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蟲蟲
摘 要:政治是一門與現(xiàn)實生活聯(lián)系非常精密的課程,教師必須要抓好政治教學,才能夠引導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對于學生的發(fā)展而言,有非常深遠的意義。特別是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社會各界對于政治課程的教學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鑒于此,教師應當突破當前教學的瓶頸,采用生活化的教學方式,對學生開展教學活動,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并對傳統(tǒng)教學方式進行完善和創(chuàng)新。接下來,本文將以“生活化教學在初中政治課堂上的應用”為主題,結合個人教學經(jīng)驗,站在實踐的角度上,對此展開進一步論述,希望能夠為廣大教師同仁帶來一定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生活化教學;初中政治;應用策略
通過教育工作者的研究發(fā)現(xiàn),越是與學生生活相貼近的課程內容,就越能夠引發(fā)學生的共鳴,促使學生對教學內容產(chǎn)生認同感和親切感,能夠有效的拉近知識和學生之間的距離,從而幫助學生快速的掌握這些內容,積極投入到學習過程中。除此之外,政治是初中階段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學生通過學習初中政治,能夠培養(yǎng)其良好的思想品德,并且能夠提升學生的政治覺悟。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必須要提升對政治學科的重視程度,建立強大的學科自信,從而提升教學質量,讓學生獲得全面的發(fā)展。
一、制定生活化教學目標
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政治課程的時候,需要擁有明確的教學目標。明確的教學目標能夠對教學工作產(chǎn)生強力的引導作用,是教學工作的出發(fā)點,也是教學工作最終的落點,能夠對教學質量產(chǎn)生直接影響?;谏罨慕虒W模式,教師必須在教學活動中逐步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學習目標,從而提升課堂學習效率,讓學生在課堂上有所收獲。因此,在開展教學工作之前,教師需要為學生設計更加貼近現(xiàn)實生活的目標,從而讓學生的學習過程更有方向。政治知識的大部分理論都來自于現(xiàn)實生活。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首先要確保教學目標的生活化,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所接觸到的知識基本上都是對現(xiàn)實生活的描述。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必須要合理的調整教學方案,完善教學內容,讓學生能夠站在生活的角度上進行理解,最終應用與實踐。其次,教師應當幫助學生建立生活化的能力目標,在教學的過程中,能夠讓學生立足于現(xiàn)實生活,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分析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同時帶領學生不斷歸納,總結出相應的生活技能,促使學生獲得全面發(fā)展。最后,教師需要在教學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建立生活化的情感和態(tài)度目標。具體到實踐的層面上說,教師應當對學生的思想進行積極的引導,從而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讓學生擁有良好的品格,從而成為一名社會需要的人才。
二、創(chuàng)設生活化情境
傳統(tǒng)教學模式已經(jīng)高度固化,會導致課堂氛圍沉悶,學生難以積極主動的投入其中,完成學習任務,對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很大的消極影響。為了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擁有強力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主動性,教師應當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生活化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在自己熟知的環(huán)境當中完成學習任務,從而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具體來說,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幫助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通過趣味的活動或寓言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快速的理解教材內容。
例如,教師在執(zhí)教“消費者權益”一課的相關內容時,如果教師采用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對學生進行“填鴨式”的理論知識灌輸,會極大地損傷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的學習興趣低下,自然難以開展有效的教學活動。如果教師及時的轉變了教學模式,使用生活化情境教學的方式對學生開展教學活動,學生就能夠更加直觀地認識到知識,并了解知識的應用場景,從而提升教學效率和教學效果。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以“購物”作為場景的主題,這樣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如果你在商店當購物回到家中,發(fā)現(xiàn)買到了假貨,你應該怎樣做才能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通過這種貼近生活的案例,學生能夠非常主動的參與到課堂當中,與其他同學展開討論,進一步提升對知識的理解程度。
三、深入挖掘生活素材
首先,教師為學生引進了生活案例。在教學的過程中,舉例應當與現(xiàn)實生活有非常緊密的聯(lián)系,不能脫離實踐的范疇。鑒于此,教師需要為學生構造一個輕松且令學生感到數(shù)學的學習氛圍,提升學生對理論知識的了解程度,逐步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進而提升課堂教學效率。例如,教師在執(zhí)教“家庭保護”的相關內容時,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展開討論,互相交流自己父母對自己采取的教育方式。同時,教師可以將學生身上發(fā)生的事當做教學案例,從而引導學生對案例進行探索和思考,讓學生認識到“家庭保護”的重要性。
其次,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也能夠成為教師的教學素材。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充分的利用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去設計教學內容,并以此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學生會經(jīng)歷各式各樣的事情,這些生活經(jīng)驗都能夠成為教學素材,進一步推動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效果的發(fā)展。例如,教師在執(zhí)教“自尊自愛”的相關內容時,在即可以把學生曾經(jīng)犯下的錯誤當作教學資源,并對相應的事件進行處理,從而引發(fā)學生的反思,收獲新的知識,幫助學生進一步了解什么是“自尊自愛”。
總而言之,教師開展生活化的教學活動,能夠突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和方式的瓶頸。有助于構建新的教育模式,助力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李立奇. 初中政治生活化教學策略[J]. 課程教育研究,2019(50):61-62.
[2] 孫曉榮. 基于生活化教育的初中政治課堂教學研究[J]. 學周刊,2018(16):43-44.
[3] 劉成春. 生活化教學在初中政治教學中的運用[J]. 課程教育研究,2018(07):56-57.
(內蒙古自治區(qū)土默特左旗第三中學)