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予靖
【摘要】隨著幼兒園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們越來越注重幼兒自主性的發(fā)展,在自主游戲中也更加注重幼兒的主觀感受。作為幼教工作者要樹立“幼兒為主體”的意識,相信兒童的力量,“博觀”發(fā)現(xiàn)幼兒需求,“厚積”豐富游戲材料、給予幼兒感知機會,“約取”支持幼兒自主游戲,“薄發(fā)”滿足個體探索需求。根據(jù)幼兒的活動發(fā)展,積極采取措施,及時更新、改進游戲內(nèi)容和方法,與幼兒共同“衍生”出新方案的技巧和策略。
【關鍵詞】自主游戲 ?自主性 ?支持策略
一、案例呈現(xiàn)
小班下學期的元宵節(jié)活動中,我園組織了親子活動《制作燈籠》。千千帶來了一個用瓶蓋制作的小燈籠,非常別致,大家都很喜歡??】∨d高采烈地說:“老師,這是瓶蓋制作的呢,瓶蓋真厲害呀!”嘉嘉說:“這就是我們平時喝的飲料瓶蓋嗎?”文文說:“老師,瓶蓋有好多顏色呢!這些瓶蓋哪里來的呢?”
大家圍繞著這小小的瓶蓋展開了討論。
【尋找瓶蓋行動】
活動開展時,教師引導幼兒講述生活中見到的瓶蓋,孩子們的興致很高,紛紛打開了話匣。琪琪說:“我們家的醫(yī)藥箱里面消毒水上面有瓶蓋?!碧咸险f:“酸奶瓶上有塑料瓶蓋。”文文說:“糖果罐子上有蓋子,硬硬的?!别┱f:“我見過酒瓶蓋呢?!庇變罕M情交流,分享著自己的想法。在此后的活動中教師拋出疑問:“所有的瓶子上都有瓶蓋嗎?哪兒還能找到瓶蓋呢?”全班幼兒興致勃勃地投入到關于瓶蓋的探索中。
教師與孩子們共同參與到“家里的瓶蓋”“幼兒園里的瓶蓋”搜集活動中。將收集到的瓶蓋呈現(xiàn)在材料架上,幼兒可以自由自主地觸摸,擺弄大小不一、顏色各異的瓶蓋。
【瓶蓋大變身】
一次游戲時間,翔翔帶著幾個孩子一起到草坪上,和瓶蓋玩起了“躲貓貓”的游戲,一個幼兒藏瓶蓋,其他的幼兒找瓶蓋。玩著玩著,幾個孩子又變著法子玩起了扔瓶蓋、追瓶蓋的游戲。繪本閱讀時間,小蕊拿著《秋天真美呀》和我說:“老師,葡萄是圓的,瓶蓋也是圓的?!崩蠋熢诤秃⒆觽兘涣髦笥稚闪艘淮蚊佬g瓶蓋拓印活動《葡萄寶寶》。
在游戲探索中,教師將幼兒感興趣的瓶蓋投放進低結構活動中,生成了以下五個小活動。
區(qū)域活動:
二、案例分析:對幼兒自主游戲能力的支持策略
兒童在真實生活中所聽、所感、所思、所想是紛繁細碎的,教師如何在幼兒細碎直接的感官經(jīng)驗中看到幼兒發(fā)展的教育契機?在師幼共同探索的過程中教師又應如何支持幼兒自主游戲?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fā),以下結合小班《瓶蓋王國》系列活動從“觀”與“積”“取”與“發(fā)”等方面談談教師對幼兒自主游戲能力支持策略的一些思考與做法。
(一)“博觀”——廣泛觀察、靜心傾聽,發(fā)現(xiàn)需求
兒童是教育活動的主體。幼兒學習內(nèi)容的選擇要關注兒童的主體性,從兒童的興趣和發(fā)展需求出發(fā),發(fā)現(xiàn)兒童的新想法和新機會以及新的可能性,分析兒童行為背后的教育價值,挖掘教育內(nèi)容。例如,自主游戲的形成初期,教師在元宵節(jié)活動中,幼兒圍繞小小的瓶蓋燈籠展開話題討論,從中發(fā)現(xiàn)“瓶蓋”的探索價值,小班幼兒總是對新鮮的事物充滿著強烈的好奇心。游戲是兒童的本能,追隨幼兒的興趣點,于是他們開始了“尋找瓶蓋大行動”?;顒娱_展的過程中,教師讓幼兒講述生活中見到的瓶蓋,從中發(fā)現(xiàn)幼兒的游戲欲望與興趣,了解幼兒獨特的想法。
(二)“厚積”——創(chuàng)設環(huán)境,豐富材料,給予機會
游戲的順利開展離不開材料的支持。為了進一步豐富幼兒的游戲環(huán)境,讓幼兒獲得經(jīng)驗、構建自信、發(fā)展自我,根據(jù)幼兒的年齡特點以及興趣點,教師投放不同層次的材料,豐富游戲形式,讓幼兒有更多的選擇空間。
投放材料的質(zhì)與量、簡與繁,如果拿捏得當,都能為幼兒游戲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通過“尋找瓶蓋大行動”活動發(fā)現(xiàn),對于小班幼兒來說,顏色鮮艷、形狀可愛的材料更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同時,教師發(fā)動家長帶著孩子們一起收集一些生活中的小瓶蓋并帶到班級里。與幼兒進行討論、收集材料之后,教師放手讓幼兒先自由嘗試瓶蓋的多種玩法,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支持幼兒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去游戲,從而在游戲中得到發(fā)展、收獲、成長。
(三)“約取”——約束主控,獲取實證,支持游戲
幼兒是一個獨立存在的,富有靈動性的個體。幼兒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對世界的認識,是本性的、具體的、形象的,他們常常用自己富有兒童特質(zhì)的、獨特的、不同于成人的眼光與世界互動。開展幼兒自主游戲,改變兒童學習方式,也改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因此,在幼兒游戲過程中,教師不是游離于幼兒游戲之外,而是多樣性地參與,做幼兒學習的伙伴。當幼兒在探索過程中遇到困難時,教師支持性策略顯得尤為重要。適時幫助引導,拓展游戲廣度。
1.“約”教師行為,靜待花開
教師的定位是幼兒游戲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游戲中,根據(jù)幼兒認知水平的發(fā)展,在幼兒游戲遇到瓶頸、停滯不前的情況下,教師要適時地介入,引發(fā)、支持幼兒游戲和各種探索活動。這樣才不會導致幼兒興趣的喪失。小班幼兒的年齡小,思維直觀、具體,自主性還沒有得到充分發(fā)展,因此,在幼兒自主游戲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幼兒遇到停滯不前的情況時,教師要發(fā)揮自己的引導作用,善于把握孩子在活動中遇到的這些困難并適時介入,促進幼兒游戲順利地開展。
例如:晨間活動,嘉嘉拿了一盒瓶蓋在進行數(shù)字對應,擺著擺著就四處張望。教師悄悄地坐在他的旁邊,拿起一個瓶蓋,玩起了彈瓶蓋的游戲,教師一邊玩一邊說:“紅色的瓶蓋找紅色的瓶蓋,它們是一對好朋友,好朋友在一起。”玩了一小會兒,教師又變換了一種玩法,按照瓶蓋上貼著的數(shù)點點,把有同樣的點點放在一排,進行瓶蓋壘高,搭建小城堡,看著教師搭得不亦樂乎,嘉嘉的興趣又被點燃,自發(fā)加入新的活動中。作為教師,在幼兒自主游戲的過程中要有一顆“大心臟”。首先,應學會放慢自己的腳步,給孩子自主游戲的空間,作為支持者,安靜、仔細地觀察幼兒。
2.“取”發(fā)展軌跡,鼓勵支持
作為教師,還要有強烈的觀察意向和反思能力,在幼兒自主游戲過程中了解幼兒的特點,并能夠根據(jù)幼兒的需求和興趣,及時調(diào)整、豐富幼兒的游戲材料,為幼兒提供動態(tài)的自主游戲材料,游戲材料隨需要進行更換。教師只有為幼兒創(chuàng)造一個富有動態(tài)的物質(zhì)環(huán)境,并鼓勵幼兒通過動手、動腦、動口等多種感官體驗,讓幼兒主動思考與實踐,引導幼兒努力去發(fā)現(xiàn),探索新知,學習新知,才能激發(fā)幼兒的思維,教師需要引導幼兒更充分地與材料進行有效互動,通過創(chuàng)造“活”的環(huán)境,激發(fā)幼兒游戲的興趣,保證活動順利、有效的開展,有效提高幼兒游戲能力的發(fā)展的材料,在幼兒原有的經(jīng)驗基礎上,提升認知發(fā)展水平,拓展游戲的廣度。
幼兒的成長是一個靈動而富有變化的過程,采取有效的支持策略,對于幼兒一生的影響也是長遠的。作為孩子的人生陪伴者、支持者,我們?nèi)皂毑粩嗟嘏?、摸索、總結,尋找出最適合幼兒探索游戲的方法,只有有效的支持策略,才能使幼兒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富有個性地發(fā)展,為終身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