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曉琦 付仲霞 溫萌 杜俊艷
DOI:10.16660/j.cnki.1674-098x.2010-5640-6281
摘 要:以我院護理專業(yè)為例,通過在護理專業(yè)課程基礎護理學教學中進行教師團隊、實踐教學手段、實習前技能強化訓練、實踐教學信息化和實踐教學考核改革創(chuàng)新。本文剖析了高職護理人才崗位勝任力,在此基礎上設立了組建專家引領以及專兼結合等護理時間教學模式,同時,還構建了相對穩(wěn)定的課程教學團隊,充分挖掘?qū)W生潛能,將有特色的教學手段引入課堂、院校合作育人,依托護理技能強化訓練縮短臨床實習適應期、優(yōu)化課程設計,服務崗位需求,此外,還需要提高對師資隊伍建設的重視程度,將雙師型教師素質(zhì)的提高和考核評價體系的優(yōu)化作為重點,實現(xiàn)真正的護理教學實踐目的。
關鍵詞:崗位勝任力? 高職護理? 實踐教學? 創(chuàng)新
中圖分類號:G712?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21)01(c)-0159-03
Exploration on practice teaching innovation of nursing Special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ased on post Competence
Miao Xiaoqi1? Fu Zhongxia2? Wen Meng1? Du Junyan1
(1. Gansu Health Vocational College Lanzhou,Gansu Province, 7330000 China; 2. Gansu Provincial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Lanzhou, Gansu Province, 730000 China)
Abstract: Taking the nursing specialty of our hospital as an example, the teaching team of teachers, practical teaching means, pre-practice skills strengthening training, practice teaching informatization and practice teaching assessment reform and innovation are carried out in the teaching of basic nursing of nursing specialty curriculum.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ost competence of nursing tal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explores the innovative mode of practice teaching based on post competence, including expert team, combination between colleges, relatively stable teaching team, fully excavate students' potential, there will be a characteristic of teaching method is introduced into the classroom,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operation, relying on the clinical practice in nursing skill intensive training to shorten the adaptation, optimization of curriculum design, service post demand, strengthen the relevant professional teachers team construction, improve the double assessment of teachers' quality and optimize the multiple evaluation system, and cultivate the students' professional ability and professional qualit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and talent training of nursing profession.
Key Words: Post competency; Higher vocational nursing; Practical teaching innovation; Innovation
勝任某種特定崗位工作應具備的能力和資格即是崗位勝任力,同時也是評估工作績效的根本。護理崗位勝任力應具備多種優(yōu)點,包括專業(yè)素質(zhì)、技術能力等等。但針對目前的護理專業(yè)學生而言,不僅專業(yè)知識掌握程度較差,同時,也缺乏一定的工作能力,所以無法達到崗位標準?;诖?,學校應對其加以注重,不能只單獨依靠臨床進行崗位勝任力的培養(yǎng),在實際教學當中,應對學生們進行崗位勝任力教育[1]。
1? 高職護理人才崗位勝任力的剖析
高等院校的辦學目標即是培養(yǎng)具備崗位勝任力的人才。我國學者采用兩種理論,對勝任力的相關內(nèi)容進行研究和分析,包括護理理論和當代教育理論,且認為護理人才的崗位勝任力是多方面的綜合體,有效創(chuàng)建了諸多勝任力的模型,比如科室、崗位、學歷等等。本院聯(lián)合以往的調(diào)研成果,創(chuàng)建了專業(yè)護理教學指導小組,邀請三方面的專業(yè)開展研討,包括行業(yè)、醫(yī)院和學院等,知曉社會對護理人員的要求和需求,確定人才培養(yǎng)的最終目標,由此作為參考,制定符合實際的課程體系,并通過相關對接完成人才的培養(yǎng),在將崗位勝任力中增設職業(yè)拓展、職業(yè)能力、職業(yè)基礎以及職業(yè)素質(zhì)四大課程,有效達到不同方面的對接標準[2]。
2? 構建基于崗位勝任力培養(yǎng)的護理實踐教學模式的策略
2.1 組建專家引領、專兼結合、相對穩(wěn)定的課程教學團隊
合理構建課程教學團隊,且課程負責人具有年份已久臨床經(jīng)驗,一方面不斷引進專業(yè)的臨床專家,另一方面不斷培養(yǎng)專業(yè)的優(yōu)秀人才。教學團隊按照課程的標準,探析培養(yǎng)路徑,以此確保護理學課程能夠達到教學目標,每個方面的護理技術操作規(guī)范、接近臨床、且更加注重人文關懷[3]。
2.2 充分挖掘?qū)W生潛能,將有特色的教學手段引入課堂
2.2.1 情景模擬聯(lián)合標準化病人教學法
情景模擬聯(lián)合標準化病人教學以案例為基礎,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將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作為核心工作,根據(jù)實際情況培訓一批大一、無醫(yī)學教育背景的學生做標準化病人。教學團隊根據(jù)學生知識經(jīng)驗水平在出入院護理、注射術、氧氣吸入技術和排尿護理四項技能學習中實施該教學方法,下面以注射術為例介紹。實施前,教師介紹有關情景模擬和標準化病人的概念、內(nèi)涵、實施的內(nèi)容、方法和意義,讓學生充分了解、認識到情景模擬聯(lián)合標準化病人應用的重要性[4]。教師在1周前發(fā)放病例,在普外科病房中,劉某某為1號床的患者,男性,21歲,應用闌尾炎手術后的第一天,患者表現(xiàn)為刀口疼痛,在此基礎上,采用50mg的強痛定為其緩解疼痛,由此,體現(xiàn)出學習目標:(1)在肌肉注射過程中,能夠按照相關操作標準。(2)在肌肉注射過程中,能夠較好地與患者進行溝通,將患者的安全防護工作做好。學生通過小組組建,按照案例設計的護理畫面,制定講課內(nèi)容,如ppt,提前研究和分析相關資料的內(nèi)容,針對不能夠理解的部分,可進行小組討論或咨詢教師。接下來,對ppt中缺失的內(nèi)容加以完善。隨后在課堂中,每個小組之間按順序展示情景劇,同時選出小組代表,講述肌肉注射術。小組代表展示完成之后,所有小組的同學對其評價,評價方法主要針對6個方面進行,包括安全、溝通方法、消毒方法、注射方法、無菌操作、查對等。教師將最終的評價結果詳細記錄[5]。情景模擬聯(lián)合標準化病人需要學生提前查閱大量資料,綜合運用多學科知識,將學生潛在的學習能力充分展示在實際課程中,在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同時,也提高了終身學習的能力;同時,情景模擬聯(lián)合標準化病人讓學生在模擬臨床場景中掌握溝通技巧、理論聯(lián)系實踐解決臨床問題的方法,也培養(yǎng)了學生團隊合作精神。
2.2.2 真人演練教學法
課程團隊在多方面的護理操作中應用真人演練方法,包括特殊口腔護理、輪椅運送法、床單更換等。其中密閉式靜脈輸液屬于有創(chuàng)性操作,且具備較高的危險性,所以,針對沒有專業(yè)基礎的學生而言,具有較高的挑戰(zhàn)性。該項操作主要進行手臂練習模擬,在第四個課時時,聯(lián)合小組進行練習以及考核,以此不斷加大操作難度。經(jīng)過真人操作考核與訓練,學生體會到了病人和護士之間的角色,從不同方面給出相應的指導,包括操作的配合、信息核對等,促使護士自覺遵守相關操作標準,護士這段期間內(nèi)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不僅要保持和患者的有效溝通,對于患者提出的各種疑問,還要耐心解答,達到患者內(nèi)心的需求。對此,借助真人演練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心理素質(zhì)得到一定提升,增加評判能力。
2.2.3 院校合作育人,依托護理技能強化訓練縮短臨床實習適應期
最近幾年來,護理技能強化訓練的不斷改革是學生實習前的關鍵。傳統(tǒng)的技能強化訓練是通過院校教師選取最常見的護理操作方式,將學生集中統(tǒng)一訓練,同時在訓練之后,教師再進行考核。雖然傳統(tǒng)的訓練方式能夠鞏固學生學習技術操作的知識,但是,自主學習能力差的學生不適合使用此種方式。對此,實習醫(yī)院帶教的教師和院校內(nèi)教師應在學生學習之前,共同創(chuàng)建訓練方案,擬定合理的評分標準,同時在學習期間加以指導,將考核與技能強化訓練有效完成。聯(lián)合相關工作的標準,確定心電監(jiān)護技術、心肺復蘇技術、注射技術以及無菌技術等一些常見操作項目。由于護理專業(yè)的學生人數(shù)較多,所以考核的整體過程需要參考護理技能大賽,學生可進行分組,最多不可超過3人,并按照隨機法進行排序,協(xié)作完成小組任務,最后將小組操作的平均分,作為技能強化訓練的成績,如果學生考核未通過,必須進行補考,達到考核標準,才能獲得學習的機會。相比傳統(tǒng)強化訓練方式,新的訓練方法不但能體現(xiàn)出工作的重要性,還能縮短學生對病例進行分析的時間,學生在充分掌握操作流程的基礎上,才能達到病例中考核的標準。因此,院校作為實習工作的主導,通過全面的考核與訓練,更加體現(xiàn)出了護理操作的實用性和重要性,由此為學生盡快地實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6]。
2.2.4 優(yōu)化課程設計,服務崗位需求
通過對四大課程模塊進行優(yōu)化設計,使其達到高職護理人才的崗位勝任力要求,促使實用性和針對性得以顯現(xiàn),滿足服務護理崗位的需求?;窘虒W應以應用為主,專業(yè)教學以臨床實踐、開放式教育為主,而臨床教學應以人文關懷、護理工作為主,比如《人體形態(tài)結構》應聯(lián)合護理崗位的肌內(nèi)注射任務;《生涯體驗與就業(yè)》應聯(lián)合模擬招聘活動,對護士的職業(yè)規(guī)劃能力和溝通能力進行教導?!蹲o理藥理學》聯(lián)合用藥監(jiān)管崗位,強化不良反應的注意方法。
2.2.5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雙師型教師素質(zhì)
如果院校想要培養(yǎng)具有崗位勝任力的學生,離不開高素質(zhì)的雙師型教師團隊。對于臨床教師和專任教師的成長和培養(yǎng),院校創(chuàng)建了相應的制度。比如,臨床教師遵循了一系列的相關制度,包括確認條件、自主報名、選拔護理部試講等,最后確定39名臨床教師進行管理,同時加入到教研學科和活動當中,進行專業(yè)建設,對于新的教師可進行試講,老教師則進行備課,共同創(chuàng)建教案以及說課比賽等活動,為其打造良好的交流平臺,經(jīng)常性開展相關培訓,主要為了提升教師的能力。
2.2.6 優(yōu)化多元考核評價體系
結合崗位勝任力和考評標準,根據(jù)引導和激勵發(fā)揮的作用,以考促學,以考促考,確保人才培養(yǎng)的質(zhì)量不受到影響。第一,建立基礎學業(yè)評估方案,有效聯(lián)合終結性評價和形成性評價。其中終結性評價主要包含兩點,即閉卷考和操作考。主要針對《急危重癥護理學》和《基礎護理技術》等核心課程;而形成性評價主要包含七點,即期中考試、過關考試、隨堂考試、實驗報告、課堂提問、作業(yè)和出勤等。通過每項課程的優(yōu)勢,形成性評價的比例可達到55%。但是終結性評價屬于一票否決制,如果閉卷考與操作考未達到合格標準,最終將會定為不及格,而終結性評價合格者,只有形成性評價才能作為最終的計算結果。另外,綜合的評價方式,主要是對學生實際的表現(xiàn)加以注重,彰顯出人才培養(yǎng)的整體過程。第二,對接崗位勝任力,更改考評制度。針對難以客觀衡量的勝任力要點,比如領導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評價方法可采用角色互換和土堆考核的方式;針對能客觀衡量的勝任力要點,比如技能和知識,評價方法可采用操作考核以及理論考核的方式。
3? 結語
基于崗位勝任力的基礎護理學實踐教學改革,經(jīng)過最近幾年來不斷地實施,獲得了較高的成效,雖然也能在不同專業(yè)課程中應用,但是存在諸多問題,因此,應創(chuàng)建規(guī)范化的管理制度,促使技能強化訓練在短時間內(nèi)不耗費更多的物力、財力和人力,同時在教學改革的道路上,充分探究合理的改革方式,由此提升人才培養(yǎng)和教學的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 夏雅雄,方仕婷,蘇吉兒,等.基于崗位勝任力的“護理情景模擬綜合實訓”課程構建與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16,31(11):978-980.
[2] 崔德花,丁璐萍,王所榮.護理綜合實訓在護生實習前技能強化訓練中的實施效果[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9,37(24):122-124.
[3] 莊前玲,張迪.“MOOC”對高職高專護理核心課程信息化教學的啟示[J].護理研究,2016,30(8):969-970.
[4] 高寧寧,張亞楠,馬琳.基于崗位勝任力的高職護理專業(yè)實踐教學創(chuàng)新探索[J].河南農(nóng)業(yè),2020(12):22-23.
[5] 周慧.以崗位勝任力為導向的高職商務英語專業(yè)實踐教學探索與研究[J].戲劇之家,2018(36):208.
[6] 薛梅,馬連娣,王慶,等.高職護理專業(yè)實踐教學體系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J].重慶醫(yī)學,2015,44(28):4012-4013.
[7] 簡亞平,李祖祥,劉美江,等.以崗位勝任力為導向加強高職臨床醫(yī)學專業(yè)實踐教學的思考[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20,38(21):96-97.
[8] 簡亞平,李祖祥,徐瓊芳,等.以崗位勝任力為導向的高職臨床醫(yī)學專業(yè)實踐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實踐[J].廣東職業(yè)技術教育與研究,2020(5):6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