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嵩
◆摘? 要:隨著中國教育制度的改革的落實,很多新的教學理念和方式技巧被引入高中通用技術教學中,但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是教學缺乏實際和生活元素,從而令通用技術與存在脫離性,學生無法通過所學解決實際的問題,令通用技術只能停留在課堂上,無法融入學生的生活中。本文則是通過分析高中通用技術存在的主要問題,探究生活化教學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通用技術;生活化;學生需求
高中通用技術生活化,是指把教學內(nèi)容通過生活化的方式實際化,讓學生對通用技術有一個更加全面的理解,認識到所學的意義和實際應用的方法,因此,生活化的過程應與學生的需求相結合,拉近通用技術與其的距離,真正改變以往高中通用技術停留在表面,無法走出課堂的現(xiàn)象。
一、高中通用技術教學的主要問題
(一)重視性不足
高中通用技術雖然同學生的實際生活存在較強的聯(lián)系,但很多學校并沒有認識到其重要性,因此教學的重視度有所不足。多數(shù)高中的課程教學是以高考的科目為核心,在課時設置、軟硬件資源的投入方面則會有很大的偏差。雖然學校把通用技術的課程引入到自身的教學體系中,但缺乏實際性,通常只是簡單傳輸教材中的知識,完成教學任務。其次,因為學校對通用技術的重視度不足,也會令教師的教學產(chǎn)生表面化的情況,進而令學生也逐漸形成輕視和消極的學習態(tài)度,在這種情況下,一方面學生學習的專注度和探究意識不足,學習效果較差;另一方面,也無法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教師綜合能力不足
通用技術在高中領域屬于較新穎的課程,其中涉及和包含了多個行業(yè)、專業(yè)的知識與技能,然而現(xiàn)階段多數(shù)高中學校并沒有配置相應的授課教師,因此綜合能力嚴重不足。首先,很多高中通用技術的教師是從其它專業(yè)轉型或兼職,教學經(jīng)驗和相關的研究不足,進而導致了其無法兼顧專業(yè)知識、教育能力、與學生互動和溝通等多個方面,難以實現(xiàn)和突出生活化教學的價值和優(yōu)勢,特別是理論知識、實踐技能、生活化元素三者的合理融合部分。很多通用技術教師雖然擁有較全面的實踐能力,但卻無法讓學生具備實際使用的能力和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
二、高中通用技術生活化的有效策略
(一)生活化的教學理念
高中通用技術想要實現(xiàn)有效的生活化教學,應轉變教育教學的理念,增強重視度,讓學生認識到通用技術的實際價值和重要性。第一,教師可以以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基礎,如:生活環(huán)境、當?shù)靥厣蛯W習能力等因素,選擇最適合的生活化資源,以此拉近教學與學生的聯(lián)系,進而培養(yǎng)其實際應用的能力,讓學生在不斷的實踐過程中體會通用技術的重要價值。
第二,教師需要使用生活化的內(nèi)容令學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發(fā)現(xiàn)通用技術,并具備分析和應用的能力。通用技術因為涉及領域較廣泛,因此學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學習也就從課堂內(nèi)拓展到課堂外,這也意味著其對通用技術會越來越熟悉。針對這一點,教師可以利用常見的桌椅和門窗,開展基礎性的檢查、維護和修理方面的教學。通過融入學生較熟悉、較常見的生活化元素,一方面可以令學生的學習更加便捷,提高了教學效率;另一方面對其長遠的生活也起到了積極的影響。
(二)生活化材料的有效應用
作為實踐性較強的通用技術,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學生新手制作和加工,在這方面,教師則可以利用生活中可以再利用的材料開展教學活動,例如:廢舊的紙箱、木料、易拉罐和塑料等。此類生活化的材料一方面獲取較簡單,同時有較強的可塑性和安全性,可以讓學生認識到通用技術并不只是在課堂中,現(xiàn)實中也可以實際的應用。同時,在上述生活化的材料應用于教學時,教師還可以把新舊知識聯(lián)系在一起進行教學,突出其實際性。例如:在“設計的一般過程”教學時,教師可以先展示自己利用各種廢舊材料加工改造的小板凳和小桌子,然后在教授學生可搜集的生活化材料和不同技術所需要的材料,以及不同材料加工所需要的常見工具和注意事項。如:預防被紙張和木板邊緣劃傷的方法等,真正讓學生具備實際而安全的操作能力,避免其在現(xiàn)實中盲目使用通用技術而出現(xiàn)危險和負面影響。
(三)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意識
首先,學生的學習意識直接影響了高中通用技術生活化的效果,因此教師需要利用生活化教學的優(yōu)勢和特色培養(yǎng)其學習意識,令學生擁有過良好的學習習慣。針對這一點,教師在選擇生活化內(nèi)容時,先以學生的需求、喜好和學習能力為基礎,設計相應的生活化教學項目。例如:讓學生為自己設計服飾。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在此過程中可以按照個人喜好進行實踐,個性化特征得以發(fā)揮,自主學習意識較強。而在教學的初期,因為學生的動手能力較差,教師可以以繪畫衣服上的圖案為切入點,逐漸培養(yǎng)其設計能力。隨著教學的不斷深入,到中后期,學生掌握了足夠的理論知識和數(shù)量的實踐能力后,則可讓其自由發(fā)揮,設計自己喜歡的服飾。最后,為了突出生活化的特性,則可讓學生自己制作簡單的衣服,包括:廢舊布料的選擇、樣式設計、制作和加工等實際化的工作流程,進而實現(xiàn)通用技術的生活化。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運用合作學習的方法,把學生組成項目團隊,由一或二個學生負責一個步驟,一方面可培養(yǎng)其團隊合作能力;另一方面也令通用技術生活化教學更加的全面和實際。
三、結語
高中通用技術生活化,不單只是把教學內(nèi)容生活化,而是運用其特色與優(yōu)勢,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和培養(yǎng)其實際應用能力,通過技術可以對學生的未來發(fā)展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
參考文獻
[1]陳亞.高中通用技術課程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知識窗(教師版),2018(11).
[2]陳淼.高中通用技術生活化資源的整合策略[J].新課程(中學),2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