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克敏
摘 要:近些年來,我國中職教育事業(yè)獲得了很好的發(fā)展,而在時代不斷發(fā)展的背景下,各行各業(yè)越來越需要綜合素質較高以及職業(yè)能力較強的職業(yè)型人才,這種情況下也就意味著社會對于中職學生的體能、智力、身體素質以及適應能力等各個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中職體育教學十分重要,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不僅是中職體育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身體素質的重要途徑。因此,教師應針對體育鍛煉習慣養(yǎng)成進行探究。
關鍵詞:中職;體育鍛煉;習慣養(yǎng)成
中圖分類號:G71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20-000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0.003
習慣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逐漸養(yǎng)成的。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強調終身體育,健康第一。因此,教師在進行中職體育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注重轉變傳統(tǒng)教學觀念,改變傳統(tǒng)課堂教學模式以及教育方式,進而通過各種合理有效的途徑來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诖耍疚膶⑨槍χ新汅w育鍛煉習慣養(yǎng)成途徑進行分析探究,從而使學生成為身體素質較高的職業(yè)型人才。
一、加強體育鍛煉方法指導,取得良好鍛煉效果
指導學生掌握科學合理的體育鍛煉方法,是促使學生體育鍛煉習慣養(yǎng)成非常重要的一個步驟,只有科學合理的體育鍛煉方法才能夠引導學生正確進行體育鍛煉。并不是任何一種體育活動都是體育鍛煉,不是任何一種體育活動都能夠獲得增強體質以及鍛煉身體的效果,學生不懂得運用科學合理的體育鍛煉方法鍛煉身體,不僅會直接影響到學生體育鍛煉習慣的養(yǎng)成效果,還會給學生身體健康方面帶來損害,也只有懂得運用科學合理的體育鍛煉方法,才能夠真正達到良好的體育鍛煉效果。因此,在中職體育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將科學合理體育鍛煉的基本原理以及方法等有意識地教給學生。在此過程中,首先,教師應讓學生了解人體的結構以及各個器官的功能,同時注重講述鍛煉身體的衛(wèi)生常識以及安全常識,這些基本的知識是保證學生在體育鍛煉過程中身體健康的重要因素。其次,要讓學生懂得自己身體合理鍛煉的程序以及最佳鍛煉方法,還要讓學生明白為什么在體育鍛煉之前要進行準備工作,以及體育鍛煉之后的整理活動,這能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參與到相關體育鍛煉過程中,進而取得良好的體育鍛煉效果。
二、體育鍛煉與競賽結合,調動學生鍛煉積極性
處于中職學習階段的學生具備非常強的好勝心理,而激發(fā)學生的好勝心理能夠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體育鍛煉過程中,充分調動學生體育鍛煉的積極性以及主動性,因此,在中職體育鍛煉習慣養(yǎng)成的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將體育鍛煉以及競賽充分結合,運用競賽激發(fā)學生的好勝心理。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在中職體育教學過程中組織開展小型體育競賽活動,注重將競賽活動與體育鍛煉充分結合,讓每一個學生都有參與比賽的機會,有充分展示自己的舞臺,進而使得學生能夠切實感受到體育鍛煉的艱辛以及競賽之后獲得成功的喜悅,這能有效提高學生的體育鍛煉熱情??偠灾谥新汅w育教學過程中,將體育鍛煉與競賽充分結合能夠調動學生參與到體育鍛煉的積極性以及主動性,加深其對體育鍛煉的感情,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鍛煉興趣以及愛好,強化學生的集體觀念以及榮譽感,在此基礎上能夠促使學生奮發(fā)向上,進而逐漸使學生養(yǎng)成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從而提高學生體育鍛煉的效果以及學生身體素質,有效提高中職體育教學效果。
三、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充分發(fā)揮教師的榜樣作用
在進行中職體育鍛煉習慣養(yǎng)成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注重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并將榜樣作用充分發(fā)揮出來,這是養(yǎng)成學生體育鍛煉習慣的第一步,同時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在構建良好師生關系的過程中,教師應注重轉變以往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做學生的知心朋友,多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學生在學習、體育鍛煉以及學校生活的過程中常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難題,教師一定要多關心、鼓勵以及幫助學生,增強學生解決難題的勇氣以及自信心[1]。在構建良好師生關系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重視學生的體育鍛煉,同時也要重視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加強與學生進行溝通,幫助學生走出生活當中及體育鍛煉當中遇到的困境,從而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與此同時,教師也應在日常體育教學過程中充分發(fā)揮自身的榜樣作用。教師對學生的影響非常大,教師的一言一行都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而這也是學生養(yǎng)成體育鍛煉習慣的有效途徑。在此基礎上,教師應在開展體育鍛煉的過程中,有意識地表達出自己對于體育鍛煉的重視,受到教師的影響,學生才會自覺提高體育鍛煉意識,也能夠自主在課內以及課外加強體育鍛煉,進而有效提高體育鍛煉效果。
四、運用因材施教教學方法,提高體育鍛煉養(yǎng)成效果
因材施教教學方法是新課程改革之后大力倡導的教學方法。在養(yǎng)成學生體育鍛煉習慣的過程中,因材施教教學法能夠發(fā)揮出不可估量的作用。在運用因材施教教學法進行體育鍛煉的過程中,教師首先要將學生合理分成三個層次,分別為第一層次、第二層次、第三層次,在這其中,第一個層次為班級內的優(yōu)等生,也就是指體育綜合素質較高的學生。第二個層次為班級內的中等生,也就是指具備一定程度體育綜合素質的學生。第三個層次為班級內的后進生,是指不具備良好的體育鍛煉能力,對于體育鍛煉不感興趣的學生。然后教師在這三個層次的基礎上開展針對性的教學,具體而言,第一個層次學生教師可以運用激勵教學手段以及競爭教學手段,以此激發(fā)學生不斷進行鍛煉的動力,讓學生能夠不斷獲得更好發(fā)展。第二個層次學生可以運用鼓勵教學手段,加強對學生的鼓勵能夠調動學生體育鍛煉的積極性以及主動性,激發(fā)學生體育鍛煉的熱情,這種情況下能夠使得學生更好地參與體育鍛煉。第三個層次可以運用表揚教學手段,表揚能夠建立學生體育鍛煉的自信心,同時還能夠拉近體育鍛煉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從而激發(fā)學生體育鍛煉的興趣,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到體育鍛煉當中??偠灾虿氖┙探虒W法能夠使得所有學生得到一定的發(fā)展,從而有效提高體育鍛煉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