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昆 李莉
摘 ?要:高校輔導員開展的新生入學教育是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起點,有利于完善學生檔案工作和幫助新生適應身份轉變,對高校輔導員后期工作的開展具有重要的借鑒價值和示范作用。新生入學教育的主要內容包括愛校榮校教育、專業(yè)思想教育、法規(guī)校紀教育等,在實際工作中高校輔導員可以結合心理輔導、課堂教學、優(yōu)秀榜樣、課外活動、反饋調節(jié)等路徑協(xié)同發(fā)力,促進新生入學教育更加科學、合理、有效。
關鍵詞:高校輔導員;新生入學教育;路徑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1)01-0153-04
Abstract: The freshman education carried out by college counselors is the starting point of college students' dail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hich is helpful to perfect the work of students' archives and help the freshmen adapt to the change of identity, and has important reference value and demonstration effec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ater work of college counselors. Freshmen education mainly includes love school honor school education, professional education, education school rules of laws and regulations, in the practical work of college counselors can be combined with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classroom teaching, outstanding example,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feedback and adjust together, promote freshmen education more scientific,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
Keywords: college counselors; freshman education; path
“新生入學教育是指新生入學后,學校依據(jù)培養(yǎng)目標和大學特點,針對學生在思想、學習、生活、心理等方面的變化和要求開展的一系列工作,是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盵1]新生入學教育是高校對新生在入學初期開展的全部教育工作的總稱,是塑造大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途徑。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新生入學教育的開展面臨更高的要求、更大的考驗,需要不斷解決實際工作中出現(xiàn)的新情況、新問題,以豐富其科學性、系統(tǒng)性和實用性。
新生入學教育的主要實施者和負責人是高校輔導員,后者在長期的工作過程中,需要結合時代特點和學生特色不斷從路徑和方法上加以總結和創(chuàng)新,提高新生入學教育的靈活性和實效性。面對學生思想日益多元化和部分消極思潮對高校價值觀造成影響和侵蝕的現(xiàn)狀,高校輔導員開展新生入學教育面臨的情況日益復雜,需要高校輔導員不僅要有高超的管理水平、廣博的知識貯備、公正的處事態(tài)度,也要與時俱進地發(fā)展新生入學教育相關理論,用科學的理論來指導變化的實踐。
一、高校輔導員開展新生入學教育的意義
新生入學教育在完善學生檔案工作方面有其獨特優(yōu)勢,并能夠幫助新生認識和適應從中學生到大學生的身份轉變。
(一)有利于完善學生檔案工作
學生檔案是記錄學生重要信息的相關文件的匯總,是國家和社會對人才進行評價的重要材料,伴隨學生的整個求學生涯和部分職業(yè)生涯。學生檔案的內容包括家庭出身、求學經歷、日常表現(xiàn)、思想狀況、政治面貌、獲獎和受處分情況、綜合考評成績等,要求準確全面、客觀公正且有較長的時間跨度,應從入學開始、到畢業(yè)結束,是開展學生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據(jù)。
當代大學生的檔案意識普遍比較薄弱,對學生檔案的作用、功能、運作程序知之甚少,常常在檔案問題上產生困擾。入學初期是處理學生檔案事務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開展的相關活動可以對新生檔案工作起到促進作用。高校輔導員作為管理學生檔案的一線工作人員,“對于新生檔案,要認真核查中學學籍、黨團、獎勵等材料是否齊全,做好材料缺失情況記錄,并及時向院系和本人反饋,請本人盡快補充完善”[2]。同時,在管理學生檔案的實踐中能夠及時知曉高校新生檔案工作的優(yōu)勢與不足,并對其它檔案管理部門提出改進意見,使新生檔案工作得到優(yōu)化與完善。
(二)有利于幫助學生適應身份轉變
新生從中學生過渡到大學生的過程中面臨較大的轉變任務,高校輔導員開展的入學教育工作可以幫助大學新生適應在以下領域發(fā)生的轉變:
1. 角色。校內角色方面,部分學生中學時期是學習尖子或學生干部,是周圍人羨慕和學習的對象;在英才匯聚的大學校園,大多數(shù)人的校內角色轉變?yōu)槠胀▽W生。社會角色方面,中學生是未成年人,社會對其要求相對較低;大學生的社會角色已經轉變?yōu)槌赡耆耍诜缮弦呀浘邆淞酥黧w人的權利與義務。自我角色方面,中學生的自我定位是“弱勢群體”“受保護的對象”;大學生則應將自我定位轉變?yōu)椤白约汗芾碜约骸薄白约阂?guī)劃自己”的社會人。通過新生入學教育,有利于學生充分認識并適應校內角色、社會角色和自我角色出現(xiàn)的轉變。
2. 學習。學習任務方面,中學生主要學習各科基礎知識;大學生需要學習的不僅有理論知識,還包括職業(yè)技能和實踐能力。學習內容方面,中學階段只學習幾門固定的學科,隨著年齡增長各科難度會加深但學科數(shù)量基本保持不變,學習內容相對單一;大學階段的學習內容較為廣泛,涉及到部分交叉學科和當前科研領域的前沿知識,知識面比較寬但學習延續(xù)性不強,任務重、要求高、壓力大是大學階段學習的普遍狀態(tài)。學習方式方面,中學階段的新課學習以教師課堂授課為主,鞏固知識多采用“題海戰(zhàn)術”;大學階段轉變?yōu)橐揽扛咝ё詫W、優(yōu)秀習慣和強大自制力來取得優(yōu)秀成績,老師上課多采用啟發(fā)式教學,教學管理的形式較為松散。通過新生入學教育,有利于學生充分認識并適應學習任務、學習內容、學習方式出現(xiàn)的轉變。
3. 生活。生活方式方面,中學階段的飲食起居主要由父母或學校照料,學生主要精力放在學習上;大學階段轉變?yōu)槌允程谩⒆∷奚?,在生活中遇到的部分問題需要自己想辦法解決。生活習慣方面,中學階段受到地域限制大多是本地求學,同學之間地域文化相似,飲食、語言、氣候、習俗都相同;大學階段轉變?yōu)楫惖厍髮W,往往會面臨語言差異、習俗不同、飲食差別、氣候變化的挑戰(zhàn)。生活范圍方面,中學階段學生的活動范圍一般限于學校和家庭之間,生活范圍比較狹窄;大學階段擁有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有著比較廣闊的活動空間。通過新生入學教育,有利于學生充分認識并適應自身在生活方式、生活習慣、生活范圍出現(xiàn)的轉變。
二、高校輔導員開展新生入學教育的內容
新生入學教育涉及多方面、多領域的學科知識,內涵比較豐富,包括愛校榮校教育、專業(yè)思想教育、法規(guī)校紀教育等。新生入學教育各部分內容的落實彼此之間需要相互配合,共同形成推進新生入學教育健康發(fā)展的強大合力。
(一)愛校榮校教育
愛校榮校教育是新生入學教育的首要內容。愛校榮校教育的目的是引導大學生逐漸建立起對所在學校的歸屬感和熱愛感,幫助學生樹立起熱愛學校、以校為榮的觀念,以穩(wěn)定學生情緒。一般來說,多數(shù)學生的理想升學目標和現(xiàn)實情況并不一致,有的還存在較大的差距,這種反差可能導致學生的心理落差和負面情緒,進而出現(xiàn)學習熱情下降、學習動機缺失、學習動力不足等問題,嚴重者甚至產生抑郁情緒、影響身心健康,因此在新生群體中廣泛地開展愛校榮校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愛校榮校教育主要包括:介紹學校的培養(yǎng)理念、人文精神、發(fā)展目標等,使學生對學校的基本情況有大致的了解;組織學生參觀校區(qū)的主要設施,如圖書館、運動場地、教學樓等,進一步了解環(huán)境;介紹學校的歷史、現(xiàn)狀、地位、特色等,特別是學校所取得的成就和知名校友的光輝事跡,引導學生樹立自豪感與歸屬感。
(二)專業(yè)思想教育
專業(yè)思想教育是新生入學教育的關鍵內容。專業(yè)思想教育的目的是幫助學生盡快了解所學專業(yè),并樹立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由于專業(yè)調劑等原因,部分學生的所學專業(yè)不符合個人興趣和填報初衷,學習專業(yè)知識存在抵觸心理,甚至會產生一些怨言。專業(yè)思想教育的好壞決定新生入學教育的最終成效,是必須加倍努力做好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專業(yè)思想教育包括三個方面:首先,介紹本專業(yè)的發(fā)展現(xiàn)狀、就業(yè)情況、應用前景、辦學成就、往屆優(yōu)秀畢業(yè)生事跡等,讓學生能夠了解學院發(fā)展和學科建設的基本情況;其次,介紹本學科的教學設置、課程安排和教職工的職稱學歷等,讓學生了解教學安排和師資力量;最后,介紹經驗,往屆學生介紹專業(yè)知識的學習經驗和心得體會,使新生更好地適應專業(yè)學習生活。專業(yè)思想教育能夠幫助部分學生消除對本專業(yè)的偏見,端正學習態(tài)度,努力學習基礎知識,樹立“做一行愛一行”的正確職業(yè)觀念。
(三)法規(guī)校紀教育
法規(guī)校紀教育是新生入學教育的保障內容。法規(guī)校紀教育的目的是引導學生樹立遵紀守法的道德觀念,自覺維護高校正常的學習、生活和工作秩序?!爱斀翊髮W生校園內外的違法違規(guī)行為屢禁不止,與大學新生對約束類規(guī)章制度不夠重視密切相關?!盵3]因此,高校的教學和管理秩序必須依靠嚴密的法規(guī)校紀來維護,需要全體學生共同遵守和踐行。入學初期是引導學生樹立遵紀守法意識的關鍵時期,是高校輔導員同學生進行“約法三章”的理想時間節(jié)點,必須抓住機遇進行法規(guī)校紀教育。法規(guī)校紀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內容:參加學風教育報告、法規(guī)校紀報告及安全教育報告;學習《學生手冊》,了解學籍管理、成績考核、學期獎懲等有關規(guī)定,并檢查學習效果;學習《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進行安全教育,加強學生自我保護和防范意識,盡量減少學生安全事故。
三、高校輔導員開展新生入學教育的路徑
新生入學教育在實施中與其它教育活動相結合才能達到最佳的效果,多樣化的路徑有利于新生入學教育對學生群體的寬領域覆蓋和深層次影響。高校輔導員可以結合優(yōu)秀榜樣、課堂教學、課外活動、反饋調節(jié)、心理輔導等路徑開展新生入學教育,使其內容得到貫徹落實,使其意義得到充分地發(fā)揮。
(一)結合心理輔導開展新生入學教育
結合心理輔導開展新生入學教育是預防性路徑。一般來說,入學初期面臨的各方面適應性轉變完成以后,其它各領域的挑戰(zhàn)會接踵而至,學生的壓力和煩惱有所增加,進入心理問題的高發(fā)期,這一階段學生心理問題的原因和表現(xiàn)比較復雜,提前做好預防性心理輔導是行之有效的應對策略。
高校輔導員進行預防性心理輔導的基本原則是:運用各種渠道搜集盡可能多的學生的心理特點,加強對學生基本情況的掌握,增強心理輔導的針對性;運用心理學原理的相關知識,加強對入學初期學生心理特點的把握和心理學方法的應用,增強心理輔導的科學性;運用集體心理輔導和個體心理輔導相結合的方式,增強心理輔導的多樣性。
引發(fā)學生心理問題的因素是多樣的,常見的有家庭經濟困難、兩性戀愛問題、競爭心態(tài)失衡、價值理念缺失等,需要高校輔導員分別對這些因素及其引發(fā)的心理困擾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輔導??梢圆扇∪缦麓胧簬椭鷮W生了解常見心理問題的表現(xiàn)和危害,使學生可以自我察覺并及時尋求幫助,防止深陷其中而不自知;引導學生保持正常的心態(tài)應對心理問題,避免歧視與恐慌;傳授學生一些克服心理障礙的小技巧,如求助別人、深呼吸、自我暗示、合理發(fā)泄等。
(二)結合課堂教學開展新生入學教育
結合課堂教學開展新生入學教育是基礎性路徑。課堂教學的優(yōu)勢在于:對新生群體具有覆蓋面廣、影響力大的特點,更容易引發(fā)學生的重視;課堂講授的知識一般具有權威性和可信度,可以將新生入學教育各方面的相關要求和行為規(guī)范作為教學素材加以落實;既能夠正面?zhèn)魇诶碚撝R,也能夠針對具體問題解答疑惑,提高新生入學教育的針對性。
課堂教學需要遵循基本原則是:擺事實講道理,用強大的理論知識增強說服力;課堂內容正確,理論具有科學性,能夠真正解決學生面臨的實際問題;講述的事實與結論要保持一致,避免陷入“假大空”;知識的講解全面系統(tǒng),準確抓住重難點,找到理論與實踐的結合處,增強新生入學教育的針對性。
承載新生入學教育的課程載體包括形勢與政策課、專業(yè)課、公共課以及入學適應性講座等。教學內容包括大學集體生活的注意事項、人際交往的特點、心理適應不良的原因及對策以及專業(yè)學習的基本方法等。課堂教學需要注意既要及時解答大學新生關心的熱點問題和存在的心理困惑,又要引導他們確立新的理想和目標,集中精力投入到大學生活中來。
(三)結合優(yōu)秀榜樣開展新生入學教育
結合優(yōu)秀榜樣開展新生入學教育是示范性路徑。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空洞的說教未必能讓學生信服,有血有肉的真實事例讓人感同身受,高校輔導員應充分利用榜樣示范法進行新生入學教育。“榜樣示范法,也稱典型示范法,是指通過具有典型意義的人或事的示范引導、警示警戒作用,引導教育者提高思想認識、規(guī)范自身行為的方法?!盵4]榜樣是進行新生入學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將優(yōu)秀榜樣的模范行為具體化、人格化,可以發(fā)揮正向引導作用。從某種意義上說,新生入學教育也是高校輔導員用榜樣的模范行為對新生進行啟迪和示范的過程。
在選擇優(yōu)秀榜樣時需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則:第一,真實性。榜樣的選取必須做到真實可靠,不能胡編濫造。第二,可學性。選取的榜樣必須與入學事務具有相關性,是學生通過適度努力可以達到的狀態(tài)。第三,多樣性。選取的榜樣盡量囊括新生入學教育的各個方面,在每個具體領域都推選出德才兼?zhèn)涞膬?yōu)秀標兵,以供新生學習和借鑒。
大學校園每年都會產生很多優(yōu)秀學生,他們積極參加各種校園活動,在學習和日常生活中表現(xiàn)優(yōu)異,較好地完成了入學初期的調整轉換期,面臨同樣或相似的任務,同系的高年級學生往往能對低年級學生以貼切地指導、細致地關懷。高校輔導員應在他們當中努力挖掘和廣泛宣傳先進典型,營造濃郁的學習氣氛,形成強有力的輿論導向。具體實施上可以采用如下措施:邀請高年級學生黨員、學習標兵做報告,給予適應不良的新生以思想上的點撥、行為上的指導,將經驗介紹與人文關懷相結合;設置學院優(yōu)秀學生宣傳欄,將表現(xiàn)突出的先進學生事跡制作成海報和宣傳材料進行公示。
(四)結合課外活動開展新生入學教育
結合課外活動開展新生入學教育是補充性路徑。大學生活基本是由日常學習和課外活動兩部分組成,課外活動是緊張學習之余的重要點綴,受到學生群體的歡迎。大學生課外活動時間比較充足,學生可以參加自己感興趣的項目,以此舒緩壓力、陶冶情操、調節(jié)情緒。課外活動的基本目標是幫助大學生豐富課余文化生活、鍛煉實踐能力、強化創(chuàng)新意識、提高交往水平、提升綜合素質,促進人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fā)展。對高校輔導員來說,課外活動是進行新生入學教育的有效平臺,可以針對大學新生的普遍特點,開展一系列新生喜聞樂見、形式多樣的文體活動提升新生入學教育的針對性。
高校輔導員在組織實施課外活動時要注意如下事項:第一,全面發(fā)動,全員參與。廣泛宣傳課外活動的重要性,全面動員新生參與其中,為以后豐富多彩的大學生活打下基礎。第二,精心策劃,認真組織。認真確定活動主題和內容,制訂活動方案。在活動過程中,加強指導、監(jiān)督和檢查,確?;顒拥目尚行浴⑨槍π院蜁r代性。第三,深入總結,加強交流。活動結束后,組織學生進行總結,每位學生要撰寫心得體會,并召開經驗交流會。
新生入學教育可以選擇的課外活動十分豐富:既可以采用師生共同參與的傳統(tǒng)活動形式,如為迎接新生入學舉辦的迎新文藝晚會、適應大學生活主題的演講比賽或知識競賽、“適應與發(fā)展”主題班會、學生社團活動、青年志愿者活動等;也可以用學生自我組織、自我設計的創(chuàng)新活動形式,比如設計情景劇“入學的煩惱”“宿舍的難題”“消費的陷阱”等活動來增強課外活動的趣味性。
(五)結合反饋調節(jié)開展新生入學教育
結合反饋調節(jié)開展新生入學教育是優(yōu)化性路徑。新生入學教育并沒有明確的時間限制,是一個需要較長時間來進行的教育活動。大學新生的觀念、思想和價值觀是不斷變化的,需要高校輔導員在較長時間內對其相關表現(xiàn)進行持續(xù)的反饋工作,并通過反饋信息對學生的思想進行診斷,以保證新生入學教育各項工作最終得到圓滿落實。在信息加工和優(yōu)化教學方面,可以合理借鑒思想政治教育反饋調節(jié)方法,建立一個高效可行的反饋調節(jié)機制,來及時處理新生入學教育中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
“反饋調節(jié)方法對于及時有效地掌握思想動態(tài),駕馭教育過程,修正實施方案,保證教育目標的實現(xiàn),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5]。反饋調節(jié)方法的原則是:反饋的信息一要準確、二要及時,調節(jié)活動則必須合情合理、合法合規(guī)、公正適度。對未知的問題做到早發(fā)現(xiàn)、早預防、早診斷,這樣才能在新生入學教育中爭取一個相對主動的地位,有利于后續(xù)教學工作的開展。反饋調節(jié)方法要求在高校輔導員和新生之間建立一個雙向交流的閉合信息回路。根據(jù)控制論的要求,在這個機制當中高校輔導員是信息控制者,新生是信息反饋者,作用原理是:高校輔導員將教育信息作用于入學新生,后者在接受到信息后,必然對相關內容有一定的接受程度并形成一定的態(tài)度和看法,而后將新生的表現(xiàn)通過反饋渠道返回到信息控制者即高校輔導員手中。高校輔導員對反饋信息進行處理后,可以對前段時間的工作進行一定的評估和反思,然后采取一定的調節(jié)措施:有效的策略繼續(xù)堅持,效果不佳的策略尋求改進,起反作用的策略及時中止,達到優(yōu)化新生入學教育各個環(huán)節(jié)之目的。
參考文獻:
[1]馮剛,楊曉慧.高等學校輔導員工作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80.
[2]周文暉.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做好新時期高校學生檔案工作[J].中國檔案,2019(12):66-67.
[3]董欣.高校新生入學教育需求性調查與分析[J].中國成人教育,2016(08):78-81.
[4]陳萬柏,張耀燦.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224.
[5]鄭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48.
作者簡介:李莉(1963-),女,漢族,吉林省吉林市人,碩士,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