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鳳媛
我們寫作的素材來源于社會生活,正如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所說:“作文這件事離不開生活,生活充實到什么程度,才會成什么文字。”對小學生來說,他們的生活形形色色,多種多樣,寫作題材也應(yīng)頗多??墒?,在他們的許多作文中,不是語言干癟,就是題材缺乏新鮮感,多是吃別人的“口水尾”。所以,我們要幫助學生闖過“獨立選材關(guān)”,就必須教給學生作文的選材方法,培養(yǎng)他們的選材能力。
一、善于觀察,選取新穎的題材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文章是生活的再現(xiàn)。要想使學生有話可說,有事可寫,就應(yīng)該讓學生先觀察生活,體驗生活,只要善于觀察,“兩個雞蛋不會一模一樣”,常見的事,也會有它的新情況。例如,《我親眼見到的一件事》,筆者布置學生用兩個星期的時間,讓他們?nèi)ビ^察周圍的人和事,并要求他們要尋找新穎的題材。結(jié)果,大多數(shù)學生寫的都是些陳年舊事。而小源卻寫了這樣的題材:車上有一位衣衫襤褸的老人,樣子有點丑,說話有點口齒不清,上車的人都不往他那邊靠。忽然上了一位年過八旬的老人,當時車上的座位已坐滿,他立刻為老人讓座,車上的人向他投來贊賞的目光。車繼續(xù)往前駛,到了下一個站,上了一位穿西裝的男子,看上去斯斯文文的,可他還沒有站穩(wěn)就向車廂吐口香糖,車上的人只會投去鄙視的目光,而那老位人迅速拿出紙,把口香糖包住,掉進垃圾筐里,當時車上的人拍掌叫好,對他產(chǎn)生由衷的敬佩。小源由此懂得“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度量”的真正的含義。
像這樣平常中的不尋常題材,我們在作文教學時怎能會放過呢?我們應(yīng)抓住這樣的文章在班里及時講評,對學生會有一定的啟發(fā):只要善于觀察,抓住新意去寫,哪里都有寫作的好材料。
二、善于比較,選取突出的題材
學生的認識水平不同,觀察到的寫作題材也不一樣。作文時,大多數(shù)學生總覺得沒有什么好材料寫,“別人這樣寫,我也這樣寫”,寫起來便是人云亦云,齊唱“流行曲”,讓人看了也會覺得厭膩。因此,為了培養(yǎng)學生先選材后寫作的好習慣,筆者十分注意組織學生比較一些題材,讓他們知道怎樣的題材才是突出的題材。像《我的老師》這樣的作文題,每個年級的學生都會寫的吧?難道每年都寫同樣的題材嗎?筆者從教過他們的教師中挑選了其中的一位,結(jié)合這位教師的真實生活中選取了以下四項題材:
題材1:梁老師工作勤懇,常利用休息時間輔導中下生。
題材2:梁老師對學生非常關(guān)心,每當學生有病時,總是關(guān)懷備至。
題材3:梁老師病了,還照常給我們上課。
題材4:身體較差的小信上課時經(jīng)常抽筋,每次抽筋,梁老師總是給他輕輕按摩。
通過比較,他們覺得:“工作勤懇”“關(guān)心學生”“帶病上課”這些題材顯然是平淡的,寫出來跟別人寫的差不多,這怎么能突出老師那高尚的行為呢?因而,學生們認為題材4的材料比較好,因為這件事在班里發(fā)生的,每當小信發(fā)病時,梁老師總給他輕輕按摩,多像他的媽媽??!這樣突出的事例,我們怎能不去寫呢?經(jīng)過這樣的比較,學生從中認識了這樣選取,既真實又新穎,與其他人的選材就不一樣了。
三、善于發(fā)掘,選取別人不知道的題材
文章是給讀者看的,作文時要有讀者。作文教學要善于開拓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不能寫的都是別人知道的事情,否則,你寫的就一點新意也沒有了。因此,作文時啟發(fā)學生只要善于發(fā)掘你身邊的人和事,就會選取獨有的,有新意的,別人都不知道的題材了。例如,《我的同桌》這個題目,有一位學生作文時,同桌學習勤奮、樂于助人、熱愛集體等題材都不選,因為這些事情大家都是共知的,別的同學可能都會寫到這樣的事情。他卻選寫了同桌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事例,這個題材就跟其他同學不一樣,他寫出來的內(nèi)容就顯得有新意了。又例如,作文題《這次勞動教育了我》,學生在學校里參加過的大掃除、植樹、搬柴這些勞動,都是有一定意義的,但這是大家共有的題材。一位學生不寫這些題材,而寫了他跟爸爸到田里勞動的事,結(jié)果就和其他同學寫的都不一樣了。
當然,學生發(fā)掘出來的材料不一定有意義的,不一定生動可用。但可以作為選材的一種方法,掌握了它,就會有效地克服班內(nèi)作文千篇一律的現(xiàn)象。
四、善于“翻新”,選取有新感受的舊題材
有的題材,別人寫的次數(shù)多了,我們幾乎不愿再看了,但如果像裁縫師傅把舊衣服做成新衣一樣,把舊材料翻新用,我們不但愛看,而且認為已獲得了新知,就會有快意之感。例如,一位學生選取下面的題材:
《愉快的回憶》——那年“六一”兒童節(jié)那天,我們畢業(yè)班同學表演了許多節(jié)目,還一起吃食物,玩得十分痛快。
“六一”兒童節(jié)活動,學校每年都舉行,每位學生都不是第一次寫了。但今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關(guān)系,我們只好在班級進行。這位學生這次寫,不是把重點放在表演上,而是重點寫了他們吃食物那熱鬧的場面:我們有的學生吃食物,有的學生唱著《你笑起來真好看》這首歌,嘻嘻哈哈,熱鬧非凡。他還寫了自己的新感受:“這是我小學生活中最后的一個‘六一兒童節(jié),它不但讓我過上了愉快的一天,而且使我們笑聲中增添了友誼。”讀著他的感受,并不使人感到老調(diào)重彈,反而覺得有新意,別出心裁。
作文要“寫真”“寫新”,是與選材有著直接關(guān)系,所以,我們在作文教學上一定要教給學生選材的方法,逐漸培養(yǎng)他們的選材能力,那么,學生就能闖過“獨立選材關(guān)”,寫作的素質(zhì)和水平就能得到提高,能使文章寫出一番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