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淑珍
【摘要】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是一項關系學生身心健康、美好心靈塑造及學識水平獲取等各方面的工作,班主任班級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班級班風、學風建設及學生素質水平。班主任工作是一門藝術,更是一門育人的科學。本文從班主任工作、班級管理兩個層面入手,論述了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方法,期望對構建師生和諧關系、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有所幫助。
【關鍵詞】班主任工作;班級管理;宏觀調控;目標引領
一、班主任工作是與生命的對話
班主任是班級活動的組織者、領導者和教育者,班級管理工作是班主任對學生的各種活動進行調控引導的過程。在高中德育工作中,班主任身處于德育第一線,必須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育思想,掌握科學、合理、有效的德育工作方法,真正做到走進學生心靈,培育學生,助學生遠行。把握教育關鍵,與生命對話,需要注意交流溝通的方式。
(一)每一個生命都是特別的,包括我們自己,與生命對話需要多一些正面引導
《只有你能欣賞我》故事中的老師一直認為孩子有問題,并告訴孩子的媽媽,她的孩子存在的問題。但媽媽并沒有認同老師的觀點,而是一直鼓勵孩子。孩子后來收到了清華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并對媽媽說:“謝謝,只有你能欣賞我?!边@個故事中的媽媽利用最近發(fā)展區(qū)的理論引導孩子,讓孩子走向了成功。孩子成長的路上,需要我們的正面引導和呵護。
維果斯基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認為學生的發(fā)展有兩種水平:一種是學生的現(xiàn)有水平,指獨立活動時所能達到的解決問題的水平;另一種是學生可能的發(fā)展水平,也就是通過教學所獲得的潛力。兩者之間的差異就是最近發(fā)展區(qū)。班主任工作應著眼于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fā)揮其潛能,超越其最近發(fā)展區(qū)而達到下一發(fā)展階段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礎上進行下一個發(fā)展區(qū)的發(fā)展。
(二)每一個生命都是特別的,衡量學生成長需多把尺子,多維度
木桶原理又稱短板理論,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取決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塊。而在學生培育方面,新木桶理論更適用。新木桶理論是說如果傾斜木桶,那么決定木桶盛水量的是桶壁上最長的木板,如果把每個桶的最長的板進行組合,模板之間親密無間,那么盛水量會達到最大值。這就告訴我們,在評價學生時多看到學生的長處,引導學生提升個體素質,提高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增強班級凝聚力,整個班級學生的素質將得到最大的提高。
二、班主任工作是引導,是發(fā)現(xiàn)
(一)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自我,認識自我
班主任工作首先是引導個體與“世界”和諧相處。知道我們是誰,我們處于什么時空,我們如何自我表達,世界如何運作,我們如何自我組織,如何與他人共享地球。發(fā)現(xiàn)自己,認識自己,用自己跨越固有邊界的行動,用自己的激情和想象打開屬于自己的世界,了解自己還有哪些不曾意識到的可能性,并作為砥礪前行的動力。
(二)幫助學生理解規(guī)則,理解積累,挖掘潛力,幫助學生實現(xiàn)自我
每個人都希望夢想能成真,可成功似乎總是遙不可及,倦怠和不自信讓我們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甚至放棄努力。其實,我們不必去想以后的事,只要想著今天我要做些什么,明天我該做些什么,然后接下來只要努力去完成,成功的喜悅就會慢慢浸潤我們的生命,最終我們一定能實現(xiàn)那個夢寐以求的目標。通過一些事例如《三個小時鐘的故事》等幫助學生理解規(guī)則,理解積累。
班主任工作是引導學生克服困難,獲得自我認可。《禮記·大學》有句話:“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比绻幸惶炷軌颢@得新的進步,就要一天一天都有新的進步,而且還要再繼續(xù)天天有新的進步。這句話告誡我們要勤于反思,不斷進取,不斷革新,并且要持之以恒,使自我的價值實現(xiàn)最大化、最優(yōu)化。
德國著名哲學家雅斯貝爾斯在《什么是教育》中指出:“教育的本質意味著,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彼嬖V我們教育的本質是喚醒,喚醒學生沉睡的天性、潛能和夢想,喚起學生的自信、自律和自強,煥發(fā)生命的活力和光輝。班主任的力量,不僅在于智慧,更在于心靈以及心靈中散發(fā)出的師愛之光。
三、班級管理是師生的“自我教育”
(一)班級管理是給學生搭建平臺,營造相對安全的“青春賽道”
學生是一個個鮮活的、有個性的生命,教師要營造相對安全的“青春賽道”,當我們的學生出現(xiàn)異常時,我們應當將其看作是學生想與我們交流的信號,積極面對學生,將“事故”轉化為教育故事,讓預防事故練就教育藝術。成長不需要預設,班級條框不能太多,遇事要給學生時間自己消化,常態(tài)化處理事情,不急不躁,溫柔以待,人性化關懷學生。
(二)班級管理是承擔責任,是學習付出,學會感激
“國王與天使”的游戲,通過抽簽形式,決定自己是扮演國王還是天使,天使為國王服務一個月,讓學生從實踐中認識到付出本身就是一種快樂!深愛你的人就像《蘋果樹》里的那棵樹,人在不斷的索取中成長。通過一些故事,師生一起學習,一起成長,愛我們的人為我們奉獻,當我們享受這種奉獻時,千萬不要以為理所當然。
(三)班級管理是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
師生的成長過程,離不開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習慣。班級管理過程中,可以通過一些故事,如龜兔賽跑、“三英尺定律”、著名的“丘吉爾一分鐘演講”和馬云勵志演講等,讓師生一起體會時間規(guī)劃、專注、堅持不懈等品質的重要性,讓學習和思考成為師生生活的態(tài)度和習慣。
四、班級管理宏觀調控,目標引領,砥礪前行
(一)勤到崗,常發(fā)現(xiàn),多點評,重激勵,建立情感互信點
勤到崗,大力提高班級管理精細化,陪伴教育最有收效。班主任要具有一雙慧眼,有洞察一切的能力,通過自己的細致觀察,掌握實情實據(jù),說話才有說服力和震懾力。做人三分教,七分帶,教師在制定貫徹一些規(guī)章制度要求時,必須身體力行,帶頭遵照執(zhí)行,嚴格要求自己。通過日常接觸,與學生建立情感互信點,使其親其師,信其道。高爾基說:“誰愛孩子,孩子就愛誰,只有愛孩子的人,她才可以教育學生!”
(二)建立班干隊伍,提高班主任工作實效
接手新班的重點工作是培養(yǎng)班干隊伍,借力打力。班主任可以召開班干會議,結合班情,把治班理念和想法跟學生分享,聽取他們合理的建議和意見,大家達成共識。班主任工作千頭萬緒,如果只靠一個人忙里忙外,縱有三頭六臂也不能抓出成效。所以班主任一開始就要有意識地觀察學生,物色班干部人選,然后在一系列的小事中去鍛煉他們,培養(yǎng)他們的責任意識和管理能力,使其能夠獨當一面,然后放手讓學生去自管自控。
(三)確立班級目標,引導學生為自己而戰(zhàn)
班級管理過程中,班主任既要注意引導學生進行自我教育,讓學生在自我意識的基礎上產(chǎn)生進取心,逐漸形成良好的思想行為品質,又要注意指導學生進行自我管理,培養(yǎng)他們多方面的能力,放手讓他們自我設計、自我組織各種教育活動,在活動中把教育和娛樂融為一體。“教”是為了“不教”,“管”當然也是為了“不管”。班級成員以心管行,慎言慎行慎獨的自我道德約束,將集體目標歸于:一致,一起,一齊,一流。相信學生就是解放自己,也切實提高了班主任工作實效。
魏書生說過,人具有了自我教育能力,就有了自我調節(jié)的能力,使思想熒光屏的圖像趨于清晰、真切。這種類型的班級管理既沒有外在的他人來管理,也沒有物化的班規(guī)來約束,而是一種完全自覺的自己管自己。越是沒有規(guī)矩設定,就越是意味著最嚴肅的規(guī)矩,這才是我們要追求的教育的最高境界——自我教育。
(四)打造班會課和宣傳陣地,建設好班級文化
班級文化有凝聚作用、導向作用、約束作用和輻射作用。班級文化建設的途徑有:用現(xiàn)代法治精神,培育法紀文化;利用中華傳統(tǒng)價值,培育儒雅文化;拓展團隊形式,培育社會道德文化;關注心理,培育健康人格;發(fā)揮自主,培育創(chuàng)造文化;建立有效行為,培育篤行文化等。
班級文化的培育,從教育人、引導人、鞭策人、理解人、關心人、愛護人的角度出發(fā),通過班級人文化的管理,使學生深懷“我以班級為家、班級以我為榮”的情感歸屬、價值認同以及班級尊榮感,學生在潛意識里迸發(fā)出強烈的責任感,并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嚴格規(guī)范自身的言行,充分發(fā)揮各自的特長和智慧,將班級整體發(fā)展作為自己的使命,成為文化建設的參與者、推動者、受益者和融入者,實現(xiàn)文化教育人、感化人、凝聚人的重要功效,從而打造人文化班級,在班級文化的引領下,增強正能量,樹立健康的人生目標。
班主任工作本質是通過教育,可以使之遠行,去追尋屬于自己的“詩與遠方”。這“之”不但有學生,還有我們老師自己。我們在陪伴學生的同時,不只是在付出,而是在相互照亮,共同成長。一人一天地,一木一自然,讓學校里的每一個生命因教育而精彩!讓我們永葆教書育人的初心,砥礪前行,讓人生走得更精彩!
【參考文獻】
[1]杜文明.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甘肅教育,2019(13).
[2]楊琴.師生關系與個性培養(yǎng)[J].淮陰工學院學報,2002(8).
[3]關永明.新課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理念及方法探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7(27):62-63.
[4]蘇玲瓏.高中班主任在管理班級過程中德育教育融入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20(5):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