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志萍
◆摘? 要:很多小學生在高年級的學習過程中會因為學習壓力增大、學習的知識增多而出現(xiàn)一定的厭學情緒。從學習的角度來說,這是一種常見的學生心理問題,只要加以鼓勵和正確引導,就能夠在未來的發(fā)展中繼續(xù)保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但是在學生個體的情況之外,很多還會存在來自家庭的因素。當前最普遍的就是在二孩政策下的小學高年級學生厭學心理問題。本文就從這一研究內容角度出發(fā),對其成因、影響及進一步的避免提出一些意見與看法。
◆關鍵詞:“二孩”;小學;高年級;厭學心理
小學高年的知識開始由基礎向更高一層次的難度轉變。在這樣的情況下,很多基礎相對一般的小朋友在學習的時候開始感覺到吃力,如果不及時解決這一問題,很容易導致小學生出現(xiàn)厭學情緒,從而導致整體的教育成效不高。而產生這一心理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家庭原因也是一個重要影響因素。
一、二孩政策下的小學高年級學生厭學心理形成原因分析
1.學習的壓力增大
在小學低年級的知識學習中,孩子們主要是以自己的生活常識化的學習模式展開日常的知識學習。但是在高年級的學習中,知識的學習開始與低年級的基礎知識有更加緊密的結合。在這樣的情況下,很多小學生如果還是以傳統(tǒng)的、習慣性的方式展開日常的學習的話,就很容易感到“吃力”。這樣,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主要課程的增多,很多小朋友開始表現(xiàn)出明顯的厭學情緒,比如在學習的時候不夠認真、上課打瞌睡、課后作業(yè)完成的準確度不高等問題頻頻出現(xiàn),這都是厭學情緒的主要表現(xiàn)。
2.“一孩”的獨一性心態(tài)遭受打擊
與“一孩”階段的家庭學習與教育相比,二孩的出生與成長對一孩的自我發(fā)展壓力是相對較大的。一方面,在生活上,家庭的重心開始傾向于年齡較小的二孩,一孩開始受到一定的冷落。這雖然是一種常態(tài),或者說是因為家庭的整體精力分配不夠均衡導致的孩子心理上的缺失,但是這樣的忽視與缺失很容易造成孩子內心脆弱。如果不加以解釋或者認真對待的話,很容易導致一孩心理上逐漸出現(xiàn)問題。另一方面,孩子與父母獨處的時光被“擠占”,雖然很多一孩能夠接受自己的弟弟妹妹并且與之和諧相處,但是從自己的心理上,還是會感到自己“獨一份”的愛被擠占。這樣的情況下,很多小朋友的情緒控制能力不好,很容易將這種情緒帶到課堂上,如上課走神、完成練習不認真等,久而久之會導致小朋友因為對課堂知識不夠了解而出現(xiàn)厭學情緒。
3.家庭對孩子的學習關注度減少
與一孩階段相比,二孩階段的時候,很多家長會將精力放在剛生產后及二孩年齡較小時候的產婦、幼兒的身上,這就與生產之前有很大的差別。一孩時代,很多家長在孩子放學之后,大部分時間主要是輔導孩子完成作業(yè),然后與孩子一起娛樂、游戲等。這樣,孩子在學習中遇到問題或者難題的時候就可以在家長的輔導下,或者在家長與教師的溝通指導下完成功課中的問題。但是很多家庭有了二孩之后,對于一孩的課后作業(yè)的輔導的關注度下降。雖然很多家長是因為自身的教育能力有限而不得不減少對孩子的課后家庭輔導。但是不管是哪種原因,都容易讓孩子造成誤會,誤認為父母對自己的學習不關心。有些孩子因為不關心而欣喜,認為學習是自己的事,但是又缺乏自主學習的能力,導致產生厭學心理;有些孩子因為心理上的缺失感與家長關注度低的問題影響學習情緒,從而影響學習成效,產生厭學情緒。
二、如何緩解二孩政策下小學高年級學生的厭學心理
1.關注孩子心理發(fā)展
心理健康問題是當前逐漸年輕化的問題。很多小朋友在很小的時候因為家庭問題、自身性格問題、學習問題出現(xiàn)一系列心理健康問題,而二孩的出現(xiàn)反而成為“壓倒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因此,在日常的教育中,尤其是針對小學高年級學習、家中有二孩的小朋友,更要展開心理健康指導。班主任作為班級管理的主要負責人,在日常的教育與管理中要通過學習情況、活動情況來觀察孩子在學習中是否有厭學的傾向,并及時阻止這些問題的出現(xiàn)。通過每周一次的心理輔導等方式,緩解孩子在學習、生活中的壓力,從而緩解厭學心理,提升教育成效。
2.營造和諧家庭氛圍
二孩帶來的不僅有歡樂,同時也可能因為繁重的壓力導致出現(xiàn)一定的家庭矛盾。比如很多產后抑郁癥、產后綜合癥等很容易造成家庭整體的不和諧。在這樣的情況下,家庭反而成為“一孩”的負擔。因此,在二孩家庭中,更要通過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為孩子提供良好的學習與教育的空間。父母既要做好配合,為二孩的成長提供空間,又要從學習的角度出發(fā),多與一孩進行交流溝通,緩解因為二孩帶來的一孩心理負擔,為孩子的發(fā)展營造更加良好的學習心態(tài),從而推動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漸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在緩解心理壓力的情況下不斷提升學習的成效。
3.緩解學習壓力
學習壓力較大的問題在當前的小學生群體中是較為普遍的。有鑒于此,在當前的小學學習中,不管是教師群體還是家長群體,在針對小學高年級學生的教育的時候也要適當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為孩子的全面發(fā)展營造良好的空間。首先是從學校的角度出發(fā)來看,教師要盡可能地在課程教育的同時將學習方式傳授給小朋友,比如在學習的過程中要關注到預習、學習、復習這三個階段的內容,在課堂學習之前,要簡單地對之前所學的知識進行復習,在學習之后要對第二天學習的知識進行預習,從而提升小學生學習的整體成效。這樣的情況下,小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相對較少,也就能夠激發(fā)孩子的學習熱情。從家庭的角度出發(fā)來說,小學高年級的學生,再加上二孩的出現(xiàn),家長要關注孩子的心理發(fā)展,同時要向孩子說明自己為什么減少對孩子家庭作業(yè)的輔導,如果確有必要的話,可以幫助孩子報課外輔導班或者與教師進行連線溝通,解決學習中的問題,提升孩子的學習信心。
三、結語
二孩的出現(xiàn)往往會導致一孩在心理上存在一些小“誤區(qū)”。因此,不管是家庭還是學校,都要關注到孩子的心理發(fā)展情況,從而在根源上避免厭學情緒的出現(xiàn)。在之后的發(fā)展建設中,教師與家長要通過營造良好的環(huán)境、加強與孩子的交流溝通、開展談心談話等多種方式解決孩子在心理發(fā)展中存在的問題,從而杜絕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出現(xiàn)厭學情緒。
參考文獻
[1]王立軍.小學生厭學心理的成因及對策[J].新課程,2019.
[2]何婷.小學生厭學的成因及對策研究[J].素質教育,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