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帆宏
摘 要:隨著當前教育教學環(huán)境的整體變化,新課程改革也在不斷深入進行。針對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新課程改革對于學生的聽說能力做出了新的定義和要求。而小學生的這種聽說能力的強化需要教師通過科學有效的培養(yǎng)和訓練來實現(xiàn)。所以小學語文教師要針對性地開展課堂教學改革,從課堂教學的氛圍、方式到課下活動的組織實踐來切實培養(yǎng)小學生的聽說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聽說能力;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16-013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16.069
語文是小學階段的基礎性學科,在語文課堂上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能力是新課改對教師提出的新的要求。因此教師需要在整合當前教學問題的基礎上實現(xiàn)教學的改革和發(fā)展,從而實現(xiàn)小學生語文能力的切實強化。
一、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自新課改深入推進以來,小學語文教學改革也在迅速完成中。但即便是在整體向好的趨勢之下,小學語文課堂上仍然存在著部分問題,影響著整體教學質量和效率。其中對于教師而言,主要是其教學方法問題。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過于關注學科知識的教學而忽視學生個人能力和素質的養(yǎng)成,導致部分學生存在閱讀能力不強、表達能力較差等問題。在課堂上學生存在不能積極、大膽地與別人交流的現(xiàn)象,或不敢說,或說不清楚,口頭表達能力較差。同時在課堂教學中缺少運用口語進行交際的情境,難以激發(fā)學生進行口語交際的興趣,并且也忽視了學生傾聽能力的培養(yǎng)。在這些問題的綜合影響之下,學生在語文課堂上只能得到語文基礎知識的積累而無法實現(xiàn)自身語文學習能力的強化。而教師的這些問題也導致了學生對語文課堂的學習興趣不高,對語文課堂活動的參與積極性降低,并且在教師講解為主的課堂上形成了對教師的過度依賴,使自身的學習習慣、學習意識和學習能力得不到真正的強化。所以基于這些問題,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仍然需要進一步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從而實現(xiàn)以學生綜合能力發(fā)展為主的新的教學環(huán)境和課堂模式。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聽說能力的重要性
對于當前環(huán)境下的小學語文教學而言,除了學科知識的教學之外,更重要的是小學生綜合素質的養(yǎng)成和能力的全面發(fā)展與提升?;谶@樣的整體要求,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也更加關注小學生學習態(tài)度、學習心理等綜合能力的發(fā)展。而教師之所以關注和強調小學生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和強化,一方面是因為聽說能力是小學生最基本的語言能力,也是學生進行日常交流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質和能力。因此教師要實現(xiàn)小學生的健康成長和正常生活就有必要對學生的聽說能力進行培養(yǎng)和強化。而另一方面則是因為聽說能力既是學生基礎的語文學習能力的一部分,同時更是學生展開其他學科學習的基礎。學生在具備較強的聽說能力的情況下才能夠更好地理解其他學科的內(nèi)容,課堂教學也才能夠取得更好的效果。因此語文聽說能力的訓練和強化在小學生的整體教學過程中處于基礎性的位置。再加上聽說能力的強化已經(jīng)成為新課標對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新要求。因此培養(yǎng)小學生的語文聽說能力十分重要,應該得到教師的關注和重視。
三、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聽說能力的方法
(一)建立平等師生關系,引導學生聽說參與
強化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尤其是聽說能力是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內(nèi)容和要求。但是由于教師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以及課堂活動的設計上存在的一些問題導致小學生對課堂教學活動的參與性不高。同時在面對需要學生進行交流以及表達的活動環(huán)節(jié)時存在不敢說、不想說、不會說的問題和現(xiàn)象。所以對于小學教師而言,要實現(xiàn)小學生課堂上聽說能力的強化,關鍵還在于培養(yǎng)學生對于聽說活動的參與積極性以及表達的自信心。這也是構建語文高效課堂的前提和基礎。
而要實現(xiàn)這樣的教學目的,教師需要從兩個方面來著手,一是課堂教學環(huán)境和氛圍的創(chuàng)設,二則是師生關系的轉變。從第一個角度來說,過去的語文課堂需要教師通過講解來完成教學并且保證學生的課堂學習質量和效率。在這一過程中對于學生學習自主性以及學習能力的要求不高,更多的還是在于學生課堂紀律方面的要求。所以教師往往需要在課堂上保證其教學的威嚴,并且通過嚴肅的課堂紀律來實現(xiàn)教學的順利進行。在這樣的課堂模式之下活躍的課堂氛圍就是不必要的,所以教師往往也不關注對課堂氛圍的創(chuàng)設。而在當前的語文教學課堂上,尤其是在培養(yǎng)小學生聽說能力的過程中,需要的是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參與和表達。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必須要創(chuàng)設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來使學生樂于并且積極地參與到課堂的交際與交流活動中。具體來說,教師在創(chuàng)設課堂氛圍的過程中可以采用多媒體或者游戲的活動形式,在貼合小學生興趣特點的情況下設計其可以參與交流的活動。在這些活動中既實現(xiàn)了課堂學習氛圍的活躍,又使學生的聽說能力得到訓練和強化。
而從第二個角度來說,學生在課堂上存在不愿意表達,不愿意參與的問題也可能是因為對教師的不信任或者是畏懼,所以教師要實行師生關系的轉變。首先教師需要在教學的過程中轉變自己的態(tài)度和理念,無論是在日常的師生交流還是課堂教學中都要保證對學生的充分尊重。在這樣的前提下,教師可以在課下多與學生溝通交流,拉近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而在課堂上教師則可以實施互動性的課堂教學模式,以教師的提問以及師生之間關于問題的討論和交流來引導學生在課堂上積極表達。在這種平等氛圍下進行的課堂交流與討論能夠保證學生聽的效率更高,同時激發(fā)學生說的欲望,進而實現(xiàn)小學生聽說能力的訓練和強化。
(二)利用教材單元交際活動設計課外實踐
隨著教學改革的進行,小學語文教材也在逐步發(fā)生變化。對于當前的語文教材而言,語言交際本身就是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和部分,因此教師在進行聽說活動的設計時可以適當?shù)嘏c教材中的這一部分相結合。而學生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主要是為了提高學生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語言表達能力,所以說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的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其實踐性,通過需要學生切實參與的實踐活動來實現(xiàn)學生知識的實際應用。在進行實踐活動設計時教師可以與教材內(nèi)容相結合,可以參考教材中每單元交際活動的主題來確定課外實踐的方向。
語文教材的編排雖然考慮到了小學生的群體特點以及實際應用性,但是由于其面向的是大部分的小學生群體,同時也更注重知識性內(nèi)容的教學,所以教師在結合其內(nèi)容進行課下活動設計時也要深入分析其適配性,選擇其中適合的部分才能夠實現(xiàn)更好的教學。正是基于這樣的考慮,教師在實踐活動設計時首先可以考慮教材中這一部分的主題,為活動提供方向上的參考。在確定整體的活動主題和方向之后,教師還需要考慮實際的環(huán)境和條件。在可以保證安全性以及可能性的前提之下,為小學生提供盡可能多的可以親自參與的聽說練習活動形式。同時教師也可以結合當?shù)氐奶厣曰顒觼磉M行教學設計,這樣一來可以在語文聽說實踐活動中滲透道德素質教育,增強學生對于當?shù)靥厣幕牧私夂驼J識,同時也實現(xiàn)小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和強化。借助于這樣的課外實踐活動,小學生在實際參與、表達與交流的過程中能夠真正實現(xiàn)其自身聽說能力的強化,使小學生日常生活中的聽說能力得到提升。
(三)利用家校合作實現(xiàn)學生聽說應用訓練
在小學語文課堂上進行聽說能力訓練時,教師要始終明確其核心的要求與目的,也就是強化小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這也就意味著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仍然需要以學生實際的聽說能力應用為主。在這樣的整體要求之下,單純通過課堂上的教學活動來進行聽說能力的訓練顯然是不夠的,課下的練習和應用才是關鍵。家庭作為小學生主要的生活與交流環(huán)境,在家庭中更加需要重視對學生聽說的相關練習,通過與課堂教學要求與活動的相互配合來強化學生聽說訓練的效果。但是要實現(xiàn)家長對于學校教育工作的配合,其整體的教育教學理念和能力是不可忽視的一個因素。家長本身對于學生的教學可能存在著重視與不重視的差別,同時其本身的受教育水平以及對學生進行學習指導的能力也有所差別。所以教師要實現(xiàn)家長對于課堂聽說能力訓練的配合,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實現(xiàn)家長理念的轉變以及相關能力的提升。
一般來說,教師主要可以通過組織家長會、主題班會以及主題參觀交流活動等形式邀請家長到學校參與活動。在活動中教師一方面可以將學生在學校的表現(xiàn)告訴家長,在與家長進行交流的過程中引導家長關注和重視學生的學習情況,尤其是課下的整體學習效率。另一方面,教師則可以設置專門的培訓講解環(huán)節(jié),讓家長認識到培養(yǎng)和強化學生個人聽說能力對學生未來成長和發(fā)展的重要性。
除此之外,考慮到學生家長本身的時間安排,教師也可以利用社交媒體進行定期的知識分享,通過發(fā)朋友圈文章等方式來為家長進行教學理念的灌輸。在實現(xiàn)家長群體理念的轉變和基本教學能力的具備后,教師就可以針對課堂上的整體教學計劃與學生家長進行溝通交流。這一過程的主要目的是讓家長了解培養(yǎng)學生聽說能力的主要實現(xiàn)形式和方法,并且對家長在家庭環(huán)境中組織相關的培訓和實踐活動進行指導,以此來保證家庭中這種實踐活動能夠順利進行,并且使其能夠真正對學生產(chǎn)生效果。而通過這種家校聯(lián)合、相互配合的教學方式,學生的聽說能力訓練就能夠形成一個系統(tǒng)整體的過程,進而在課下的時候也能得到訓練,能夠借助家庭中的實際應用場景來實現(xiàn)其聽說能力的切實提升。
四、結語
作為基礎性的能力,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已經(jīng)成為小學語文教師關注的重點。教師要能夠在課堂教學活動形式與內(nèi)容的創(chuàng)新下完成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以及基礎性能力的強化,進而為學生整體學習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趙冬梅.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聽說能力培養(yǎng)的思考[J].快樂閱讀,2013(4).
[2]趙大春.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聽說能力培養(yǎng)的思考[J].時代教育,20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