(xiàn)形式產(chǎn)生興趣,從而提高起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例如:在初中歷史《清朝前期的文學藝術》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歷史圖片教學方式進行引導,使學生通過歷史圖片結合歷史知識的學習了解思想主題和藝術表現(xiàn)手法兩個方面鑒賞文藝作品的方法。同時在歷史圖片的引導作用下,使學生以較強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態(tài)度了解清朝前期戲曲藝術的繁榮。對此,歷史教師可以利用《紅樓夢》的歷史圖片對學生進行教學,使學生了解其在文學歷史上的重要地位。因此,將歷史圖片運用于初中歷史教學課堂中,是促進提升學生對歷史學習興趣的重要方法。
2.利用歷史圖片完成情感態(tài)度教育目標
在初中歷史課程教學過程中,情感態(tài)度發(fā)展目標的設計是素質(zhì)教育的根本所在?,F(xiàn)代教育體系中,教案設計不僅要體現(xiàn)知識教學目標、技能教學目標,同時要結合課程內(nèi)容和歷史課程元素,設計情感態(tài)度發(fā)展目標,以此促進提升學生綜合素養(yǎng),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念。學生的理解和想象能力有限,如果僅憑這語言的描述和文字的表達,那么學生很難想象歷史上一些繁榮的場景,利用歷史圖片就能夠輔助學生進行想象,幫助教師完成情感態(tài)度的教育目標。例如:在初中歷史《盛唐氣象》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歷史圖片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引導,使學生通過對盛唐時期的歷史圖片的觀察和學習,培養(yǎng)學生強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以及責任感,進而達到情感態(tài)度發(fā)展目標。因此,利用歷史圖片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引導,是促進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養(yǎng),完成素質(zhì)教育目標的有效方式。
3.將歷史圖片與音樂及古詩詞相結合教學
歷史圖片教學方法的具體運用過程中,為了豐富學生的體驗感,引導學生多感官體驗學習,教師可以利用歷史圖片與音樂及古詩詞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引導,充分展示歷史教學的多樣性,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2]。多種感官器官的沖擊和刺激就能夠豐富學生課堂的學習體驗,從而產(chǎn)生更加有效的教學效果。例如:在初中歷史《中國共產(chǎn)黨誕生》的教學過程中,歷史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為學生展示相關歷史圖片,將中國共產(chǎn)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的圖片為學生呈現(xiàn),同時結合《沒有共產(chǎn)黨就沒有新中國》的音樂作為背景,使學生充分了解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的歷史意義,激發(fā)學生愛黨愛國的思想情感。另外,將古詩詞教學內(nèi)容與歷史圖片教學方式相結合,同樣是非常有效的教學方法,通過與歷史課程相關歷史時期的古詩詞引導學生感受其時代背景,也是促進提升歷史教學效果的有效措施。
4.通過歷史圖片為學生設置問題
在歷史圖片教學方式運用過程中,歷史教師可以結合歷史圖片為學生設置啟發(fā)性和引導性問題,使學生結合歷史圖片進行自主分析及探究,從而達到發(fā)展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與探究能力的教學目標。例如:在初中歷史《抗擊八國聯(lián)軍》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圓明園的歷史圖片與當前圖片進行對比,根據(jù)本課教學目標為學生設計相關歷史問題,使學生充分了解八國聯(lián)軍侵華戰(zhàn)爭爆發(fā)的時間和組成八國聯(lián)軍的八個國家及《辛丑條約》簽訂的過程與主要內(nèi)容。對此,歷史教師可以設計“八國聯(lián)軍侵華的主要目的是什么?”以及“辛丑條約簽訂的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為探究問題,引導學生根據(jù)歷史圖片進行分析,使學生掌握基本的歷史分析方法,同時促進提升學生的歷史學習效果[3]。
5.結合歷史圖片發(fā)展學生觀察能力及思維能力
觀察能力與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是初中階段學生必備的基礎學習能力,結合歷史圖片教學方式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是十分科學的教學方法。與傳統(tǒng)灌輸式教學模式相比較,歷史圖片教學方法的運用可以更加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進行思考,進而達到發(fā)展學生思維能力的教學目標。例如:在《辛亥革命》教學過程中,歷史教師可以結合孫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動圖片,引導學生結合歷史知識進行思考,使學生認識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其中不僅要包含辛亥革命的性質(zhì),同時要掌握辛亥革命的歷史功績,促進提升學生歷史學習效果。
將歷史圖片教學方法與初中歷史課程教學內(nèi)容相結合,可以有效突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利用更加高效、科學的教學方式提升學生的歷史學習效果和知識理解能力。
參考文獻:
[1]陳維.歷史圖片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J].文史博覽(理論),2016(06):81-83.
[2]郭錦繡.歷史圖片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J].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2015(12):65+67.
[3]趙杰.歷史圖片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3(03):171.
(作者單位:甘肅省會寧縣實驗初級中學,甘肅 會寧730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