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愛麗
◆摘? 要:合作教學是當前社會發(fā)展過程中產(chǎn)生的主要教學方式,對于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有一定的意義。高中生物課程更多的是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進行培養(yǎng)?;诖?,文章闡述高中生物合作教學的策略,并對其應用效果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高中生物;教學;合作教學;應用策略;效果分析
合作能力是對學生的綜合素質產(chǎn)生影響的主要能力,學生能在合作的過程中實現(xiàn)對問題的研究,能符合當前新課程改革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目標,是與形式化教學方式相對立的教學方式,能從真正意義上對學生的實踐能力進行培養(yǎng)。為此,高中生物教師應該積極使用這一教學方式,讓生物知識發(fā)揮其最大的作用,對學生產(chǎn)生影響,使得學生能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提升其合作能力。
一、高中生物教學中合作教學的策略
(一)合理劃分小組
小組的有效劃分是進行合作教學的基礎,學生之后在有效的小組氛圍中才能更加有效的投入到學習生活中[1]。如果小組的劃分工作不合理,就會導致學生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產(chǎn)生矛盾等問題,影響課堂秩序的維持,也不利于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學習到更多有用的知識。為此,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小組劃分的過程中,應該提前對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思想狀況等進行分析,并針對學生的情況對學生進行合理化的劃分。在進行小組的劃分時需要保證每一個小組有3-4名成員,這樣既能促使組內(nèi)的學生能通過合作的方式進行各種實驗活動,又能防止因為小組成員太多導致的課堂秩序紊亂的問題產(chǎn)生。同時,在確定小組人數(shù)之后,教師還需要遵循組內(nèi)互助性以及學生自愿性的原則對學生進行組隊,讓學生能在小組合作教學過程中保持較高的積極性。
(二)制定合理化的目標
教學目標是開展教學活動的根本與前提,教師在為學生開展教學活動之前需要為學生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這樣才能促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向著正確的方向思考,對于學生的進步與發(fā)展有積極的作用。生物學科雖然是理科的課程,但是卻是理科課程中最像文科課程的學科。學生在學習生物課程的時候需要記憶大量的生物知識點[2]。因此,在進行生物學習的過程中,教師需為學生制定合理化的目標,并根據(jù)教學目標對學生進行引導。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先讓學生記憶基礎的知識點以及基本概念問題,然后,針對學生記憶的概念,為學生進行實踐訓練,促使學生能更加熟練的運用理論知識,促使學生將理論知識轉變成為實踐能力,從而達到提升教學效果的作用。例如:教師在對學生教授《細胞器-系統(tǒng)內(nèi)的分工合作》教學過程中,應該為學生循序漸進的制定學習目標。首先,教師需要讓學生進行八大細胞器的記憶,了解八大細胞器的功能,并將動物的細胞器與植物的細胞器進行區(qū)分。然后,教師需提升教學目標的難度,讓學生學會利用專業(yè)技能,促使學生掌握總結信息的能力,讓學生能通過圖表的識別,實現(xiàn)對資料的概括總結。
(三)為學生創(chuàng)造實踐機會
實踐是對學生的學習能力產(chǎn)生影響的主要因素,生物教學的主要目標就是對學生進行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基礎就是將學生學習到的理論知識轉變成為實踐技能,讓學生在畢業(yè)后能將這一技能與其實際工作以及生活產(chǎn)生影響,促使學生進步。為此,生物教師在對學生教育的過程中,不能僅僅只是對學生進行枯燥的理論教學,更應該對學生的實踐技能進行培養(yǎng),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的實踐機會。教師開展合作教學的方式就是促使學生在課堂中通過合作交流的方式進行實踐的過程,是能促使學生將精力集中到實踐過程中的一種方式[3]。例如:教師在對學生講解《種群的特征》過程中,將學生分成小組,進行實踐作業(yè)的布置,讓學生通過完成實踐作業(yè)的方式進行調查問卷的設計,并對實踐表格進行分析,最終根據(jù)分析結果制作成實踐報告。學生的分析范圍不用過大,只要在學生日常生活中進行調查就行。這樣的教學方式既能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又能讓學生在調查過程中積極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生物現(xiàn)象,提升學生的觀察能力。
二、高中生物教學中應用合作教學的效果
高中生物合作教學方式就是教師利用小組合作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教育的方式,能讓學生在與同學進行交流的過程中實現(xiàn)對問題的分析,并且還能通過討論的方式讓學生對教師提出的問題有更加深遠的思考。學生在交流過程中能增強學生之間的友誼,不僅能提升教學效果,還能教會學生什么是合作。同時,學生在交流的時候,也能發(fā)現(xiàn)同學之間的優(yōu)勢,在增強自己優(yōu)勢的同時解決自己學習中產(chǎn)生的問題。這樣的方式能促使學生多方面的提升。
教師為學生劃分小組,讓學生通過這種方式學習到相關的知識,能更好的提升學生的競爭意識,讓學生在競爭中提升與進步。在日益發(fā)展的當今社會中,學生的競爭意識是對學生產(chǎn)生影響的主要因素。學生只有擁有較強的競爭意識,才能促使學生在社會中不斷發(fā)展。合作教學方式就是提升學生競爭意識的一種方式,學生在合作中不僅能與同小組的學生進行競爭,還能與其他小組進行競爭,在競爭中追求進步。
三、結論
綜上所述,高中生物是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的重要學科,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僅需要進行理論知識的學習,更需要進行專業(yè)技能的學習。為此,教師通過合作教學法,就是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主動提升自身能力的過程。
參考文獻
[1]胡向飛.高中生物教學中合作學習策略應用及效果分析[J].考試周刊, 2019, 000(036):174-174.
[2]崔潔.高中生物教學中合作學習策略應用及效果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外語學法教法研究, 2019, 000(022):95-96.
[3]劉格見.基于高中生物教學中微課應用策略的相關研究[J].教育研究, 2020, 3(10):17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