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曉燕
內(nèi)容摘要:小學語文老師一般都是提問的高手,要不然的話,是很難長時間把控小學語文課堂的。但是,小學語文課堂的提問,同樣存在“課堂提問越多越好”等一些誤區(qū),需要小學語文老師們注意。然后從課堂提問語言要精煉、課堂提問時機要成熟、課堂提問難度要適中、學生思考時間要充足、問題答案設置要活化等方面進行小學語文課堂的有效提問,以此來掌控語文課堂,激發(fā)小學生的求知欲。
關鍵詞:課堂教學 有效提問 策略
我們都知道,小學生的課堂注意力是很難長時間地集中的,一節(jié)40分鐘的語文課,對他們來說,實在是有點漫長。注意力不集中,老師所講的知識點就很難被小學生們所記住,授課效果和學習效果都會大打折扣的。因此,很多小學語文老師都想到了通過課堂提問的方式,讓學生們把“飛出教室外”的心,再次收回教室里來。這種方法,效果是很好的。但是,如果長期單調(diào)地重復使用而不加以變化,也同樣會造成枯燥乏味的感覺,而讓小學生們再次失去聽課興趣,“放飛心靈”。這就需要小學語文老師們,能夠及時地走出自己平時的課堂提問誤區(qū),調(diào)整或優(yōu)化自己的課堂提問策略,把最好的課堂教學態(tài)度和提問方法,帶給自己的學生們,讓他們在課堂上的有限時間內(nèi),衍生出對知識的無限渴望和回答問題時的無限想象力,以此來培養(yǎng)小學生良好的課堂學習習慣和創(chuàng)造力,提高小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成績。
一.小學語文課堂提問的三大誤區(qū)
1、課堂提問越多越好
我所認識的好多小學語文老師,都對小學語文課堂提問存在這樣一個認識上的誤區(qū):他們認為小學語文課堂提問越多越好。其實并不是這樣的,課堂提問是必須要有的,但并不是越多越好。凡事都是有一個限度的,提問太多,反而會造成學生的厭倦和反感,不僅起不到促進學生認真聽課的效果,相反地會在無形中加速學生注意力跑偏。所以,小學語文的課堂提問次數(shù)要適中,否則就會得不償失。
2、課堂提問學生一定要回答正確
有的小學語文老師固執(zhí)地認為,課堂上提問的問題,學生們一定要回答正確;否則的話,就會感到失望,認為自己的教學是失敗的,甚至會去批評、責罵回答問題的學生;尤其是在有其他聽課人員的情況下,一定要讓學生回答正確。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這同樣是對課堂提問的認識誤區(qū),要趁早走出這種誤區(qū)。學生回答出錯誤的答案,是很正常的,也正是因為學生的錯誤答案,老師才能很好地掌握學生的學情,準確把握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難點問題,也為后面的講課需要加強的知識點提供依據(jù)。要鼓勵學生大膽回答問題,并且敢于出錯,勇于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和觀點。
3、課堂提問一定要讓學生單獨站起來回答
還有的小學語文老師,課堂提問的時候,一定要讓學生單獨舉手并且站起來回答問題,要不然的話,他就干脆不叫學生回答問題。這種誤區(qū),老師們也要盡早走出來。課堂的提問方式可以靈活多樣,對于老師的提問,學生們可以單獨回答,也可以集體回答;可以舉手請求單獨展示,也可以跟著其他學生異口同聲地說出一個答案或者紛紛表達出自己與眾不同的觀點。小學的語文課堂,應該是一個發(fā)散思維的地方,而不是“一言堂”或者禁錮學生的思維,更不能是老套、刻板的課堂。
二.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提問的策略
1、課堂提問語言要精煉
小學語文老師面對的是一群年齡尚小、心智尚不夠成熟的孩子,所以,要想讓自己的每一次提問,都能有效且被學生聽清楚、聽明白,那就一定要做到課堂提問語言精練。也就是說,老師在發(fā)問的時候,把自己的提問語言精簡一些、凝練一些,不能籠統(tǒng)概括或含混不清,更不能長篇大論了老半天,才冒出一個問題來,讓小學生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提問的時候,說話要簡明扼要,掐中要害,不能太復雜,更不能隨意提問,讓學生回答的時候,胡亂地自由發(fā)揮。老師也盡量不要說到哪算哪,問什么問題都無所謂,最后連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提問什么,這就尷尬了。
比如在講《別餓壞了那匹馬》一課時,我提問“學了這篇文章,請大家想一想,這篇文章到底作者要表達什么樣的感情呢?”由于我的提問語言很長,所以,孩子們有的沒有聽清楚,有的聽清楚了但是不知道答案,都四目相對,默不作聲。于是,我又換了一種問法——“得知真相后,我對殘疾青年的感情是?”這樣一問,反倒大家能異口同聲地說出“感謝之情”、“感激之情”這樣的字眼來。這就是課堂提問語言精煉的妙處。
2、課堂提問時機要成熟
小學語文老師,千萬不要以為小學生的課堂,無需太過在意提問的時機問題,完全可以憑借自己的意愿,隨意提問。這種做法是極其錯誤的,課堂提問的隨意性太強,就會導致課堂教學沒有章法可言,學生也不知道老師下一秒到底要干嘛,根本無法跟上老師的講課節(jié)奏,于是索性就不跟了,或者干脆不聽課了。提問時機不成熟而強行提問,也會導致課堂教學不順暢,甚至是出現(xiàn)老師一個人唱“獨角戲”等比較尷尬的局面。所以,小學語文老師一定要善于把握課堂提問的時機,才能夠確保課堂提問有效,學生回答問題高質(zhì)。
同樣以《別餓壞了那匹馬》一課為例,剛上課,學生還沒來得及讀課文,老師就提問與課文內(nèi)容有關的問題,這就是提問時機不成熟。當學生們讀完課文之后,我講到“可是遲了!我已經(jīng)走進他家的后院,看見了一堆枯蔫焦黃的馬草”這里時,真相已經(jīng)大白,原來殘疾青年并沒有養(yǎng)馬。我知道提問的時機成熟了,于是我發(fā)問“文中是圍繞著一個善良的謊言被揭穿的過程來展開的,那么,同學們,你們知道這個善良的謊言是什么嗎?這個過程表現(xiàn)了殘疾青年的什么特點?”提問時機成熟之后的課堂發(fā)問,就變得很有效果,學生們一下子就說出了“善良的謊言指的是:別餓壞了那匹馬”,關于殘疾青年的特點,大家更是說得非常好。有回答“善良”的,有回答“寬厚、樸素”的,也有回答“善解人意”的......
3、課堂提問難度要適中
對待小學生就要用小學生的思維方式,同樣的,提問小學生也要盡量用小學生的視角和思維方式。小學語文老師不能夠完全按照成人的思維方式或者是對待大、中學生的思維方式去提問小學生,這樣的提問就顯得難度大了一些,自然會造成更多的無效提問,因為你從提問中得不到任何有效的回應。小學語文課堂上,老師的提問要盡可能地做到難度適中。問一些小學生經(jīng)過簡單地思考就能回答出來或者經(jīng)過深度思考之后仍然能夠回答上的問題,讓你的提問起到應有的作用和效果,而不是自導自演、自問自答地進行一節(jié)課。課堂提問的難度除了跟問題本身有關系之外,也跟提問的用語、方式等有關,這同樣需要小學語文老師高度重視。
比如在《別餓壞了那匹馬》一文中,如果我提問“爸爸發(fā)現(xiàn)我在書攤白看書之后,為什么要打我?”這個問題對小學六年級學生來說,是難度適中的,所以,他們很快就能回答出來“父親雖然贊同我看書,但他知道殘疾青年的生活的艱難,所以忍痛打了我”。但是,如果我提問“從爸爸打我這一舉動中,可以看出哪些人性之美?”這樣的提問就難度大了,對于六年級學生來說,這個問題的難度明顯超出了他們的學習能力和認知范圍。
4、學生思考時間要充足
要想讓每一次的課堂提問都變成有效提問,那語文老師就要留給學生充足的思考問題的時間。不能一個問題剛一提出來,就想著讓學生們回答出正確答案,這是不符合學習規(guī)律的,也是不科學的,除非學生提前知道問題的答案。否則,每一個問題,哪怕是再簡單的問題,都是需要一定的思考時間的。留給學生充足的思考時間,做一個有耐心的語文老師,“靜待花開,靜待成長”。小學語文課堂,要講解的內(nèi)容并不是特別多,所以,每提問一次就要有一次的效果,不能單純地為了提問而提問,也不能單純地去追逐提問的次數(shù)而忽略回答問題的質(zhì)量。
如《別餓壞了那匹馬》一課,我提問道:“文中主要通過人物的言行、神態(tài)和心理描寫表現(xiàn)人物的品德,同學們,你能試著找出來幾句嗎?”這個提問,表面上是在發(fā)問,其實是在引導學生如何去學習,如何去具體地分析人物的品德,即要抓住人物的言行、神態(tài)、心理等。所以,這個提問之后,就要留給學生更多地時間去速覽課文,然后找出具體的言行、動作等句子,再去試著分析這些句子表現(xiàn)了文中人物什么樣的美好品德等。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充足了,提問才會更有效,回答就會更完整。
三.小學語文課堂提問的注意事項
1、避免無意義的重復發(fā)問。有一部分小學語文老師,因為長期和小學生打交道,所以,總是害怕小學生們聽不清楚,就會在無意之中,把自己所說的話多次重復。時間長了之后,這種習慣就被帶到了自己的語文課堂之上,不論是講課,還是課堂提問,都會有意無意地多次重復自己的話。這樣就出現(xiàn)了無意義的重復發(fā)問,會讓學生們感到不自在,久而久之,造成的后果可能就是重復多次的話,反而學生們聽不進去了。尤其個別老師,因為重復發(fā)問,都形成了自己的講課口頭禪了,比如“寫上了嗎”、“聽懂了沒有”、“聽清楚了嗎”“我再重復一遍”、“誰來說一說”等。
2、避免多次重復提問同一批學生。有些語文老師,是無意之中,多次重復地提問一些學生,自己因為講課太過專注,也注意不到;而有些語文老師,是已經(jīng)習慣了多次重復提問同一批學生,他們要么是提問經(jīng)常舉手的學生,要么是提問好學生,要么是提問后進生,總之都是同一批學生;甚至一學期或者一年下來,班里都有從來沒被老師提問過的學生。這樣的重復提問同一些學生,課堂提問有效性自然會大為降低。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老師想要確保課堂提問的有效性,首先要走出“課堂提問越多越好”等三大認識上的誤區(qū),然后精煉自己的課堂提問語言,準確把握課堂提問的時機和問題的難度,并且給學生留下充足的思考時間就可以了。
參考文獻
[1]蘆珊.淺談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提問的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中旬),2016(012):65.
[2]周艷嬌.淺談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性提問的策略[J].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 2011(10):233-234.
[3]蔣琴.淺談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提問教學策略[J].教育現(xiàn)代化:電子版,2015(013):56.
[4]喬寧霞.淺議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提問的策略[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 2018(001):166.
(作者單位:甘肅省慶陽市環(huán)縣環(huán)城鎮(zhèn)袁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