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興
【摘要】體育不管是在幼兒階段還是在小學階段,都是促進學生身體成長發(fā)育的重要手段,能夠促使學生的基本活動能力和運動技能水平得到提升,從而增強他們的體質。因此,開展好小學體育幼小銜接教學也是十分重要的。在此,本文從“處理好幼小銜接的內容”“培養(yǎng)小學生的運動興趣”“注重對學生的多元評價”三方面出發(fā),對于如何開展好小學體育幼小銜接的教學進行了分析,希望可以為廣大小學體育教師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小學;體育;幼小銜接
體育是學前教育和小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能讓學生的身體素質、基本活動能力和運動技能水平得到增強。進入小學教育階段之后,學生的體育動作難度有所增大,動作也增多,學生的理解能力、社會性能力、活動能力和身體素質都需要得到增強,體育內容也更為豐富。而在幼兒階段,學生的體育教學活動還是以游戲為主,所以在進入小學階段之后,如何做好體育幼小銜接教學的安排,對于教師來說是一項不容忽視的挑戰(zhàn)。在這方面,教師還應該切實從多方面思考,結合學生的學習實際,來開展體育教學。
一、處理好幼小銜接的內容
剛剛踏進小學校門的新生,在這個陌生的地方會對新事物和新環(huán)境感到好奇,在學習上也會因為客觀因素和主觀因素的影響產生層出不窮的問題。在體育課堂教學中學生出現的麻煩主要有一些常規(guī)問題、隊伍問題、違紀問題、知識教學問題等,為了保證小學階段乃至更高階段的學習質量,教師在幼小銜接時期就要對常見的問題進行處理。同時,很多幼兒園會組織幼兒開展一定的早操,這是幼兒活動的重要一部分。在早操活動中,幼兒可以隨著明快而熟悉的音樂,做著各種身體動作。同時,幼兒園也會根據幼兒的學習需要而創(chuàng)設不同的運動區(qū)域,為學生提供難易度不同的體育活動。在這樣的情況下,在幼兒剛剛進入小學之后,作為幼小銜接的教師,就可以幫助學生延續(xù)他們以前在幼兒園所開展的一些活動,幫助學生進行一定的熟悉,從而降低學生對于體育的抵觸性。
例如,體育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一定的早操活動,早操活動的時間也不必過長,可以單拿出20分鐘左右的時間來對學生進行組織。在這樣的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樂群、合作及群體的意識,讓學生能夠以精神飽滿、體力充沛的狀態(tài)開始自己一天的學習。此外,教師也可以在幼小銜接方面為學生開設多樣化的體育項目供學生選擇,把課堂的選擇權交還給學生。這樣促使學生能夠更好地發(fā)現自己的優(yōu)勢,不僅增加了學生對多項體育技能的學習,也能夠幫助學生提升自己在體育課中的激情,為學生積極參與體育教學提供了可能。
二、培養(yǎng)小學生的運動興趣
從小學生的實際情況來看,他們對于自己感興趣的活動能夠更好地參與其中,也能夠充分發(fā)揮自己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而對于自己不感興趣的體育活動則難以切實參與其中。之前在幼兒階段的時候,在幼兒園中他們老師會結合他們的興趣,為他們設計一些活動,其中以游戲為主的活動占大多數,能夠很好地促使他們產生興趣。所以,在升入小學之后,作為幼小銜接的體育教師,也需要將學生的興趣作為重中之重,培養(yǎng)學生對于體育運動的興趣,這樣才能促使學生更好地參與到體育活動中。
例如,具體來說,體育教師可以為學生開展一些不需要復雜活動材料的一些游戲,比如老鷹捉小雞、一網不撈魚、鉆山洞、蜈蚣走路等游戲活動。在這樣的游戲活動中,學生可以培養(yǎng)自己的合作意識,體驗到其中的快樂,并且也得到了體育運動的樂趣。同時結合一定的游戲,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遵守一定的規(guī)則,培養(yǎng)學生的規(guī)則意識,這樣可以成功地實現幼幼小銜接。可以說,體育游戲對于幼小銜接進行適應性訓練是十分可行的。通過開展這樣的游戲活動,學生能夠潛移默化地適應小學體育生活,也能夠在小學體育中獲得一些新的能力發(fā)展。所以教師應該在體育活動中融入一定的游戲。不但幼兒喜歡游戲,小學生也是喜歡游戲的。不管在開展什么樣的體育活動中,教師都可以為學生設計一定的游戲,這樣才能促使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游戲活動中得到一定的增強。
三、注重對學生的多元評價
對于小學生來說,評價對于他們的影響是尤為不容忽視的。很多小學生就是因為沒有受到良好的評價,所以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自信心沒有得到一定的培養(yǎng),并且小學生的一些問題得不到反饋,從而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難以得到切實的發(fā)展。所以在體育教學評價方面,教師還需要加強思考。目前,很多時候教師在評價方面會出現一些問題,比如評價的主體是教師,而學生是被評價者,在評價中處于被動的地位。同時,在評價主體方面也沒有采用多元化的評價,比如沒有讓學生開展自評和互評,也沒有把學校評價、社會評價和家長評價融入進來,從而導致評價存在一定的單一性。同時,評價標準方面也存在一些問題。因此,作為體育教師還需要從多個方面出發(fā)來做好評價工作。
例如,在評價活動中,教師首先可以組織學生開展一定的自評和互評活動,在體育活動結束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從多方面來反思自己在一些體育活動中的表現,比如是否能夠和他人產生良好的合作,是否能夠完成任務等等。之后,在學生評價的基礎上,教師再結合學生的評價,對于學生進行一定的評價。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多鼓勵學生多運用一些激勵性的語言,比如說“你在活動中能夠積極和別人合作,能夠樂于幫助同學做得十分的好”。這樣運用一些積極的語言,促使學生能夠樹立一定的自信心,能夠在體育教學中獲得一定的滿足感。
總而言之,作為幼小銜接的體育教師,應該在自己的體育教學中切實分析學生的特點,分析教學內容的特點,幫助學生做好幼小銜接的體育學習工作,引導學生在這個過程中養(yǎng)成良好的品質,促進學生身心得以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王森,王文龍. 我國幼兒體育開展中應處理好的幾對重要關系[J].青少年體育,2022(01):135-137.
[2]陶初鋒,吳珊. 幼小銜接體育教學實踐研究[J]. 麗水學院學報,2022,44(02):12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