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茹麗佧·艾力
摘要:班主任是班級生活和學習的領航人,也是德育工作的主導者,對班級發(fā)展和初中生的健康成長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班主任需要針對初中學生清晰上的不穩(wěn)定因素有效的開展德育教學工作,力求提高學生對外在事物的共情能力。如何提高初中階段的班主任工作是當前一直研究的問題,需要從多個角度對學生的心理和行為加以分析,通過合理的教學途徑和組織活動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認知體系。
關鍵詞:班主任工作;德育教育;策略探討
道德教育是學校班主任工作的重要任務之一,很多班主任長期處于一個較為困頓的教育處境,造成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在于中學生處于青春初期的生理特點和認識、情感日益復雜的心理特點,這導致他們對學校的德育工作的配合度不高。作為初中班主任,不僅要承擔起肩上的重任,而且要在落實德育教育的工作中,充分發(fā)揮激勵政策的優(yōu)勢,讓學生正確看待德育教學,配合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工作,保證中學生的德育素質(zhì)和心理健康能夠達到預期的目的,成為新時代勇敢、向上、積極、奮進的接班人。
1激勵策略應用在初中德育教育中的重要意義
以往初中班主任開展德育教育活動就經(jīng)常需要面臨一個形勢嚴峻的問題:學生不愿聽。學生與象征著權威的教師之間存在的矛盾沖突在初中階段表現(xiàn)得最為明顯,很多班主任為了約束初中生的行為會做出一系列“不允許做”的強硬規(guī)定,而很多渴望表現(xiàn)自我的初中生則會通過突破規(guī)定底線等方式來挑戰(zhàn)教師、學校、家長的“權威”。因此,在初中生眼中與“說教”劃等號的德育教育很容易受到學生內(nèi)心的抵制。從這一角度而言,初中班主任有必要結合不同理念和方法優(yōu)化轉變德育教育模式來緩解師生矛盾并推動構建學習共同體,其中,激勵策略作為銜接師生關系的橋梁能以鼓勵學生的方式建立平等、和諧、友好交流的師生互動平臺,通過發(fā)揮學生主體地位的作用提升德育教育的質(zhì)量成效以及加速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zhì)修養(yǎng)的前進步伐。
2 強化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效率的策略
2.1 轉變觀念,豐富充實德育工作開展形式
在對提升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實效性的對策進行分析時,其實影響德育工作實效性的還是德育工作開展的觀念和思路,是直接影響德育工作實效性的關鍵。但是,從當前的實際情況來看,當前大部分初中班主任都已工作太忙為由,對于德育工作缺乏研究和思考,最終導致德育工作比較表面,并且流于形式,而且德育工作的觀念和形式過于單調(diào),嚴重影響德育工作的實效性和效果。因此,在實際分析時,可以針對上述分析,通過轉變觀念的方式,不斷燈幅充實德育工作開展形式,進而在提升德育工作效率和效果的同時,不斷增強德育工作實效性。
2.2 全面了解學生實際情況,因材施教
初中班主任在班級管理開展德育教育工作過程中,班主任需要對班級學生實際情況進行全面深入的了解,如此才能確保德育教育有效開展。學生由于家庭環(huán)境與受教育背景等諸多因素的不同,所以學生之間會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基于此前提,初中班主任在對激勵策略實施過程中,需要深入學生生活學習之中,對學生的日常行為表現(xiàn)與學習狀況進行充分的了解,并依據(jù)學生發(fā)展特點,對德育教育有層次的開展,如此才能夠確保德育教育工作的高效完成。除此之外,初中班主任還需對平時表現(xiàn)優(yōu)異的學生給予其更多的鼓勵,從而推動學生向著更高層次發(fā)展,而對于部分存在問題的學生,初中班主任可以適當?shù)牟扇∥镔|(zhì)激勵的措施,當學生取得突出的進步之后,給予其一定的獎勵。對于德育教育的分層次需要具備極強的針對性,以此推動全體學生獲得穩(wěn)定發(fā)展,將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全面提升,最終實現(xiàn)學生的均衡發(fā)展。
2.3 運用多媒體教學,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當今的中學課堂教學形式多種多樣,隨著信息技術的迅速發(fā)展,新技術的出現(xiàn)可以通過直觀的視覺和認知來實現(xiàn)。所以,在這種環(huán)境下,學生對于感知的過程尤其敏感,這種感知能力遠遠超出了邏輯。所以,在德育工作中,教師可以通過播放有關的視頻,將學生的圖片以多媒體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它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情感,也可以使他們更好地理解德育的理念,而且可以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為以后的社交活動奠定良好的基礎。在開展德育活動時,可以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激發(fā)學生對德育活動的興趣,激發(fā)他們的注意力。比如,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宣傳。天安門廣場每日舉行的升旗典禮,使同學們意識到這是一種莊嚴、莊重的禮節(jié)。通過視頻,讓同學們更好地理解五星紅旗背后的文化,增強他們的愛國意識和國家意識。同時,也可以在課堂上組織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在這個活動中,同學們可以通過講述英雄事跡,了解烈士詩歌的理想教育。
2.4 注重社會案例運用,創(chuàng)新德育管理
素質(zhì)教育全面實施的背景下,良好地開展德育管理,還需要班主任能夠充分利用貼近學生地生活素材或社會素材來策劃德育教育,一方面能夠引起學生的廣泛關注,參與到德育學習中來;另一方面能夠讓學生從中看到自己的縮影,發(fā)現(xiàn)自身存在的不足,進而予以重視,及時糾正。為此,班主任需要在日常教學中關注學生、亦或與他們溝通,了解他們比較感興趣的事物,之后篩選適合的社會案例或生活案例,巧妙地融入到德育管理之中,通過講述案例,引導學生參與討論,從中總結德育知識,讓學生深受教育,提高認識。
2.5 德育實踐,在社會活動中發(fā)展德育能力
初中班主任欲初中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僅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進行引導是難以實現(xiàn)的,對此,班主任可以采取德育實踐的方式進行引導。這一教學手段主要是指班主任將德育教育的場所轉移至社會生活當中,讓初中生親身參與到社會活動當中,在踐行德育要求的同時,感知德育內(nèi)涵在生活中的運用。因此,教師可以創(chuàng)辦德育實踐活動,讓初中生們在社會活動中掌握德育實踐能力。
德育教育的開展對于初中生的學習與成長有著重要的作用,班主任應在認識到德育教育重要性的基礎上,以靈活多樣的方式開展德育教育。班主任應從自身做起,嚴格要求自身的言行舉止,積極與初中生的家長工作,家校合力共同對初中生開展德育教育,也應積極發(fā)揮榜樣力量,以提升初中德育教育的質(zhì)量,促進初中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高世錄.初中班級管理滲透德育教育的思考[J].試題與研究,2021(36):137-138.
[2]彭建鋒.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的原則與對策[J].啟迪與智慧(中),2020(05):98.
[3]彭建鋒.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的原則與對策[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0,5(04):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