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琳
【摘要】小學階段是學生受到基礎教育的關鍵時期,學生人格與價值觀的塑造在這一階段非常重要,因此小學課程的合理安排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要以小學生素質的全面發(fā)展為導向。其中,小學音樂教育課程不僅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還能夠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健康發(fā)展。但是,目前我國小學音樂教育的含金量非常不足,不能起到應有的作用,這既體現(xiàn)在學校方面,也體現(xiàn)在教師層面。因此現(xiàn)階段有必要探索出適合小學音樂教學的新方法,從而從根本上改變教學現(xiàn)狀,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本文就如何提高小學音樂教學水平提出了多元化教學的方針,詳細分析了多元化教學模式的概念及特征,結合自身教學經(jīng)驗描述了如何運用多元化教學法進行授課,希望可以給當下音樂教學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小學音樂;教學;多元化
音樂是人類文化傳承不可或缺的載體,是文化的重要表現(xiàn)形式之一,它具有豐富的文化底蘊,有著重要的歷史文化意義,其特有的藝術表現(xiàn)方法和魅力與人類文明的發(fā)展相呼應,極大程度上滿足了人們的精神追求。音樂教師是傳授音樂的主體,可以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和審美素質。近年來,隨著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教育經(jīng)費得到不斷增加,教師的文化水平也有了重大提升,教師的教學方式隨之發(fā)生了很大變化,為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做出了貢獻。小學階段的教育是基礎教育,其中音樂教育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而且還能夠促進學生良好素質和情感的形成。但是,因為音樂教育的發(fā)展相比于其他課程更緩慢,再加上目前我國屬于應試教育,文化課程占據(jù)大量時間和精力,學校和家庭尚未充分意識到其重要性。當前的小學音樂教育,教學風格單一,課堂氣氛無聊,許多小學生對音樂課失去了興趣。因此,多元化教育模式的應用可以迅速吸引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一、多元化教學法的概念及特點
(一)多元化教學法的概念
多元化教學法指的是教師摒棄傳統(tǒng)單調唱的教學模式,運用多種教學方法,豐富教育內容,激起課堂活躍度,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意愿的教育方法?,F(xiàn)階段,多元化教學法在我國部分地區(qū)的學校教育中得到了一定的應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二)多元化教學法的特點
多元化教學法的特點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教師教學方法的多樣性和豐富的教學內容。
教學方法的多樣性主要指教師根據(jù)學生的特點,在教學過程中進行適合人類情感的教學,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同時,教學方法的多樣性也彰顯了教學的樂趣,為教學創(chuàng)造一種有趣的環(huán)境,讓學生充分利用他們的想象力,進而到課堂教學中。
豐富教育內容,主要以課程標準為基礎,擴大教學內容,注入國內外文化知識等外部知識,提高音樂領域的范圍,提高音學生對樂的學習興趣。
二、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應用多元化教學法的意義
(一)有利于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教師的教學效率已成為教育界和社會關注的焦點,但我國現(xiàn)階段教學實踐中,許多教師在教學效率上存在嚴重問題。即使只是由于一些教師的教學方法不當,也會使學生抵制學科學習,影響學生身心的健康發(fā)展。因此,筆者認為,教師將創(chuàng)新因素納入教學中,采用多元化教學方法可以滿足這一需求,可以彌補教師教學方法的缺失。經(jīng)過多年的教學實踐,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引入多元化教學方法,不僅充分表現(xiàn)出了教師的教育創(chuàng)新,而且使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學習過程,激發(fā)他們對音樂學習的興趣,提高小學音樂課堂的教學效率。興趣是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驅動力,只有充分調動起學生的興趣,在教育過程中才能保證學生更好地學習。
(二)有利于創(chuàng)新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方法
研究表明,我國現(xiàn)階段音樂教學中仍存在較為普遍的傳統(tǒng)教學現(xiàn)象,許多教師受到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仍舊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一般來說,落后的教學方法不僅嚴重影響了教師課堂教學的效率,而且會使學生的學習興趣降低。筆者認為,造成這種情況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教師沒有創(chuàng)新精神,無法將課堂教學內容與創(chuàng)新因素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多元化教學方法可以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幫助教師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多元化教學方法中,教師必須把創(chuàng)新元素帶入課堂,采用新的教學方法對課堂進行革新,引起學生對學習的重視,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的自主熱情,從根本上改變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方式,創(chuàng)造音樂教學的新局面。教師要尊重每個學生的個性,發(fā)揮每個學生的特點,保護不同思想碰撞而出的火花,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音樂教育以音樂美學為核心,教學內容應生動有趣、色彩鮮艷、具有鮮明的時代感和民族性,促進學生積極參與音樂實踐。教師應尊重個人不同的音樂體驗和學習方法,盡可能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使學生擁有良好的人文素養(yǎng)。
(三)提升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
小學生處于認知學習的重要階段,這一階段教師的正確指導在小學生的品格建設和價值形成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小學生對音樂了解很少,他們對音樂的理解基本來自于老師的指導。在傳統(tǒng)的小學音樂教育中,教師教授音樂知識,唱與聽是教育的主要內容,忽視了小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和音樂美學的訓練。通過多元化的教學,小學生可以了解中國多民族音樂文化和海外音樂文化,欣賞各種音樂作品,更能了解音樂作品的意義。
(四)提高學生的適應能力
小學生剛剛進入教育的早期階段,在學習作業(yè)和學期考試的壓力下,他們不太能適應學習過程。音樂作為小學生的輔助科目,給學生帶來的學習壓力小,學習環(huán)境能夠使他們感到放松,通過音樂學習支持其他學科的學習,減輕學生壓力,提高學生的適應能力。同時,多樣化的教學使小學生能夠及早獲得多媒體知識,提高他們適應社會發(fā)展的能力。
三、小學音樂教學中多元化教學法的應用
結合幾年的教學實踐,總結出了多元化教學法的實踐經(jīng)驗,如故事教學法和生活化教學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能夠有效地提升課堂效率和學生的自主學習熱情等。
(一)故事教學法
教師應在課堂上引入故事教學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故事教學法是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引用有趣、精彩的故事內容,從而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主體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的熱情,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最終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教師課堂教學質量的途徑。因此,教師應將故事教學法應用于小學音樂教學活動中,幫助學生深刻理解和掌握音樂背后隱藏的內容。
例如,在蘇教版《太陽出來喜洋洋》一課內容的教學中,為學生解讀了“喜洋洋”一詞的含義,并結合《太陽出來喜洋洋》的歌詞為學生描繪了重慶人民追求的歡樂田園生活。此外,在本課中,教師應結合實際生活指導學生描繪各種令人感到喜洋洋的場景,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因此,要選擇不同的音樂故事,使用多媒體技術下載有趣的短片動畫讓學生觀看,以便其更好地了解音樂的意義,并結合短片內容做適當?shù)慕忉尅>C上所述,音樂教育不是單純的審美藝術課程,教師必須教授學生基本的音樂技能,發(fā)揮音樂的真正作用,使其在音樂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保持一顆純真而樂觀的心。
(二)生活化教學法
教師要有效利用生活化教學方法,為學生創(chuàng)造輕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生活化教學方法與生活是密切相關的,教師應把學生生活中遇到的各種要素融入課堂教學活動中,與教學內容有機結合,引起學生的重視,使之產生深刻的代入感,促進教師教育活動的順利開展。筆者認為,該方法不僅能有效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使學生認識到藝術是由生活產生的,而且能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更加輕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促進學生智力、腦力和審美的全面發(fā)展。為有效實現(xiàn)這一目標,教師在上課前必須認真學習課程內容,通過不斷學習提高自身的素養(yǎng),將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場景與對象和文本內容充分融合,每天以可見的形式呈現(xiàn)給學生,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被文化所吸引,從而形成正確的音樂和藝術美學。
例如,在蘇教版《踏雪尋梅》一課內容的課堂教學中,上網(wǎng)下載了云南梯田、臺灣日月湖等各地秋冬的照片。此外,從不同角度拍攝了一些雪景照片,鼓勵學生在欣賞歌曲時發(fā)揮想象力,聯(lián)想相應的場景,讓學生在心中感受音樂之美。
總之,小學音樂教學是提高小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小學生健康人格的重要學科。傳統(tǒng)的小學音樂教育僅限于簡單的吹拉彈唱,形式單一,枯燥乏味,容易造成學生產生學習疲勞感,長期下去,會導致小學生對音樂課逐漸失去興趣。經(jīng)過多年的教學實踐,將多元化教學法實施到小學音樂課堂中,可以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彌補傳統(tǒng)教學方法的缺陷,為小學音樂教育開拓新的局面,既可以保證課堂教學質量,促進教育效率的提高,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因此,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不斷改進教學方法,逐步引入多元化教學方法,優(yōu)化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方法,提升教育質量。
【參考文獻】
[1]陳蕓.多元感官聯(lián)動教學法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實施策略的研究[J].時代教育,2017(06).
[2]楊培培.小學音樂綜合教學方法的研究[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7(07).
[3]徐美玲.多元音樂文化背景下的小學音樂教學模式分析[J].北方音樂,2018(01).
[4]崔偉佳.多元滲透,傾聽學生心中音樂回響—小學音樂欣賞教學實踐探微[J].小學教學參考,2017(24).
[5]趙冬.多樣化教學,構建全新的小學音樂課堂[J].新課程導學,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