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華銳
摘 ?要:目的 ?探究與分析急性前壁心梗急診冠脈介入治療時間窗差異對其療效的影響。方法 ?回顧性分析臨邑縣人民醫(yī)院自2017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急性前壁心梗行冠脈介入治療的患者80例的臨床資料,按照不同的介入治療時間窗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各40例。對照組在發(fā)病后的3~12 h給予冠脈介入治療,觀察組在發(fā)病≤3 h內給予冠脈介入治療,對比兩組療效及術后隨訪6個月期間心絞痛、心室重構及心源性休克等不良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率、治療后的心功能指標。結果 ?觀察組與對照組相比臨床總有效率較高,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與對照組對照組相比術后隨訪6個月期間不良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率較低,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與對照組治療后相比左室射血分數(LVEF)升高、左室舒張末期內徑(LVEDD)及左室收縮末期內經(LVESD)均降低,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急性前壁心梗≤3 h內給予冠脈介入治療的臨床總有效率較高,術后隨訪6個月期間不良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率較低,安全性較高。
關鍵詞:急性前壁心梗;急診冠脈介入;治療時間窗;療效
中圖分類號:R542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9-8011(2021)-5-0063-03
急性心肌梗死作為臨床上一類發(fā)病率較高的心血管內科危急重癥,在發(fā)病期間通常可引起不可逆性心肌細胞壞死的發(fā)生,與此同時,隨著疾病的進展導致心肌梗死區(qū)域不斷形成纖維化及瘢痕,最終可引起心室重構,甚至導致心力衰竭的發(fā)生,對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了較大的影響[1]。因此,采取積極有效的方法對其進行治療至關重要。目前臨床工作中針對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療可選擇藥物支架以及再灌注治療等多種方法,明顯降低了心肌梗死的死亡率[2]。不過,在實際的臨床工作當中,對于急診冠脈介入治療是否能夠對療效造成影響仍然存在著較大的爭議,且尚未尋找到最佳的介入治療時間窗[3]?,F臨邑縣人民醫(yī)院就此展開分析,對急性前壁心?;颊呓o予不同急診冠脈介入治療時間窗處理,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臨邑縣人民醫(yī)院自2017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急性前壁心梗行冠脈介入治療的患者80例的臨床資料,按照不同的介入治療時間窗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各40例。對照組中男26例,女14例;年齡在48~72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0.21±4.34)歲;發(fā)病至治療時間在3~12 h之間,平均發(fā)病至治療時間為(8.86±1.23)h。觀察組中男24例,女16例;年齡在50~71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2.19±3.56)歲;發(fā)病至治療時間在4~11 h之間,平均發(fā)病至治療時間為(8.01±1.23)h。兩組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全部患者簽署了關于本次實驗的知情權同意書。本次研究符合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納排標準
納入標準:全部患者的臨床癥狀及體征均符合相關文獻中關于急性前壁心梗的診斷標準[4];發(fā)病時間在12 h之內,胸痛持續(xù)時間在30 min以上,經過休息或者含服硝酸甘油治療后仍然無法緩解;不存在出血性疾病者;近期之內未出現活動性出血或者未發(fā)生腦血管意外史者。
排除標準:合并嚴重心腦肝腎疾病者、合并了可能對實驗結果造成不良影響者、臨床資料不完整者等。
1.3 ?方法
對照組在發(fā)病后的3~12 h給予冠脈介入治療,觀察組在發(fā)病≤3 h內給予冠脈介入治療。
兩組患者均給予了急診冠脈介入治療,具體的操作方法為:對患者進行冠狀動脈造影術檢查后,采取球囊立即對發(fā)生梗死的相關血管實施頸擴張,即實施急診冠脈動脈內支架置入術。對于存在嚴重心動過緩或者出現房室傳導阻滯的患者,安裝臨時心臟起搏器。同時,兩組采取相同的藥物治療方案:在手術進行操作之前為患者口服300 mg阿司匹林+600 mg氯吡格雷(生產廠家:深圳信立泰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20035),在術后給予25~90 mg的低分子肝素(生產廠家:江蘇萬邦生化醫(yī)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2024)處理;在術后為患者口服75 mg氯吡格雷+100 mg阿司匹林(生產廠家:拜耳醫(yī)藥保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130078),1次/d,為患者行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5000 U,每隔12 h注射1次。期間結合患者的不同情況給予選擇使用β受體阻滯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等。
1.4 ?療效評價標準
對比兩組療效及術后隨訪6個月期間心絞痛、心室重構及心源性休克等不良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率、心功能指標。在手術結束后進行冠脈造影檢查,對血管病變狹窄段的情況進行觀察,若狹窄段完全消失或狹窄<50%評為臨床治愈;狹窄段≥50%且<75%評為好轉;狹窄段≥75%評為無效;總有效率=(痊愈+好轉)例數/總例數×100%[5]。采用vivid 7 Dimension型彩色多普勒超聲儀測量心功能指標,包括左室舒張末期內徑(LVEDD)、左室收縮末期內經(LVESD)、左室射血分數(LVEF)。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9.0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及分析,計數資料比較則采用χ2檢驗,以[n(%)]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x±s)表示,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
觀察組與對照組相比臨床總有效率較高,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術后隨訪6個月期間不良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率對比
觀察組與對照組對照組相比術后隨訪6個月期間不良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率較低,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治療后心功能指標對比
觀察組治療后與對照組治療后相比LVEF升高、LVEDD及LVESD均降低,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心肌梗死作為臨床上一類較為常見的能夠引起心臟猝死的原因,作為一種急危重癥,在通常情況下具有發(fā)病較快,病情進展迅速等特點。為此,選擇何種時間窗進行治療至關重要[6]。急性前壁心梗作為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一種類型,當患者的心臟供血血管被阻塞之后,則容易引起心肌缺血,在一般情況下,患者在發(fā)生血管阻塞后的30 min左右則會出現心肌細胞壞死的情況,在8 h之后心肌細胞及組織則會發(fā)生完全壞死[7-8]。因此,越早的采取有效的手段打開發(fā)生阻塞的血管,能夠確保存活的心肌就越多,患者存活率就越高[9]。
在目前的臨床操作工作中,針對急性前壁心梗的治療方法通常以急診冠脈介入治療為主,其治療目的在于通過打開血管,實現心肌的快速再灌注,從而有效的縮小梗死的面積[10]。結合本次結果顯示,觀察組與對照組相比臨床總有效率較高,術后隨訪6個月期間不良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率較低,分析結果可見,急性前壁心梗≤3 h內給予冠脈介入治療可更早的幫助患者的心肌達到有效的灌注水平,同時使得閉塞的冠狀動脈恢復正常血流量,從而對心肌梗死的擴大產生較強的抑制作用,更加快速的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及體征[11]。另外,早期進行冠脈介入治療能夠盡早降低心肌因疾病進展所造成的損傷,術后不良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率也較低。另外,在對比兩組患者心功能指標時,發(fā)現觀察組治療后與對照組治療后相比LVEF升高、LVEDD及LVESD均降低,進一步證實了急性前壁心?!? h實施介入治療的臨床優(yōu)勢性,與既往研究報道基本一致[12]。
綜上所述,急性前壁心?!? h內給予冠脈介入治療的臨床總有效率較高,術后隨訪6個月期間不良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率較低,安全性較高。
參考文獻
[1]陳慧妍,夏元升,宮建國,等.探討急性前壁心梗與下壁心梗對心律失常及預后的影響[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7,17(6):70-71.
[2]謝艷群.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發(fā)病6小時內介入治療的效果[J].中國城鄉(xiāng)企業(yè)衛(wèi)生,2016,16(4):97-99.
[3]李正章,薛豪平,程石,等.不同時間窗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對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左室功能及遠期預后的影響[J].湖南師范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5,15(6):61-64.
[4]樊彩云,馮仲彪.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嚴重并發(fā)癥的臨床診治分析[J].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6,16(17):66-67.
[5]王林青.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發(fā)病6h內溶栓與介入治療的對比觀察[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5,19(17):2317-2318.
[6]高巖峰.不同時間窗冠狀動脈介入對急性心肌梗死心肌酶、左室功能及遠期預后的影響[J].轉化醫(yī)學電子雜志,2017,4(1):42-45.
[7]王彬.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預后影響因素分析[J].醫(yī)學信息,2015,28(51):230-231.
[8]龐延友.不同時間窗對急性前壁心梗急診冠脈介入治療的療效探析[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8,13(15):43-44.
[9]張婕,凌云,榮陽,等.靜脈溶栓治療不同時間窗急性心肌梗死的療效分析與臨床研究[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8,16(16):45-46.
[10]王萍,楊 ? ?斐.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時間窗管理新進展[J].護理與康復,2016,15(10):941-942.
[11]高峰,劉亦華,王旭磊,等.瑞替普酶治療不同時間窗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療效評價[J].中華危重病急救醫(yī)學,2016,28(11):1029-1031.
[12]李彥忠.川芎嗪注射液治療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療效及對心肌功能保護作用[J].延安大學學報(醫(yī)學科學版),2016,14(3):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