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美玲
摘 要: 在新時代素質(zhì)教育背景下,教師應(yīng)注重提高學(xué)生的語文素養(yǎng),群文閱讀是提高語文素養(yǎng)的一條重要途徑。本文在選取《詩經(jīng)》中“桑”意象與愛情有關(guān)的女性形象的詩歌基礎(chǔ)上,著力探究女子的不同形象。
關(guān)鍵詞: 《詩經(jīng)》 桑 愛情 女子 形象
所謂群文閱讀,是指在閱讀中圍繞一個主題選擇一組相關(guān)聯(lián)的文章,引導(dǎo)學(xué)生圍繞這一主題展開多層面的自主閱讀,在閱讀中提出自己的觀點、論證自己的觀點,進而提高閱讀力和思考力,并進行多方面的實踐的活動。這可以拓寬學(xué)生的閱讀面,更關(guān)注學(xué)生的閱讀數(shù)量、速度及在多種多樣文章閱讀過程中的意義理解,對全面提高學(xué)生的語文素養(yǎng)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要想做好群文閱讀,我認為要做好幾個方面的工作。首先是選準進入群文閱讀的點,即引導(dǎo)學(xué)生進入群文的那一篇文章;其次是選好群文閱讀的主題;再次是選擇群文并在閱讀過程中圍繞主題尋找相關(guān)論據(jù);最后是形成讀書報告。
具體操作上,筆者選取了《陌上?!纷鳛槿何拈喿x的點。然后選取“桑”意象、女性形象、愛情這個主題詞,最終確定主題:“桑”下愛情女的形象分析。具體的群文主要是《詩經(jīng)》中描寫桑意象關(guān)于愛情的詩歌。
為什么選擇《陌上桑》作為群文閱讀的點?
因為《陌上?!穾浊陙硪恢绷鱾鳎适潞苄蜗笊鷦?,人物形象很鮮明。敘述了“喜蠶?!钡牟缮E亓_敷拒絕一個好色的“使君”的故事。“陌上桑”是大路邊的桑樹,“陌上?!睘檫@個故事提供了背景。年輕貌美的秦羅敷正在路邊采桑,卻被輕狂的“使君”打擾,面對權(quán)貴,秦羅敷機智應(yīng)對,以盛贊自己夫君才貌的方式回絕了對方的無理要求,也保護了自己的愛情;同時,陌上桑樹也象征秦羅敷熱愛勞動的美好品質(zhì)。
這首詩歌中桑樹的意象是我們此次閱讀關(guān)注的點。作者在這樣一首詩歌中為什么要選擇桑樹這一意象呢?因為桑樹與女子與愛情一直有密切聯(lián)系。郭沫若《甲骨文研究》云:“桑中即桑林所在之地,上宮即祀桑之祠,士女于此合歡?!惫湃嗽谥匾募漓雸鏊绲呐赃叿N上桑樹,因為桑樹是生命之樹,意謂生命的繁衍代代不息。愛情發(fā)生在桑林中就不難理解,桑林為男女的愛情提供了重要的無限廣闊的場所,桑樹不像其他桃樹、梨樹長在庭院中,而是長在郊外。愛情就從狹小的庭院空間跳到郊外廣闊原野。桑樹所代表的養(yǎng)蠶業(yè)是古代重要的生產(chǎn)活動,為人們提供物質(zhì)生活資料。古代男女在桑林中采桑、勞作非常常見,久之產(chǎn)生感情也是理所當(dāng)然的。
采桑女形象深入人心,桑樹在古代具有特殊內(nèi)涵,在這篇文章中都有很好的體現(xiàn),用這樣一首詩歌進入群文是非常合適的。
選定主題之后,進入群文,要求學(xué)生在《詩經(jīng)》閱讀中梳理“?!毕聬矍榕男蜗蟛⒆鲎x書筆記,最終形成讀書報告。
經(jīng)過梳理,《詩經(jīng)》中“?!毕聬矍榕男蜗蠖鄻?,有主動追求愛情的女子形象,有愛情受阻后倍感煩惱的形象,亦有失去愛情后或幽怨或決絕的女子形象。
一、主動追求愛情的女子形象
在“?!币庀笙拢非髳矍榈呐蛹扔匈F族女子,又有平民女子。
《國風(fēng)·墉風(fēng)·桑中》通過簡短的詩篇,記述了一對青年男女多次約會的情景。詩中男子是從事采集勞動的青年,一直暗戀一位氣質(zhì)優(yōu)雅的貴族女子。但因為地位低下,只能強自隱忍,然而這位貴族女子對男子產(chǎn)生了好感,并且看出了這位男子對自己的心意。于是,她“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宮”,主動邀約之后,表露心跡,與男子在桑中,在上宮展開了一段美好的戀情。在勞作中這名貴族女子與男子于“田野中萌發(fā)的愛情悄然增長”,難能可貴的是這位貴族女子不在意兩人的門戶之別,而主動向仰慕自己已久的男子示愛,可以看做主動追求愛情的貴族女子形象。這里的桑林是愛情的發(fā)生地。
《國風(fēng)·魏風(fēng)·汾沮洳》描寫了一位勇敢主動追求愛情的女子形象,不過,這位女子是一位平民。這位平民女子對自己心儀的男子極盡褒揚,說他“美無度”“美如英”“美如玉”,這位平民女子不僅認為男子長得好看,而且認為他“殊異乎公路”“殊異乎公行”“殊異乎公族”,也就是說達官貴人也比不上這位男子。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看法呢?因為這位男子一直在進行采摘活動。他忙著采摘野菜,采摘桑葉,采摘瀉澤,這樣勞動的男子自然比飽食終日的貴族要美好。所以,當(dāng)這位男子要走時,這位姑娘絲毫不放棄,用采桑等做借口,一直追趕尾隨。這位女子為何選擇采桑這個活動作為掩飾呢?因為桑樹本身在古代非常普遍,采??壗z是古代重要的農(nóng)業(yè)活動,這種活動能夠給人們帶來物質(zhì)與精神的豐收,采桑這種活動本身無疑就體現(xiàn)了勞動之美。男子的勞作之美與女子的勞動之美恰相得益彰,更適合愛情的發(fā)生。采桑這個活動既是女子追求愛情的借口,又是真正的勞動,沒有采桑等活動,該女子一定會對男子萌發(fā)愛情,女子追求愛情的行動會讓人感覺突兀。
兩位女子對自己心儀男子的表現(xiàn)雖然不完全相同,但她們的直率、天真卻是一致的。這種直率、天真正是我們對待愛情的樣子。
二、愛情受阻后倍感煩惱的女子形象
在男女追求愛情的過程中,許多時候都伴隨著壓力與阻撓。這些壓力與阻撓是多方面的,總結(jié)說來無非是外力和自身。不論是外力還是自身,她們在愛情受阻后的種種表現(xiàn)卻總能引起我們的共鳴,讓我們從心底里喜歡她們。
《國風(fēng)·鄭風(fēng)·將仲子》描寫了一位頂著父母兄長的壓力,頂著鄰居流言蜚語的壓力,與一位男子相愛的女子形象?!拔肺腋改浮薄拔肺抑T兄”“畏人之多言”,詩歌給我們展現(xiàn)了這位女子所面臨的愛情困境。她想愛,所以男子能來到她家;她又害怕別人說她不矜持,所以在男子到來時,她不停地叮囑男子“無逾我里,無折我樹杞”“無逾我墻,無折我樹?!薄盁o逾我園,無折我樹檀”。這不停的叮囑恰恰反映了女子因愛情受阻后兩難的處境?!盁o折我樹桑”正是她兩難心理的反映。她絮絮的叮囑,正體現(xiàn)了相愛而不敢愛的矛盾與艱難,她的矛盾與艱難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可愛又可憐的女子形象。
愛情中除了外來的阻力以外,很多時候愛情的阻力來自自身?!缎⊙拧ぺ羯!分芯兔鑼懥诉@樣一位因為自身沒有勇氣表達愛情而煩惱的女子形象。這位女子在美麗的桑林中,面對枝干粗壯、枝葉繁茂、秘密低語的桑林,不再似往日害羞、緘默,主動表達了見到男子的愉悅:既見君子,其樂如何。而且這位女子還設(shè)想每次見到男子時,桑葉都有不同的形態(tài),第一章“隰桑有阿,其葉有難。既見君子,其樂如何”中描寫桑葉長得很茂盛柔美,主人公的心情很愉悅;第二章“隰桑有阿,其葉有沃。既見君子,云何不樂”,說桑葉很潤澤肥厚,還用反問語氣,強調(diào)主人公愉悅的程度比之前提高;第三章“隰桑有阿,其葉有幽。既見君子,德音孔膠”中,說桑葉已經(jīng)變得墨綠,主人公對男子的思念更加牢固。桑葉的生長變化,正象征著女子對男子感情的逐漸深入。然而,這一切僅限于女子的幻想,雖然她“中心藏之,何日忘之”,但終究是沒有勇氣表達。她靜靜地一個人在桑樹下百般思念又不敢表達的熱烈、孤獨、傷感、煩惱終究打動著千年后的我們。桑樹見證了她對愛情的美好期待,并成為她表現(xiàn)愛情心理的載體。
三、棄婦形象
有些女子在愛情中得到愛的滋養(yǎng),也有女子在愛情中逐漸被生活打磨而導(dǎo)致婚姻或感情破裂而被丈夫拋棄,成為“棄婦”。雖然都是棄婦,但她們被棄后的心理還是略有不同的。
《詩經(jīng)》中描寫棄婦形象的詩歌有人認為有11首,比較確定又與“?!币庀笙嚓P(guān)的首推《氓》?!睹ァ分忻鑼懥艘晃粵Q絕的棄婦形象。她年輕時就像未落的“沃若”桑葉,柔美而光彩照人。這個時候男子醉心于她,把她娶回了家。嫁與男子多年,“夙興夜寐”辛苦勞累,過著貧窮的生活。即便如此,本無怨言,像桑樹枝條一般柔順。沒想到的是,丈夫卻變了心,因為多年后的她,就像凋零的桑葉“其黃而隕”,面對年老色衰的妻子,丈夫拋棄了她,使她成為棄婦。雖然成為棄婦,她傷心卻表現(xiàn)得很決絕。她痛恨男子的“二三其德”,堅決表示“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表現(xiàn)了一個女性的決絕與自尊。桑樹的茂盛與凋零正是女子容顏的巔峰與低谷,象征著女子愛情的起與落。
女子被棄一般情況下都會有痛恨、有懊悔、有傷心絕望,但也有女子仍然對丈夫戀戀不舍、牽掛不已?!对娊?jīng)·小雅·白華》就塑造了一位被棄而仍然對男子牽掛不已的女子形象。這位女子用“樵彼桑薪”比喻自己就像桑樹被柴燒一樣被丈夫無情拋棄,又用“之子之遠,俾我疧兮”描寫自己被棄后的茫然與郁郁寡歡。即便如此,該女子仍然在內(nèi)心思念著丈夫,她“嘯歌傷懷,念彼碩人”,她說“維彼碩人,實勞我心”。這些語句都體現(xiàn)了女子雖然如桑樹被燒一樣被拋棄,但內(nèi)心仍然對丈夫牽掛、懷念。用桑樹被燒體現(xiàn)男子的絕情,恰體現(xiàn)了女子愛情破裂后可憐的處境。
此外,《詩經(jīng)》中還塑造了其他類型的采桑女形象,如在《國風(fēng)·魏風(fēng)·十畝之間》中展示了一幅采桑女呼伴同歸的桑園晚歸圖,給我們展現(xiàn)了一群純粹的采桑女形象。又如《國風(fēng)·豳風(fēng)·七月》中描寫了一群整日擔(dān)驚受怕、被欺凌卻不敢反抗的采桑女形象,這和《陌上?!分辛x正辭嚴、堅貞自潔、奮起反抗的女子形象大有不同。這些女子形象雖都與“?!币庀笥嘘P(guān),但與愛情無關(guān),所以不做贅述。
也有同學(xué)注意到桑下愛情女在后代詩歌中的繼承與發(fā)展。
有同學(xué)找到了唐朝張祜的《車遙遙》這首詩。這首詩中“桑間女兒情不淺,莫道野蠶能作繭”兩句,讓我們看到這位采桑姑娘雖然被棄,但仍然希望男子回心轉(zhuǎn)意,說自己對男子情深,外邊的女子如野蠶一般結(jié)不了繭,自然對男子就沒有情思了。這和《詩經(jīng)·小雅·白華》中的采桑女形象幾乎相同,可以算作一種繼承。
有同學(xué)發(fā)現(xiàn)唐詩中出現(xiàn)了“?!币庀笙滦碌膼矍榕蜗?,如唐代詩人張仲素在《春閨思》中塑造的思婦形象。這首詩中的思婦在有著“裊裊城邊柳,青青陌上?!钡拇禾欤峄\來采桑葉,可是卻“提籠忘采葉”,為何忘記呢?是因為她想到了昨夜關(guān)于漁陽的夢。漁陽乃邊境征戍之地,想必這位采桑的姑娘想起了自己的心上人,想得太投入,以致倚樹凝思忘記了采桑葉。這一類的思婦形象在《詩經(jīng)》中幾乎看不見,但唐詩中卻有。這類純粹的思婦形象給我們帶來藝術(shù)美感的同時,也讓我們看到愛情之美。這里的“青青陌上桑”非常有力地襯托了這位思婦對心上人思念之深。
再如唐詩《薄命妾》中塑造的棄婦形象也與《詩經(jīng)》中的棄婦形象大為不同。詩的內(nèi)容是“薄命常惻惻,出門見南北。劉郎馬蹄疾,何處去不得。淚珠不可收,蟲絲不可織。知君綠桑下,更有新相識?!边@首詩塑造了一名因丈夫有了新歡而傷心欲絕的棄婦形象。這名棄婦不如《氓》中的棄婦決絕,也不如《詩經(jīng)·小雅·白華》中棄婦的牽腸掛肚,她“常惻惻”“淚珠不可收”,仿佛更多的讓我們看到的是她的傷心,但是,這位女子內(nèi)心其實是非常清醒的,她知道丈夫在“綠桑下”有了“新相識”,這樣的命運認知使她決計不去綠桑下。這里的綠桑成了勾起棄婦傷心的事物。
本次群文閱讀到這里基本可以結(jié)束,給我們的啟示是:以人物形象及相關(guān)聯(lián)的某個意象來帶動群文閱讀是一條很好的路徑,學(xué)生能夠在此主題下進行閱讀、探究、深化。像唐詩中的女子形象就是在《詩經(jīng)》啟發(fā)下的深化,學(xué)生能有如此想法,實屬難得。當(dāng)然,群文閱讀還有其他很多路徑,我們應(yīng)根據(jù)情況而做出合理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