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向前,李莉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臨床常見的心血管疾病,由冠狀動脈(冠脈)血供中斷導致心肌產(chǎn)生持久的急性缺血,發(fā)病率逐年升高,嚴重威脅人們生命健康[1]。早期開放病變血管、挽救瀕死細胞可最大程度改善預后。研究顯示,N末端腦鈉肽前體(NT-proBNP)、脂蛋白相關性磷脂酶A2(Lp-PLA2)在急性心肌梗死中表達異常,可作為臨床治療的標志物[2]。NT-proBNP是評估心肌損傷的常用指標,其水平表達與心功能狀態(tài)密切相關,在心血管疾病預后預測中具有重要價值;Lp-PLA2為新型炎性反應標志物,經(jīng)巨噬細胞生成,參與引發(fā)動脈粥樣硬化炎性反應[3,4]。貝那普利是治療心肌梗死的常用藥物,通過擴張動靜脈,改善心臟功能[5]。沙庫巴曲纈沙坦鈉片則是新型抗心力衰竭藥物,可同時抑制腦啡肽酶,增加腦啡肽酶的肽類,發(fā)揮抗心力衰竭的作用[6]。為明確沙庫巴曲纈沙坦鈉片與貝那普利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中的療效,本研究通過對比上述兩種藥物對治療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療效,并觀察其對NT-proBNP、Lp-PLA2的影響。
1.1 研究對象選擇2018年3月~2019年12月于滁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接受治療的10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抽簽法分為兩組,觀察組52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31例,年齡56~78歲,平均(68.52±5.21)歲,梗死部位:前壁13例、下壁11例、前間壁8例、前壁+下壁9例、下壁+后壁11例。對照組48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28例,年齡55~77歲,平均(68.48±5.12)歲,梗死部位:前壁14例、下壁12例、前間壁9例、前壁+下壁8例、下壁+后壁5例。兩組基線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參照《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診斷和治療指南》[7],持續(xù)性胸痛;相鄰或多ST段抬高;血清肌鈣蛋白明顯升高;影像檢查確診。
納入標準:符合上述診斷標準;臨床資料完整;病情穩(wěn)定;發(fā)病12 h內(nèi)且有缺血證據(jù);均在心肌梗死時間窗內(nèi)行經(jīng)皮冠脈介入治療(PCI);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出血性疾病者;神志不清者;合并惡性腫瘤者;依從性較差者;嚴重凝血功能障礙者;對本研究藥物過敏者;低血壓患者。
1.2 方法兩組均給予常規(guī)對癥治療,對照組給予貝那普利(規(guī)格5 mg,北京諾華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00292)5 mg 1/d,口服。觀察組給予沙庫巴曲纈沙坦鈉片:(規(guī)格50 mg,Novartis Pharma Stein AG,國藥準字:H20170344)50 mg口服,2/d,均治療4個月。
1.3 觀察指標采集治療前、后患者空腹靜脈血5 ml,采用雙抗體夾心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測定NTproBNP、Lp-PLA2水平;超聲心動圖測量左室收縮末期內(nèi)徑(LVESD)、左室舒張末期內(nèi)徑(LVEDD)、左室射血分數(shù)(LVEF);觀察記錄6 min步行距離、不良心血管事件、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療效評定標準:顯效:臨床癥狀消失,血清酶恢復正常,心電圖穩(wěn)定;有效:臨床癥狀改善,血清酶恢復正常,心電圖基本穩(wěn)定;無效:臨床癥狀無改善。
1.4 統(tǒng)計學分析以SPSS 18.0軟件包處理,符合正態(tài)分布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使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基線資料比較兩組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兩組基線資料比較
2.2 兩組療效比較觀察組中顯效25例,有效22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47例(90.38%);對照組中顯效19例,有效17例,無效12例,總有效率36例(75%);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顯著(P<0.05)。
2.3 兩組NT-proBNP、Lp-PLA2水平比較治療前,兩組血清NT-proBNP、Lp-PLA2水平無明顯差異;治療后,兩組NT-proBNP、Lp-PLA2水平顯著降低,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表2。
表2 兩組NT-proBNP、Lp-PLA2水平比較
2.4 兩組心功能水平比較治療后,觀察組LVESD、LVEDD水平均低于對照組,LVEF、6min步行距離均高于對照組(P<0.05),表3。
表3 兩組心功能水平比較
2.5 兩組不良心血管事件比較觀察組中發(fā)生心絞痛2例,心力衰竭1例,心律失常1例;對照組中再發(fā)心肌梗死5例,心絞痛8例,心力衰竭2例,心律失常8例,不良心血管事件比較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6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觀察組中乏力2例,消化道反應1例,總發(fā)生率5.77%;對照組中乏力5例,消化道反應3例,肝功能異常3例,總發(fā)生率22.92%,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急性心肌梗死是在冠脈粥樣硬化基礎上形成血栓,導致持續(xù)堵塞,臨床表現(xiàn)為胸骨后劇烈疼痛、心功能衰竭、白細胞計數(shù)及心電圖進行性演變[8]。心肌梗死后的心衰早期治療對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具有重要意義[9]。
貝那普利屬于未含巰基的血管類轉換酶型抑制劑,作用時間長,可以促進前列環(huán)素生成,保護機體血管內(nèi)皮功能,減輕心臟前后負荷,但是研究顯示其單獨治療不能完全阻止心力衰竭的發(fā)生[10]。沙庫巴曲纈沙坦鈉片屬于復方制劑,是由腦啡肽酶抑制劑沙庫巴曲及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纈沙坦鈉片構成,能通過抑制腦啡肽酶的升高,起到擴張血管的作用,同時還能阻斷血管緊張素Ⅱ,減少機體醛固酮釋放效果。本研究顯示,沙庫巴曲纈沙坦鈉片治療患者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5.77%,提示其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具有較高安全性,提高療效,降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原因可能為沙庫巴曲抑制腦啡肽酶,減緩內(nèi)源性腦鈉肽降解,提高腦鈉肽水平,纈沙坦則能抑制血管緊張素和內(nèi)皮素-1的異常升高,起到擴血管、排鈉利尿,改善心功能的作用,從而提高療效。
NT-proBNP其含量升高較血流動力學異常出現(xiàn)更早,半衰期長,多用于心力衰竭的診斷;Lp-PLA2在循環(huán)中能催化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水解,促使多種炎性因子表達,若斑塊破裂,該物質會進入心肌組織,造成毛細血管網(wǎng)障礙,加劇心肌組織缺氧,造成心功能惡化。本研究顯示,沙庫巴曲纈沙坦鈉片治療患者血清NT-proBNP、Lp-PLA2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原因可能為,其可產(chǎn)生利鈉、利尿,改善血流動力學障礙,降低心臟負荷及心肌收縮的不協(xié)調性,降低心肌氧耗,抑制心肌梗死延展,最終降低NT-proBNP、Lp-PLA2水平。本研究還顯示,兩組患者心功能明顯改善,觀察組改善程度高于對照組,再發(fā)心肌梗死、心絞痛及心律失常發(fā)生情況均顯著低于對照組,提示沙庫巴曲纈沙坦鈉片能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發(fā)生情況,對提高疾病整體療效具有一定意義。
綜上所述,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應用沙庫巴曲纈沙坦鈉片效果顯優(yōu)于貝那普利,有助于改善患者NT-proBNP、Lp-PLA2及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