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靜
摘要:《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提出了“堅持科學有效,改進結果評價,強化過程評價,探索增值評價,健全綜合評價”的教育評價改革思路。針對勞動教育評價重結果、形式單一、功能異化、評價體系缺失,筆者提出“嵌入式評價”在小學勞動教育中實施和運用。全方位提升學生的勞動素養(yǎng),把評價嵌入到學習整個過程中,多維度、立體、即時地評價學生的學習,推動、調整和促進學習過程開展。
關鍵詞:嵌入式評價;全程評價;勞動教育
引言
為保障勞動教育課程目標在勞動課堂、勞動實踐中的落實,培育學生勞動素養(yǎng)、品質、技能和觀念,深化勞動教育的實施。筆者認為在小學勞動教育中開展嵌入式評價,將評價還給學生,讓評價為學生服務。在勞動教育評價過程中先為學生營造一個“真實的評價場”,運用評價工具,堅持勞動教育評價的四個原則,全面、真實地評價學生,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在教學過程中嵌入評價,將評價融入在教學的整個過程之中,讓評價促進學生發(fā)展。
一、什么是“嵌入式評價”
嵌入式評價是對學習動機、過程和效果的綜合評價,評價的過程也是深入學習的過程。學會評價是學會學習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促進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通過嵌入式評價,把課程的目標、內容、實施和評價,融合為一個整體充分發(fā)揮評價的監(jiān)督、激勵和導向作用。嵌入式評價堅持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充分、主動地參與到評價的過程來在評中學,學中評,學評有機結合,促進學生的學習。
二、嵌入式評價在小學勞動教育中的實施
(一)因需而導,擬定評價標準
嵌入式評價第一步擬定學習目標,研制評價工具。美國國家評價標準及學生考試研究中心的Herman教授認為:“評價始于學生的學習目標”。學習目標就是期望學生經歷一定時間的學習以后所獲得的學習成就,它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完成某項學習任務后應達到的質量標準。實質上是給予學生方法引領,可以大大提高各層次學生問題解決的質量,利于學生產出高質量學習產品或行為,起到了以評價引領學習的效果。
因此,在開展勞動教育活動前,做好活動的頂層設計除了豐富多彩的活動內容和形式,更需要優(yōu)化和細化整個活動的評價設計。
(二)嵌入評價工具,量化評價標準
評價過程中給學生一定的工具與標準,讓學生有理可依有據可查。如,可借助評價量規(guī)這種學習工具。評價量規(guī)是對學生的作品、成果等進行評價或者等級評定的一套標準,是連接教學與評價之間的重要橋梁,是一種有效的學習工具。便于學生自主評價、學習小組評價、家長評價、教師評價,甚至家長、社會人員對孩子的學習進行監(jiān)督與指導。
(三)智慧支撐,系統(tǒng)化評價
1.集約資源,打造情景式評價場
學校勞動基地面積,資金投入有限,師資力量不足。為了盤活資源,推進勞動教育的發(fā)展,筆者認為學校應攜手家庭、學校、社會建立一個包含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tài)區(qū)——水培區(qū)、土培區(qū)、智培區(qū);生活體驗和職業(yè)體驗融通共生的生活區(qū)——美食坊、手制坊、互聯(lián)網+體驗館;勞動博物館——展示廳于一體的勞動體驗式評價基地。
2.多方助推,建構多元評價主體
構建多元評價共同體。納入專家、家長、學生、教師多元主體,建立多元評價共同體。專家是共同體的方向引導者,提供綜合實踐活動評價的相關理論指導和培訓;教師是共同體的中介,連接理論與實踐,促進信息的轉化與交流;學生是共同體的核心,需要展示自己的發(fā)展狀況,可對他人的評價判斷做出解釋和辯駁。
3.新媒體添翼,精準化評價手段
采取新媒體手段,智慧共享,收集勞動實踐現(xiàn)場采集的過程性信息和成果材料,特別是學生勞動觀念、品質的變化情況,可清晰呈現(xiàn)學生勞動素養(yǎng)學段表現(xiàn)鏈條。將學生參與勞動實踐的過程表現(xiàn)、勞動成果和勞動觀念的變化轉為可分析的數據,通過大數據分析,發(fā)現(xiàn)勞動指導、勞動內容安排和學生參與勞動實踐的問題,促進勞動教育課程指導和參與方式優(yōu)化,促進勞動教育課程開發(fā)、實施和參與形式的改進。
三、“嵌入式評價”在小學勞動教育中實施的意義
(一)嵌入式評價,重全程
嵌入式評價重全程:第一,在開展中小學生勞動教育評價前,評價主體要觀察研究學生,盡可能體驗和參與勞動教育實踐過程,只有與學生經歷同樣的過程,才能在評價中做出客觀的判斷。第 二,在實施中小學勞動教育評價中,評價主體要通過各種有效途徑及時了解學生在勞動教育實踐中遇到的問題、付出的努力以及取得的成果和進步,這樣才能對中小學勞動教育進行有效的評價。
(二)智慧型評價,重增值
學生參與勞動內容從校內到校外,勞動的時間、空間不再單一集中的區(qū)域內,評價操作工作量大、內容較多。嵌入式評價中納入多元主體和新媒體+的支撐,就可以全方位,多角度地及時將勞動過程性材料和成果數據傳入評價平臺,既讓勞動實踐活動組織者可督查學生參與勞動過程的真實性,又可發(fā)揮評價即時性,多層性,促進學生可持續(xù)發(fā)展更有深度。每一項勞動實踐活動。
(三)激勵性評價,重持續(xù)
學生勞動習慣的養(yǎng)成是一項長期的工作,教師要注意挖掘閃光點,多多表揚學生良好的行為,教育和督促學生改正錯誤的行為。記得有位教師在執(zhí)教《今天我當家》時,為了讓學生更真切地感受糧食來之不易,激發(fā)學生珍惜糧食的情感,從而讓學生養(yǎng)成愛惜糧食的良好習慣,設置了一個共享體驗活動:按照自己的計劃,及時記錄自己的種植水稻的情況,一學期后評選出種植小大人。這就要求教師在平日里應結合學生日常的實際表現(xiàn)隨時隨地作出質性評價,該肯定表揚的就充分地肯定表揚;有所不足的,則從改進和完善方面加以指導,時時刻刻督促學生把課堂上的所知、所感、所悟運用到實踐中去。綜上所述,“嵌入式評價”以學生為主體,多元評價主體相互融合,通過為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用互聯(lián)網思維,打破時空桎梏,實現(xiàn)了把握勞動教育課程目標,將評價過程嵌入整個活動過程的評價新格局。讓勞動教育評價開啟學生的生態(tài)智慧、優(yōu)化生命樣態(tài)的人格陶養(yǎng)。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 2021-03-02
[2]王維申。中小學勞動教育的實踐與發(fā)展概述{J}中小學德育,2018-07
[3]徐長發(fā)。新時代勞動教育再發(fā)展的邏輯{J}教育研究,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